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官场做出版

2015-04-20 04:47:26鲍丹禾
爱你 2015年21期
关键词:瑞芳盛宣怀张元济

◎鲍丹禾

离开官场做出版

◎鲍丹禾

戊戌变法失败后,张元济应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夏瑞芳的邀请加入出版业。当年的商务印书馆只是夏瑞芳、鲍咸恩等人办的一个手工作坊式的印刷工场,这样的转身令很多熟悉他的人有许多猜测和不解。

盛宣怀极力挽留张元济,但张元济态度非常坚决。他在写给盛宣怀的信里说:中国有4万万人口,但只有40万人受过教育,受过教育的人也只学过几句八股文,如此发展下去,国家要亡。自打政府开展洋务运动以来,弊端太多,张元济认为也许走民间办企业的道路会有希望。

张元济到商务印书馆不久后开始筹划编写教科书。张元济编课本的方法很独特,他让大家围坐在一起,就像今天开选题策划会一样,每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如果被大家公认为有价值,就展开详细讨论。即使大家争得面红耳赤,每一个点都要讨论到所有参与者没有异议为止。

除了编纂教科书,一向对西学有兴趣的张元济不忘译介西方学术著作。胡适后来回忆自己读商务版的《天演论》时,禁不住夸赞此书给他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编辑出版辞典等工具书也显现了商务印书馆的独到眼光,这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辞源》。

1904年后,清政府下诏赦免戊戌变法中的“罪人”,所以张元济当年的“处分”也就被拿掉了。

日俄战争中日本战胜,国内要求效法日本进行宪政改革的呼声强烈起来。清政府此时想起了张元济,让他在专为学部和外务部储备人才的“储才馆”任职。这期间,他获得了许多去国外游历的机会。1908年,他去日本考察,一个相邻的弹丸小国的制度和教育水平明显都优于中国,这让张元济很有感触。当然,让他更长见识的还是1910年2月开始的环球游历。他这次游历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欧美等国的初等教育和贫民教育,并考察各国的出版事业。

张元济回国后,已经是辛亥革命前夜,他决定离开清廷回到商务印书馆,并产生了推动教育改革的强烈愿望,他所领导的商务印书馆因此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摘自《舆论领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图/子依)

猜你喜欢
瑞芳盛宣怀张元济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
在个人交谊与国家利益之间:井上馨与盛宣怀围绕汉冶萍问题交涉始末(1897—1915)
近代史学刊(2021年2期)2021-12-02 08:37:18
老赵和瑞芳
湛江文学(2020年7期)2020-11-19 03:31:10
走错了路,起步即是末路
廉政瞭望(2020年15期)2020-11-18 11:34:11
张元济婉拒孙中山
中外文摘(2018年13期)2018-11-21 02:28:04
TheElementaryExplorationofSapir—WhorfHypothesis
张元济“犯傻”
老友(2018年2期)2018-04-08 16:41:36
崔瑞芳
联墨双馨二
对联(2016年5期)2016-05-30 11:04:20
张之洞和盛宣怀在粤汉铁路及铁路借款上的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