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水电站左岸缆机平台高边坡开挖施工与质量控制

2015-04-19 07:51:08
四川水利 2015年2期
关键词:裂孔边坡钻孔

张 胜

(云南临沧新华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云南 临沧,677000)

1 概述

1.1 工程概况

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县境内,龙江干流上。坝址距芒市70km,距下游户拉村13km。坝址到户拉村有等外级公路相连,昆明至瑞丽的国家级公路由户拉村通过,工程对外交通便利。

该工程是以发电、防洪为主,兼顾灌溉的综合性枢纽工程,并为城市供水、养殖和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

电站装机容量240MW,保证出力68MW,多年平均发电量10.28×108kW·h。水库正常蓄水位872m,死水位845m,调节库容6.79×108m3。

枢纽由混凝土双曲拱坝、左岸引水系统及地面式厂房组成,总库容12.17×108m3,为大(1)型Ⅰ等工程。坝顶高程875.00m,最大坝高115m,坝顶中心线弧长(包括溢流、重力墩坝段)472.00m,拱冠梁坝底宽度23.76m,厚高比0.21。

龙江水电站枢纽区河谷呈基本对称的“Ⅴ”型谷,谷底宽50m~70m,谷底高程790m,两岸山体高程1350m~1450m,相对高度560m~660m,坡度30°~40°;近河床岸坡局部为陡崖,河流阶地不明显,仅局部分布有残存的三级侵蚀阶地。

河谷两岸冲沟发育,一般切割深度30m~50m,以坝线上游F2断层通过地段切割最深,达100m。

1.2 工程地质

枢纽区地层为寒武系变质岩,坝址左右岸坝肩及尾岩抗力体部位主要为糜棱岩化花岗片麻岩(以下简称片麻岩),河谷除零星陡崖外,地表天然露头少见,均覆盖有第四系松散堆积层。

片麻岩(Gn)呈灰白~深灰色,矿物成分主要为碱性长石、斜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等,斑状变晶结构、糜棱结构,片麻构造和条带状构造,岩石质密、坚硬。

第四系松散层(Q)主要分布于河谷及两岸山坡,残坡积层厚度一般小于3m,河床冲积层厚度12m~15m,其表部有2m左右的中粗砂,下部主要为砂砾石层。

按大地构造分区,本区隶属滇西褶皱带,并以龙陵——瑞丽大断裂为界,分为潞西——畹町褶断区和陇川——瑞丽隆褶区两个二级构造单元。枢纽区处于陇川——瑞丽隆褶区一强烈褶皱的复式背斜构造上,距下游龙陵——瑞丽区域性深大断裂2km。区域构造线方向呈NE向延伸。

龙陵——瑞丽大断裂,大致沿N40°E方向延伸,长度大于300km,倾向NW,倾角30°~45°,宽度达数百米,断裂推移盘寒武系变质岩逆掩于二叠系地层之上。两侧分布有燕山晚期酸性侵入岩(γ53)、喜山期中性侵入岩(δ54)和喜山期基性火山喷出岩(β54),均沿构造线方向呈线形展布。沿该断裂带新生代盆地、温泉发育。

坝址区片麻岩总体产状。走向N40°~55°E,与河流流向近于正交,倾向NW,倾角40°~70°,局部具有肠状构造,皱曲发育。

坝址区规模较大的断层有与构造线方向一致的横河向断层F1、F2等,还有与构造线方向近于正交的F12等。

2 开挖质量管理

由于龙江水电站左岸缆机开挖边坡陡,裂隙、断层发育,强风化破碎带分布较多,而设计开口部位强风化层尚未完全剥离,施工难度较大,开挖平整度不易控制。左岸无施工道路,仅有一条机耕临时便道通往缆机边坡中部,开挖难度极大。为保证开挖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成立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下设技术质量办公室,由质检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实行质量责任层层分解、传递,使每一责任人充分认识施工质量的重要性。由于交通不便,为保证开挖质量得到全过程控制,要求现场技术人员施工时段必须在场监督各道开挖工序和开挖质量。

水稻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危害种类很多。因此,有效地控制水稻病虫的危害,对确保我省水稻高产稳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保证施工质量管理有效,对本部分开挖制定了专项质量管理目标,要求开挖工程必须符合设计、合同要求,合格率100%;开挖工程施工单元合格率100%,优良率不低于90%以上;各项目单元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为达到质量管理目标,切实保证大坝开挖的质量,先后制定了针对开挖工程特点的质量管理办法,包括《施工质量管理及奖罚条例》、《质量体系保证措施》等,确保了与开挖质量有关的活动都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由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四方参加,针对开挖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质量隐患,制订预防和纠正措施。加强质量管理过程控制能力,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过程控制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三检制”,每完成一道施工工序,先由施工单位专职质检员专检,合格后交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上一道工序未合格决不进入下一道工序。

3 开挖方法与质量控制

3.1 开挖方法

边坡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先采用人工开挖出满足反铲通行要求的道路,后进行翻渣至缆机平台高程,再利用原有道路出渣。

3.1.1 爆破设计的制定。爆破作业严格执行“一炮一设计”制度,施工单位在左右坝肩梯段开挖中,由技术部门根据开挖分块分层编制《爆破设计》,上报监理单位审批。在《爆破设计》中,对预裂孔、缓冲孔、主爆孔布孔方向,孔网间距、装药结构及爆破网络联接等相关技术参数提出严格要求,施工时由专业监理工程师旁站,严格要求按照爆破设计进行开挖施工。

3.1.2 开挖作业面准备。在进行钻孔作业前,要求作业队伍认真清理作业场地,防止因松动岩体、浮石等情况影响钻孔质量及发生安全事故。

3.1.3 测量控制。预裂孔、缓冲孔、主爆孔的孔位和方向,孔口高程,均由测量人员逐孔放样,严格按照爆破设计提供的孔位、孔深、倾角等参数提交施工作业队施工,钻孔过程中要求作业队严格测量、控制孔底高程,以利下一梯段开孔作业。

3.1.4 钻孔控制。预裂孔、缓冲孔采用YQ100B型潜孔钻钻孔,钻孔时要求预裂孔、缓冲孔搭设样架,经专业工程师和质检员检查方向、角度正确,钻机样架牢固后才允许开钻;在钻孔过程中,对预裂孔、缓冲孔钻孔的方位角、倾角严格实行“三检制”,若因地质问题发生孔位偏差等情况,则重新开挖钻进,以确保预裂面平整度。钻孔质量最终由施工单位质检部人员把关,三检人员在整个过程跟踪控制。

3.1.5 装药结构。钻孔作业结束后,技术人员现场装药、联网技术交底。装药联网过程中,预裂孔装药结构在依据《爆破设计》的基础上,结合造孔过程中的岩石状况进行适当调整,同时严格控制装药量和炮孔堵塞长度,确保预裂爆破质量。缆机边坡开挖期间采用的主要爆破参数详见表1、表2。

表1 梯段爆破钻孔参数

表2 预裂爆破钻爆参数

3.2 质量检测

3.2.1 爆破后质量检测。在每个梯段开挖完成后,由技术、测量、质检员现场对超欠挖、平整度、半孔率、爆破裂隙等情况进行检测,总结经验,在下一梯段开挖时调整开挖施工参数。

3.2.2 开挖质量控制效果。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缆机边坡开挖工程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开挖出露的建基面超欠挖、平整度均达到要求,半孔率达到99%,总体开挖质量良好。

3.3 开挖质量控制措施

3.3.1 边坡开挖前,详细调查边坡岩石的稳定性,包括设计开挖范围以外对施工安全有影响的坡面和岸坡等。对边坡开挖范围内以及开挖边坡上部和临近两侧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山坡上所有危石及不稳定岩体均撬挖排除,如少量岩块撬挖确有困难,可用浅孔微量炸药爆破。坡顶截水沟系统在边坡开挖之前完成。

3.3.2 开挖自上而下进行,高度较大的边坡,采用分层分台阶爆破的方法;台阶或分层高度应根据爆破方式、施工机械性能及开挖区布置等因素,选定开挖边坡的台阶高度。

3.3.3 在开挖边坡的施工台阶逐渐下降过程中,及时对坡面进行测量检查,以防止偏离设计开挖线,避免在形成高边坡后再进行处理。

3.3.4 对边坡开挖出露的软弱岩层和构造破碎带区域,按施工图纸和监理人员的指示进行处理,并采取有效的排水或堵水等措施。

3.3.5 开挖边坡的支护在分层开挖过程中逐层进行,上层的支护应保证以下各层的开挖安全。施工期安全支护的随机锚杆与开挖工作面的高差一般不大于10m,永久支护中的系统锚杆和喷混凝土与开挖工作面的高差不应大于20m;永久支护中的预应力锚索与开挖工作面的高差不应大于40m,并应满足边坡稳定和限制卸荷松弛的要求。

3.3.6 在施工期间直至工程验收,若沿开挖边坡发生滑坡或塌方时,及时进行边坡处理。

3.3.7 边坡开挖预裂孔残留孔率控制。

在开挖轮廓面上,残留孔痕迹均匀分布;对完整的岩体残留孔痕迹保存率,应达到85%以上;对较完整和较破碎的岩体,达到60%以上;对破碎的岩体,达到20%以上。

3.3.8 相邻两残留孔间岩面,不平整度不大于15cm。残留孔壁不应有明显的爆破裂隙。

4 结语

龙江水电站缆机平台边坡开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克服了高陡峭边坡无道路无马道、地质条件差的困难,顺利进行了开挖施工。同时,工程通过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开挖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半孔率、开挖面平整度、超欠挖均符合设计、合同要求,达到了预期制定的质量管理目标,开挖质量得到业内专家的好评。

猜你喜欢
裂孔边坡钻孔
这边山 那边坡
基于PLC控制的手柄座钻孔攻丝一体机的研发
裂孔在黄斑
保健医苑(2019年5期)2019-05-15 01:07:34
C型钻孔测斜的研究及应用
电子测试(2017年11期)2017-12-15 08:57:33
腹腔镜联合胃镜引导下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三例术中测压
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的治理与加固探讨
基于SLOPE/W的边坡稳定分析
冲击钻孔桩松动爆破技术实践与应用
基于不同软件对高边坡稳定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