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2015-04-20 18:09:16赵涛
医学信息 2015年12期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

赵涛

摘要: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给予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及对症综合治疗,同时观察组加用喜炎平注射液8mg/(kg.d),对照组加用病毒唑注射液10mg/(kg.d),两组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治疗时间均为7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利巴韦林少,适合基层医院放心使用。

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小儿支气管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疗效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的一种主要常见病,多见于婴幼儿,也是婴儿时期主要死亡原因。支气管肺炎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临床特点表现为持续性干咳、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进展快等,治疗方法以抗病毒对症处理及预防并发症为主。本文作者使用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就诊的符合急性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1]患儿60例。临床表现为入院时体温38~40℃,有较明显的喘憋、呼吸困难、肺部有哮鸣音及湿罗音;胸部X片:双肺纹理增粗、紊乱,可见点片状阴影、不同程度的肺气肿或肺不张。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15个月,平均(5.8±3.2)个月;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5d~14个月,平均(5.6±3.6)个月。两组患儿体征及临床症状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 两组均采用给予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每次每公斤30mg静脉滴注,2次/d(对青霉素过敏者改用阿奇霉素注射液10mg/kg.d,1次/d)及止咳、平喘、化痰、补液、雾化吸入等对症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8mg/(kg.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针剂(上海禾丰药业公司生产)10mg/(kg.d),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7d。

1.3 疗效标准 显效:7d内体温、血常规降至正常,胸X片示双肺纹理正常,肺气肿或肺不张消失,喘憋及哮鸣音湿罗音消失。有效: 7d内体温、血常规降至正常, 胸X片示双肺纹理粗乱,喘憋及哮鸣音减轻,偶闻及肺部湿罗音。

无效:上述症状未消失或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1.0软件对结果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认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结果 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76.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注:两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但较轻微。

3讨论

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肺炎,多见于婴幼儿,也是婴儿时期主要死亡原因。支气管肺炎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合并病毒感染的支气管肺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常见于6个月以内小婴儿,由于小儿气道狭窄排痰能力差,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坏死和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粘膜下充血、水肿和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增多,导致毛细支气管狭窄甚至堵塞,形成肺气肿和肺不张,出现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肺小动脉痉挛出现呼吸衰竭及心功能衰竭。

当前临床上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最传统方法是使用抗菌药物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利巴韦林属广谱抗病毒药,体外试验具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甲肝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生长的作用,药物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迅速磷酸化,其产物作为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流感病毒RNA多聚酶和鸟苷转移酶,从而引起细胞内鸟苷三磷酸的减少,损害病毒RNA和蛋白合成,使病毒的复制与传播受抑[2]。但它对病毒腺苷激酶依赖性较强,易产生耐药性,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贫血、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大剂量应用[3]可致心脏损害,对有呼吸道疾病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哮喘者)可致呼吸困难、胸痛等。因而使其临床使用受到限制。

喜炎平的主要成份为穿心莲内酯总酯磺化物。其药理作用有:①抗病毒:对腺病毒Ⅲ、流感病毒甲I、流感病毒甲II、流感减毒甲III、呼吸道道合胞病毒等有灭活作用;②抗菌: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包括致病性大肠杆菌、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对金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等细菌均有明显的杀菌和抑菌作用;③解热消炎:对多种内毒素、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的发热有解热作用。其口服300mg/kg的解热作用与同等剂量的阿司匹林相当。④镇咳:舒张气管、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平滑肌痉挛,抑制浆液分泌,祛痰镇咳;⑤增强机体免疫:提高血清白介素水平,增强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脾内T、B细胞密度、促进免疫球蛋白形成[4]。

基于喜炎平注射液的上述作用机理,使得我们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且其为纯中药制剂,成分明确,不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安全性好,不失为基层医疗的首选。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褚福堂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99-1200.

[2] 高雪, 曲敬来, 李浩, 等. 病炎清治疗急性RSV感染30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0, 7(5): 332-333.

[3]陈新谦,金有豫,汤光 主编.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34.

[4]李源.喜炎平注射液在儿科的临床应用概述[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10):43-44.

编辑/许言

猜你喜欢
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多频振动治疗仪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拉氧头孢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评价
院前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并急性左心衰竭临床观察
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31:49
沐舒坦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分析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盐酸溴己新联合头孢西丁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医学信息(2015年5期)2015-03-31 15: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