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出血整体护理探讨

2015-04-20 14:40:30王付花
医学信息 2015年12期
关键词:护理价值整体护理

王付花

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法对产后大出血的预防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9月~2013年8月治的138产妇,对上述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患者6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予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法进行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干预后大出血的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护理干预后,对照组产妇大出血例数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同时采用整体护理的观察组大出血患者平均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有显著差异,在整体护理干预下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产妇进行全方位、细致、严密的整体护理,并做好产前、产时、产后的护理和观察,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能及时处理,能有效降低产后大出血情况等异常情况发生。

关键词:整体护理;产后大出血;护理价值

通常,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引导流血超过500ml就属于产后大出血。产后大出血是当前产科较为常见也较为严重的产科并发症,此类并发症常常会危及产妇的生命。传统仅依靠宣传教育来进行预防护理监测已难以保障产妇安全,为提升产妇分娩安全性,我院积极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新理念来预防产后大出血[1]。笔者依据多年产科护理经验,并结合以往护理理念,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产后大出血预防和护理情况。全文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产妇138例,按入院顺序奇偶性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6.3±1.8)岁;孕程35~41w,平均孕程(38.4±0.7)w;初产55例,经产9例,多产5例;早产13例,剖宫产20例,顺产36例。观察组,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35.7±1.3)岁;孕程34~41w,平均孕程(38.6±1.0)周;初产54例,经产11例,多产4例;早产12例,剖宫产24例,顺产3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法均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护理内容仅为入院指导、分娩配合、产后观察等一般护理内容。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划分为产前护理、产时护理及产后护理三个方面,具体操作如下:

1.2.1产前护理 除12例早产患者缺乏较为详细的产前检查外,其余24例剖宫产及33例顺产产妇均进行了产前检查。对观察组69例产妇做好孕期内健康宣教工作,针对不同产妇(初产、经产、多产)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尤其是经检查发现,胎盘前置、羊水过多、高血压或糖尿病产妇等做好必要的指导和保健工作。对所有产妇的过往病史详细了解,对合并有严重内科疾病的产妇积极做好干预,对患有严重影响妊娠的产妇,要及早建议患者终止妊娠。

1.2.2产时护理 ①对顺产和早产产妇,产时要注意保证产妇营养和休息,排空膀胱,防止由于在分娩过程中造成产妇衰竭。在第一产程过程中,密切注意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和胎儿心率。注意安抚产妇焦虑心情,给予积极鼓励,帮助产妇环节焦虑恐惧心情。在第二产程中,要注意科学指导产妇使用腹压配合医生。在第三产程中,做好各项指标观测,正确处理胎盘,耐性等待胎盘剥离。最后做好宫腔检查工作。②对剖宫产产妇,产时同顺产和早产一样,在护理过程中,做好患者心理安抚和支持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剖宫手术,做好各项指标的观察,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处理。

1.2.3观察组产后护理 产后大出血的高发期在产妇分娩 2h内,因此,做好产后2h护理预防极为重要。在产后2h内,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产妇宫缩情况、密切观察产妇各项生命体征,尤其是产妇流血情况要密切观察,对积极对产妇进行导尿工作。同时护理人员要对产妇产道、胎盘等进行仔细检查,确认产道无损、没有胎盘膜遗留在宫腔内。在指标观测中,一旦发现产妇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积极处理。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产时出血量进行统计对比,对患者产后住院时间、大出血并发症数量进行统计对比。同时对138例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有效回收138份问卷。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其产后住院时间、产时平均出血量、产后大出血例数、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由于产后出血并发症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一旦处理不及时极易危及患者生命。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多种,以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残留最为常见,此外产道损伤、产褥等因素也会导致产后大出血[2]。由于产后出血发生快,出血量会随分娩复杂而上升。要想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需不断完善护理和处理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整体护理干预下的观察组中产后大出血例数仅为2例,大出血后立即启动出血抢救预案,情况得到及时控制。在整体护理理念下,通过对产妇施行产前、产时及产后全面而细致的护理,极大的减少了大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在产时进行严密观察的观察组在平均出血量方面也远远低于对照组,控制效果明显,同时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降低产妇经济负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同样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创建。

总之,积极对产妇施行整体护理,对降低分娩风险具有显著作用,同时提升患者满意度对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也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秦红霞,许霞光,曾广霞.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38例护理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6):755-756.

[2]许银丽.产妇精神因素及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52-53.编辑/许言

猜你喜欢
护理价值整体护理
穴位按摩联合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分析
微创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干预分析
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医学信息(2017年21期)2017-11-16 22:51:35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小儿肺炎患儿实施气管内吸痰护理的有效性分析
整体护理在口腔种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体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整体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室患者手术应激反应中的应用
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