李显平,阴吉军
(湖南尚上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1)
传统的AC-25 悬浮型沥青混合料虽然密实度和强度较高,但稳定性较差,不适应高温地区和现有的重交通量的要求。为此本项目下面层采用AC-25S 型沥青混合料铺筑,其为骨架密实型结构,具有密实性好、嵌挤优良、抗离析能力强、表面均匀等特点,从而大大提高了该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和耐久性,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年限[1-4]。
双向4 车道高速公路沥青面层标准摊铺宽度为11.25 m,有中沟的地方摊铺宽度为10.75 m,采用1台大功率福格勒摊铺机(此摊铺机不具备熨平板伸缩功能)摊铺可以避免2 台摊铺机摊铺造成的纵向接缝所产生的离析等缺陷,但需要经常改变摊铺机熨平板的宽度,拆装非常麻烦。
1)AC-25S 型沥青混合料用于娄新高速下面层(8 cm)结构形式。沥青采用普通50 号道路石油沥青,它借鉴了Superpave 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在混合料级配范围、配比设计方法和施工碾压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相比传统的AC-25 悬浮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大大提高。
2)工艺原理,采用1 台德基4000 型间歇式拌和楼进行集中厂拌法施工;20 辆自卸式汽车运输;1台福格勒摊铺机(采用MOBA 非接触式找平仪单机一次铺筑)半幅摊铺成型;3 台BW203 双钢轮振动压路机、2 台XP302 轮胎压路机进行梯队紧跟慢压成型。
3)单机一次摊铺可以避免由2 台摊铺机摊铺造成的纵向接缝所产生的离析等缺陷,在摊铺机熨平板末端一侧设计一个活动式节料挡板(长80 cm,宽60 cm),可同时满足10.75 ~11.25 m 摊铺宽度的需要。达到了同时节约时间和混合料用量的目的,使摊铺能连续高效进行。
1)沥青:采用中海石油公司供应的泰州牌AH-50 重交道路石油沥青。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针入度:56(0.1 mm)、软化点:49 ℃、延度:≥80 cm。
2)碎石及矿粉:石灰岩碎石(0 ~31.5 mm),分5 级备料。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压碎值为16%~18%,针片状含量10%以内,密度为2.719 g/m3,吸水率0.4%,细集料砂当量66%、塑性指数在3%以内、0.075 mm 的通过率在15%以内,各档料颗粒组成良好。矿粉主要技术指标如下:0.075 mm 的通过率在80%~90%以上、亲水系数<1。
表1 为机械设备情况。
表1 机械设备情况表
下面层(AC-25S)沥青混凝土施工流程图如图1。
按目标配合比的比例进冷料,对拌和楼热料仓取出的集料进行了密度和筛分及级配合成试验,结果见表2、图2。表3 为最佳油石比及密度、空隙率,表4 为生产配合比及油石比。
图1 施工流程图
表2 生产配合比级配设计结果
图2 生产配合比设计结果
表3 最佳油石比及密度、空隙率
3.3.1 沥青混合料拌和
采用1 套DG4000 型间歇式拌和机进行拌制,拌和机的生产能力为320 t/h。
1)拌和楼调试。
a)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对计量装置、温度修正(控制室显示温度和实际测量温度的差异,包括沥青和混合料);控制部分即拌合机的搅拌部分;点火装置、各类汽缸、除尘设备;提升装置等要进行严格的检查等。
表4 生产配合比及油石比%
b)热料仓筛网的选定与检查:
热料仓筛板尺寸由上至下依次为33、22、16、11、6(7)、3×4 mm。
c)确定冷、热料仓的转速匹配关系。
2)混合料拌和。
a)严格按设定的温度进行加热。
集料的加热温度为175 ~185 ℃,沥青加热温度为160 ~170 ℃。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为160 ~170 ℃,超过190 ℃的沥青混合料应予以废弃。
b)混合料质量判定。
拌好的混合料外观颜色应该乌黑发亮,颗粒分布均匀一致,无结团发黄等现象。
c)打印数据的分析:0.075 mm 允许偏差±2%;≤2.36 mm 允许偏差±4%;≥4.75 mm 允许偏差±5%;油石比允许偏差-0.1%至+0.2%。
d)每盘混合料总量为4 t,拌和总时间为:45 s(干拌5 s、湿拌40 s)。
3.3.2 沥青混合料运输
1)运输车在装料前应冲洗干净后,打一层植物油;
2)装料时要按前后中的顺序装料;
3)采用1 层蓬布覆盖措施,以防表面混合料降温结成硬壳或遭雨淋;
4)在车厢侧板下方(右侧中间距底板20 cm 位置)打一个小孔满足插入式数显温度计(不少于15 cm)量取,确保运至摊铺现场的温度应不低于155℃;
5)运料自卸车箱后挡板卡扣必须清洁,易于卡紧开启,以防车辆行进过程中漏料,造成混合料浪费和污染路面。运输车在返回途中,料斗要放平,以免发生事故和残料洒漏,污染路面;
6)开始摊铺时在施工现场等侯卸料的运料车不宜少于5 辆,以保证连续摊铺;运料汽车在摊铺机前10 ~30 cm 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汽车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以确保摊铺层的平整度,要设专人指挥;
7)运料车不得超载运输,不得急刹车、急弯掉头使透层、封层造成损坏;
8)车厢内卸不下来的废料不能随处乱倒,按照施工员指定的地方统一处理。
3.3.3 沥青混合料摊铺
采用1 台福格勒2100-2 型沥青摊铺机(非接触式平衡梁自动找平方式)一次摊铺:
1)6 m 直尺测量在1 cm 以内;
2)自动找平避免了测量挂线的人为误差;
3)采用德国MOBA 非接触式找平仪使摊铺平整度可控制在1 mm 以内(基层平整度在3 cm 以内),该摊铺机具有较高的初始压实能力;短时间(30 min)熨平板可电加热100 ℃以上;可避免2 台摊铺机摊铺造成的纵向接缝,防止纵向接缝处的离析,确保行车道的质量优良。
双向4 车道高速公路路面正常摊铺宽度为11.25 m,有中沟的地方摊铺宽度为10.75 m,采用1台大功率福格勒摊铺机(此摊铺机不具备熨平板伸缩功能)摊铺可以避免2 台摊铺机摊铺造成的纵向接缝所产生的离析等缺陷,但需要经常改变摊铺机熨平板的宽度,拆装非常麻烦。为此,在摊铺机熨平板末端一侧设计一个活动式节料挡板(长80 cm,宽60 cm),在熨平板宽度调整到11 m 宽时,可同时满足10.75 ~11.25 m 摊铺宽度的需要。当摊铺宽度从11.25 m 变换为10.75 m 时,在离变换宽度前10 m 左右时,把自动控料换为手动操作,在宽度变换结束前把摊铺宽度缩短50 cm,再把设计好的活动式节料挡板安装在预定好的卡位,手动控料换回自动,此过程结束,当摊铺宽度从10.75 m 变换回11.25 m 时,操作更加简单,只需把节料挡板卸掉即可。在进行此操作时不需停机且简单快捷,这样可以避免拆装机械的麻烦,同时节约了时间和混合料用量,使摊铺能连续不断高效进行[5-8]。
1)通过试验路段确定松铺系数为1.30,按8.0 cm 的压实厚度即10.4 cm 的虚铺厚度控制,达到预期厚度。当速度变化时,还应注意与频率相结合。
2)按1.5 ~2.5 m/min 速度摊铺。当摊铺速度因不可抗拒原因发生变化时,一定要相应地调整摊铺的频率(1 m/min:夯锤频率达到额定频率的20%;2 m/min:夯锤频率达到额频率的25%)。
3)摊铺作业前,首先要把摊铺机调整好,并按所铺路段的宽度、厚度、拱度等施工要求,调整好摊铺机各有关机构和装置,使其处于“整装待发”状态;摊铺机开始摊铺前必须对熨平板预热至100 ~130 ℃,铺筑过程中必须开动熨平板的振动或捶击等夯实装置,6 m 直尺检测应符合要求(2.5 mm)。
4)螺旋布料器的内混合料表面略高于螺旋布料器以2/3 ~3/4 为宜,使熨平板的挡板前混合料的高度在全宽范围内保持一致,避免摊铺层出现离析现象。为了减少离析,尽量少收斗,一般4 ~5 车收一次斗,最好不收斗,最后剩下的混合废弃。宜采用半收状态,必要时民工配合整平摊铺机收料斗内的剩余料。
3.5.1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方法
沥青混合料碾压按初压、复压、终压3 个阶段进行,碾压总的指导思想:(成阶梯形)紧跟慢压,高频低幅(一般压路机振动频率宜为35 ~50 Hz,振幅宜为0.3 ~0.8 mm,宝马系列压路机的宜采用乌龟挡),即紧跟在摊铺机后面,采取高频率、低振幅的方式慢速碾压,力争在高温下碾压完毕。采用以下碾压组合形式进行碾(表5)。
表5 碾压组合形式
1)初压:由2 台BW203 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紧跟摊铺机后在较高温度下碾压2 ~3 遍(前静后振),保持较短的初压区长度,以尽快使表面压实,减少热量散失,不得产生推移、发裂等现象。
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路段则由低向高处碾压,在坡道上应将驱动轮从低处向高处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0 ~20 cm 宽。当边缘有挡板、路缘石、路肩等支挡时,应紧靠支挡(第1 遍碾压时应留出15 cm 左右)碾压。当边缘无支挡时,可用耙子将边缘的混合料稍稍耙高,然后将压路机的外侧轮伸出边缘10 cm 以上碾压。也可在边缘先空出宽30~40 cm,待压完第1 遍后,将压路机大部分重量位于已压实过的混合料面上再压边缘,以减少向外推移。
2)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不得随意停顿。
复压采用2 台30 t XP302 胶轮压路机碾压6 ~8 遍,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明显轮迹。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 ~1/2 的碾压轮宽度。
3)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选用1 台BW203 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关闭振动碾压1 ~2 遍以上,消除轮迹,提高平整度。路面压实成型的终了温度应不低于70 ℃的要求。
3.5.2 各工序施工温度
表6 为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表6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
成立全面质量领导小组,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动态质量管理,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投入使用,质量检测方面进行了改进。
在试验路段铺筑完成后,进行了外观观察、压实度、标高、横坡、宽度、厚度等试验项目的检测。
1)外观质量:表面颜色和集料均匀一致,无大面积离析和泛油现象,嵌挤较好。
2)检测结果(表7)及分析。
表7 试验路段各项检测数据
3)检测结果:通过对试验路段的铺筑与观测可以认为此工艺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摊铺机熨平板末端一侧设计一个活动式节料挡板,采用此设计有以下3 个方面的优点:
1)满足10.75 ~11.25 m 不同宽度连续摊铺的需要;
2)可以节省3 ~4 h(正常拆装一次需要3 ~4 h,采用活动式节料挡板只需要5 min 左右);
3)有中沟的地方摊铺宽度为10.75 m,此种地段占线路总长度比例约为50%。本工法可以迅速调整宽度,既满足了工艺符合规范要求,又节约宽出部分的混合料用量,8 cm 下面层单幅每1 km 可节省沥青混合料大约10.0 m3(折算经济价值为12 000 元)。平均一个合同段24 km,仅下面层即可节约57.6 万元。如果加上做施工缝所节约的材料,整个设计按3 层计算节约资金约150 万元。同时可以减少因废弃的沥青混合料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2007 年建成通车的江苏苏通大桥南北接线工程,2008 年建成通车的江苏宁常高速公路工程,2012 年建成通车的湖南省娄新高速公路工程,均采用此项工艺,从建成通车的项目来看,使用情况良好并被评为优良工程;在建的项目各项指标明显好于普通的AC-25C(F)型系列;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该工艺效果良好,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1]周安平.水泥稳定砂砾在咸嘉湖路面工程中的应用[J].湖南交通科技,2004(1).
[2]马银华,梁 影,杨庆国.沥青下面层施工指标检测及可靠度分析[J].公路工程,2013,38(4).
[3]杨 威,肖玉荣.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参数变异性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2011(4).
[4]孙湘俊,王 安,孙潇潇.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技术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2012,38(2).
[5]范海军,唐侦湛,黄开宇.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性基层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优化及疲劳性能分析[J].公路工程,2013,38(2):62-66.
[6]侍冬前,李国芬,王宏畅,等.复合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高温性能分析[J].公路工程,2014,39(5):75-77.
[7]吕蒋聪,任岐岗.冲击压实破裂稳固后对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结构影响的数值分析[J].公路工程,2012,37(2):53-56.
[8]黄永强,李海波,马兴峰,等.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影响数值分析[J].公路工程,2012,37(5):34-40.
[9]JTJ 058-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S].
[10]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