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宏志
不能忘记书店
◎ 詹宏志
有着卷曲头发的白人男性店员猛地抬起头打量我,沉吟半晌,突然开口问道:“你每个月都有按时收到书讯吗?”
这真是太神奇了。我上一次来到这家书店买书时就是由这位斯文白净的年轻男店员为我结的账,也是他问我有没有兴趣收到他们书店的每月书讯,我还一度担心他们不肯寄海外呢。这也是为什么他现在劈头就问我的缘故。问题是,那个“上一次”是六年前的事!
那时候挑的书太多了,我艰难地把两大摞书满满堆在他面前。我拍拍身上的灰尘,对他说:“我可能还要挑一些。”
“慢慢来。”他吹了个口哨。
他埋头记录那些书单时,我又插话:“我需要帮忙,你们能帮我把这些书寄到台湾吗?”
仿佛是理所当然,也仿佛是专业训练的机器人,他也不问台湾在哪里,头也不抬地说:“我们收实际的邮费再加五美元的手续费,我必须先拿到里面去称一下重量。”
“费厄泼赖。”我用了推理小说迷的标准用语。
没有错,我所在的地方正是纽约市西56街128号,它是推理小说读者心目中的圣地之一——神秘书店 。
这家书店由知名的推理小说出版人奥图·潘哲乐创办,它是美国历史最古老、声誉最好的推理小说书店。
书店本身是一栋正面狭窄的砖造老房子,书店中央有一座通往二楼的黑色铁铸旋转楼梯。推理小说迷当然知道这座楼梯指的正是美国推理小说开山女祖宗玛丽·兰哈特的经典名作,书名就是《旋转楼梯》。
店员知识丰富,几乎都是推理行家。在它每月发行的书讯里,每一位店员都有自己的推荐,都会写一小段评论文字,让你觉得自己仿佛和某位丹或莎莉也是老朋友似的。
上一次离开书店回到台湾,我并没有期待什么,但是店员信守诺言,每个月准时寄来几十页的书讯,精彩的内容常让我沉迷其中。不过,如今我大多在网上买书。
阔别多年,我忍不住又挑了一些书。柜台后面坐着六年前的那位白种男性店员,他的脸上好像没什么时间走过的痕迹,六年前就像昨天一样。
(摘自《绿光往事:人生路上难忘片段》复旦大学出版社)赌徒、流浪汉等贫苦阶层之间,为上层社会所不齿,梵蒂冈也一度强烈抵制它。然而这种舞蹈有不可抗拒的魅力,前卫的欧洲人爱上了这种叛逆的艺术,探戈开始风靡欧洲。又因为布宜诺斯艾利斯盲目跟风欧洲的任何流行时尚,于是阿根廷的上层社会也开始喜欢它了。探戈绕了一大圈,终于回到“出生地”,并且成为了时髦的东西。
阿根廷的朋友尼可拉斯曾告诉我:“探戈真实地表达了阿根廷人的灵魂。”尼可拉斯说阿根廷人听国歌时也许会无动于衷,可是一听到探戈的歌曲却有可能留下眼泪。
“为什么?”我有点惊讶——中国人可不会听着京剧流泪。
“因为歌声里表达的不满和悲伤使人在今天仍然感同身受。”尼可拉斯说,“你知道的,腐败、失业、不公……”
我久久注视着舞池中的人们,他们仍不知疲倦地跳着,性感又冷酷,激烈却无情,仿佛正经历一场自愿投入其中的战争。
(摘自《最好金龟换酒》中信出版社 图/文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