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国务院党组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要严防以“红顶中介”替代行政收费的现象。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社会上流传的这一顺口溜,形象地道出了一些“红顶中介”的诸多违纪乱象。“红顶中介”是简政放权的“绊脚石”,它吞噬行政审批改革红利,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理应予以整治。特别是,要逐渐形成相应的机制,剔除行政审批“灰色地带”,使政府回归服务本位。
(《财经国家周刊》)
在司法实践中,涉案财物违法处置已是积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的意见》,直指刑事案件涉案财物处置“灰账”。新规出台之后,执法和司法各环节的漏洞,能否借由探索中的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信息平台、处置信息公开机制等改革举措得以堵塞,还有待践行。而破解源头指向的政法经费保障体制之弊,仍需时日。
(《财经》)
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自2010年实施以来,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在执行上更多的是靠干部自觉,缺乏有力的督促措施和处罚,给干部留下了比较大的“私人空间”,在不少干部中出现了“伪自觉”现象——对待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愿意报就报,不愿意报就不报的情况,甚至是故意漏报、瞒报。面对干部的“伪自觉”,没有相应的核查措施,这就构成了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的“瑕疵”。事实证明,只要有贪腐,就会有隐瞒。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的抽查核实,彻底消除少数干部的侥幸心理,对隐瞒不报、不如实报告的干部起到震慑作用。
(《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