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最有价值的问题
——对比解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提问

2015-04-19 07:35:17湖北省赤壁市教研室雷介武
语文知识 2015年8期
关键词:王君江阴教学内容

☉湖北省赤壁市教研室 雷介武

一篇课文教什么,是广大语文教师特别关注的课题。那么,如何选取课文的教学价值呢?我认为至少要经历三个层次:①筛选、确定核心教学价值。②筛选、确定支撑核心价值的教学内容。③精选教学问题,落实教学内容。(关于这个观点,本人已有多篇论文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

下面结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课,分析一下特级教师王君的教学选择和一些普通教学设计有何不同。

第三个层次的教学选择,即“精选教学问题,落实教学内容”,是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环节,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因素。它要求老师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对课堂的教学提问进行精心设计,择优而用,选取最有价值的课堂提问。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针对学生,选择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点”进行提问;必须结合文本,选择最有价值的“点”进行提问。当问之处,一定要细细地问;不当问之时,切不可絮絮叨叨,要提高每一个问题的效率。问题切忌简单、空泛、高大,以免学生无从答起,或者答而无用。

先列举一下王君老师教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课的三个层次的教学选择:

第一个层次的教学选择:核心教学价值——学习品读新闻的方法,感受作者豪情。

第二个层次的教学选择:支撑核心教学价值的教学内容——①结构有讲究。②语言有讲究。③语言有形象、有情怀。④语言准确严谨。⑤拓展活动,感受豪情。

第三个层次的教学选择(为方便读者理解,用表格呈现):

下面就“结构有讲究”“语言准确严谨”两方面进行对比解读。

第二层次的教学选择 第三层次的教学选择①结构有讲究现在东路军很烦恼,因为他们被安排在这则新闻的最后,他们觉得为什么不把我们东路军安排在前面啊?前面很重要啊。请在文中找出依据来说服东路军,安抚他们的心灵,把他们安排在最后是有道理的。方法:找出刚才关于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核心句子,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②语言有讲究请学生选择以下三句中的一句,说说句子包含的形象与情怀。①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②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③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③语言准确严谨用以下改句与原文对比品读:①歼灭一切抵抗之敌。②控制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③并占领江阴要塞,切断长江。④我军前锋,业已封锁镇江无锡段铁路线。⑤江阴等(原文是“诸”)县的广大地区。⑥已经(原文是“业已”)切断。④拓展活动,感受豪情文中有一个词反复出现,它的表现力极其强大,是哪一个词语?(我),去掉“我”好吗?

王君老师为了落实“结构有讲究”这一教学内容,设计的主问题是:请学生在文中找出依据来说服东路军,安抚他们的心灵,把他们安排在最后是有道理的。这个问题绝对是王老师在深入研讨文本和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打磨而成的,显得非常巧妙。巧妙一:情境性强,趣味性强,能一下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巧妙二:非常具体,能将学生思维集中在一个点上,能轻松突破教学目标;巧妙三:紧扣文本,能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语言。由此看来,这个问题的价值非常之高。

对于这个教学内容,某些网络教案又是如何设计问题的呢?

(1)请学生研讨: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2)请学生讨论:三路军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以上两例与王君老师的问题设计相比,就显得太大、太空。其弊端一是针对性不强,即没有针对文本,没有针对学生思维状态;二是趣味性不强,相当生硬,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三是没有贴近语言,不能引导学生依靠具体语句去解读疑问,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我们再看王君老师为了落实“语言准确严谨”这一教学内容,是如何选取最有价值的问题的。教学中,她采取了非常灵活的方式,将一堆琐碎的问题,转化为一个“对比品读”的语言实践活动,避免了问题的机械,事半功倍地突破教学目标。将课文中的几个关键句子进行了改造,要求学生与课文原句进行对比分析,思考是改句好还是原句好。

学生们在对比与讨论中,能轻松又深刻地理解到本篇新闻语言是多么准确和严谨。①从改句“歼灭一切抵抗之敌”中,理解“击溃”一词的准确性;②从改句“控制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中,理解“歼灭”一词的准确性;③从改句“并占领江阴要塞、切断长江”中理解“封锁”一词的准确性;④从改句“我军前锋,业已封锁镇江无锡段铁路线”中理解“切断”一词的准确性。⑤从改句“江阴等县的广大地区”“已经切断”中,理解原文“诸”“业已”用词的典雅庄重。这样的设计,将可能会出现的琐碎问题转化为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问题的价值,显示了王老师对教学的灵动处理、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对学情的充分把握。

下面来看某些网络教案又是如何落实“语言准确严谨”这一教学内容的。

(3)同学们看看,作者除了条理清晰地介绍渡江情况以外,又是怎样把渡江的全过程报道清楚的?用了哪些很准确的动词?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讨论。

(4)还有哪些语句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在这两例设计中,教师将语言学习的目标指向“九江(不含)”“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突破”“渡至”“24小时内”“即已”“至发电时止”“余部”“整天激战”“甚为微弱”“较为顽强”等词语。不能不说以上句子表述很有分寸,所用的词语也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与严谨,但由于教师提问显得过空、过大,导致学生辛苦寻觅而得的所谓“准确严谨”的句子不痛不痒,仅仅浮在表面,浮在语言形式上,并未沉于语言内蕴之中,因而难以真正领悟到语言准确严谨以及由此带来的语言魅力。

综合来说,“三个层次的教学选择观”中第三个层次的教学选择,即问题的精心选择一环,是至关重要的。你选择了巧妙的问题,你就是选择了课堂的生动和活泼;你选择了精当的问题,你就是选择了课堂的扎实与高效。王君老师课堂提问的选择与设计,紧贴语言文字,紧贴学生思维,显示了强烈的文本意识与学生意识,体现了高超的教学艺术,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猜你喜欢
王君江阴教学内容
魅力江阴
小主人报(2022年19期)2022-11-18 01:54:54
Color-image encryption scheme based on channel fusion and spherical diffraction
《登江阴黄山要塞》
中华诗词(2020年1期)2020-09-21 09:24:24
江阴特产——马蹄酥
小读者(2019年24期)2020-01-19 01:52:00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中华诗词(2019年2期)2019-08-27 01:59:06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让句式多样化的四种方法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