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
今年5月,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驻白宫记者Scott Horsley和机器人进行了一场写稿比赛,结果记者用了七分钟,而机器人只花了两分钟。随后NPR针对两篇文章组织投票,Scott的文章以压倒性优势赢得比赛,扳回颜面。对此美联社的商业助理编辑Philana Patterson表示:“我们希望记者不用只盯着数字,能写出更精彩有趣的报道。”看来这套自动化系统并没有让记者失业,反而使他们有更多空间和精力进行批判性思考。
从央视主持人到爱奇艺首席内容官,马东用90后班底和创意成就了《奇葩说》,更凭借其“眼袋”和“花式广告”逆袭成为新一代男神。如今马东宣布再次创业,他的米未传媒已经拿到目前为止创新工场最大额的人民币投资。谈到创业感受时,马东表示:“‘创业’这个词其实跟‘革命’差不多,需要三种元素:身边有人,兜里有钱,脑子里有想法。创业跟谈恋爱一样,是在一瞬间碰撞出来的。”
第68届戛纳电影节,中国台湾导演侯孝贤凭借《刺客聂隐娘》获得最佳导演奖。获奖后侯孝贤说:“每个人都可以当导演,只要你认真。所谓认真是什么呢?认真就是去关注你居住的地方和你成长的土地,还有你周遭的人。”
人民大学孙家洲教授在网络上声明要和自己的硕士研究生郝相赫“断绝师生关系”,因为郝相赫在朋友圈里出言不逊。郝相赫辩解道,他只是在私人领域抱怨,没有太大的不良影响,但孙家洲教授似乎认为朋友圈就是一个公开的空间。《中国青年报》程曼祺表示:“在互联网上发声,既不同于传统的私人活动,也不同于传统的公共活动。它的起点可能是私人性的,但由于互联网信息能长期保存并广泛传播,最终会有公共性的后果。这也让人思考自由与自律的边界。”
凭借电影《白日焰火》,一直给人以低调印象的廖凡成为了柏林电影节首位华人影帝。参加央视节目《开讲啦》的录制,被问及在走红之前是否羡慕过陈坤、李亚鹏等同时出道的演员时,廖凡直言:“很多媒体朋友都善意地说我是金牌绿叶,黄金配角。我的反应是笑,不是无奈,因为每次演出我都没把自己当成小配角,反倒认为自己是男一号。”
美国人罗伯·格林菲尔德最近发起了名为“跟着罗伯·格林菲尔德垃圾桶潜水”的挑战,并把这段经历拍摄下来制成短片。短片中,他从垃圾桶里找到成包的土豆、蔬菜、水果甚至不少进口食品,为自己烹调出21顿大餐。他希望更多人能把多余的食物捐给厨余回收组织。为了避免浪费,罗伯觉得最好的办法是:“从一开始就别把那么好的东西放进垃圾桶。”
8月30日病逝的美国神经病学医生、畅销书作家奥利弗·萨克斯于半年前得知自己患上了绝症,突然觉得有了清楚的视角和焦点:“当我们离世后就再也没有像我们一样的人,但从来都没有跟谁相像的人。人死了之后无法被代替,他们留下了填补不了的洞,因为每个人都注定是独一无二的,要去发现他自己的道路,过他自己的人生,赴他自己的死亡。”
布什曾说:“我们准备枪杀4000万伊拉克人和一个修单车的。”CNN记者问:“一个修单车的?为什么要杀死一个修单车的?” 布什转身拍拍鲍威尔的肩膀,说:“看吧,我都说没有人会关心那4000万伊拉克人。”这就是公众,他们只关心奇怪的个案。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5月18号开通自己专属的Twitter账号“POTUS”(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的缩写),他发表状态写道:“嗨,推友们!这是奥巴马。真是我!六年了,他们终于给了我一个属于我自己的账号!”截至当天下午两点,这条消息被转发逾11万次,收藏逾13万次,账号粉丝数量达62.3万。看来总统的人气也是很旺的。他的认证信息是“父亲、丈夫、第44任美国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