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子弟兵”出自抗日根据地

2015-04-23 17:46:07
文史博览·文史 2015年1期
关键词:徐达子弟兵平山

“子弟兵”一词古已有之,指领兵将帅率领本乡本土壮勇所组成的军队。项羽八千“江东子弟兵”曾横扫天下;南宋时期的“岳家军”、明朝的“戚家军”等很多有亲属乡土关系的将士组成的部队,也因英勇善战而扬名。而在现代,“子弟兵”成了人民对自己军队的亲切称呼。这个称呼出自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7年11月,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在晋察冀三省边界地区,扩大人民武装力量,当时出现了不少带有地域色彩的部队名称,如“阜平营”“回民支队”“灵寿营”“平山团”等。1939年5月,聂荣臻发布通令,嘉勉“平山团”作战英勇,是“捍卫民族、捍卫边区和捍卫家乡的优秀的平山子弟兵”。

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在1940年春到晋察冀考察之后,撰写了《华北敌后——晋察冀》(1940年出版)一书,书中称颂道:“子弟兵是老百姓的儿子,坚决打鬼子的抗日部队的兄弟,是在晋察冀生了根儿的抗日军。”

后来,“人民子弟兵”这五个大字,成为人民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的亲切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民歌《茉莉花》本义喻反腐?

茉莉花是中国著名民歌,在国内以及国际上具有极高的知名度,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这支民歌传唱已久,关于其来历,多有争议,比较有分量的一种说法认为,其前身发源于南京,早在明初就在南京唱响了。而它的词作者,据说是明朝开国大将徐达。

一日,明朝重臣常遇春、徐达和沐英在聚会中即兴唱起歌谣,歌词是徐达根据花园里3种花现场编的:“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也香不过它,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好一朵金银花,好一朵金银花,金银花开好比钩儿芽,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奴骂;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开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儿把手扎。”

歌词中茉莉谐音“没利”,金银花指金银财宝,而玫瑰象征富贵。

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的明太祖朱元璋很喜欢这歌词,于是,这首歌很快被传唱开来。

猜你喜欢
徐达子弟兵平山
子弟兵的爱
心声歌刊(2023年5期)2023-04-29 23:22:09
Observation of nonlinearity and heating-induced frequency shifts in cavity magnonics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平山雪色》
新闻传播(2018年4期)2018-12-07 01:09:58
坐在车里发呆的老公
妇女生活(2017年11期)2017-11-06 21:35:33
酒作诱饵试功臣
人民子弟兵
酒作诱饵试功臣
我是你的子弟兵
佛心艺境——平山郁夫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