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芳,陈 红,李小飞
(1.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 荆州 434000;2.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湖北 武汉 430071;3.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0)
经腹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
胡人芳1,陈 红2,李小飞3
(1.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 荆州 434000;2.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湖北 武汉 430071;3.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0)
目的 观察经腹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为子宫病变的7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全子宫切除,对照组患者进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术中出血量及出血时长。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且观察组可减少对盆底功能的损害。同时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出血时长分别为(68.52±10.15)ml和(70.61±26.25)min,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48.57±12.18)ml和(125.54±32.83)min,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盆底功能的损害,同时也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出血时长,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经腹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盆底功能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加上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一些子宫病变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伴随着医疗技术条件的迅速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对自身的健康意识也逐渐加强,选择子宫全切术成为了治疗女性子宫病变的一种方法。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手术,可分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LTH)[1]、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otal 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2]、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otal vaginal hysterectomy,TVH)[3]及腹腔镜辅助下的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等[4]。但子宫全切除术可能破坏骨盆底的解剖和盆腔自主神经,因而少数患者会出现尿失禁、便秘、性功能障碍等症状。随着诊疗水平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疗效和副作用,并选择最优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方式逐渐得到大家的认识和接受,这主要是因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有易于操作、能够拓宽手术适应证、减少盆底功能损伤、减少并发症等优点[5]。本文旨在比较腹腔镜下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以及术中出血量和出血时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为子宫病变的78例患者,对其进行全子宫切除术,78例患者年龄35~65岁,平均(43.6±3.3)岁。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36~64岁,平均(43.7±2.3)岁;子宫肌瘤13例,子宫腺肌症1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1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5~65岁,平均(43.8±2.5)岁;子宫肌瘤12例,子宫腺肌症1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子宫病变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妇科检查,记录阴道深度及大小便、性生活情况。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对照组患者则进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出血时长,同时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有无盆底功能损害。
1.3 疗效评价 通过以下标准对疗效进行判定[6]:“优”为患者术后无阴道顶端脱垂以及阴道后壁膨出,无压力性尿失禁,性生活质量没有影响;“良”为患者术后有轻度阴道顶端脱垂以及阴道后壁膨出,有轻微压力性尿失禁,性生活质量稍微受到影响;“可”为患者术后中度阴道顶端脱垂以及阴道后壁膨出,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性生活质量有影响;“差”为患者术后重度阴道顶端脱垂以及阴道后壁膨出,严重压力性尿失禁,性生活质量受到显著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1,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出血时长比较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出血时长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出血时长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出血时长比较(±s)
t值P值3 9 3 9 6 8 . 5 2 ± 1 0 . 1 5 1 4 8 . 5 7 ± 1 2 . 1 8 3 1 . 5 3 0 . 0 0 0 7 0 . 6 1 ± 2 6 . 2 5 1 2 5 . 5 4 ± 3 2 . 8 3 8 . 1 6 0 . 0 0 0
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手术[7],也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子宫病变有效的方法之一,在美国,每年有大约60万妇女接受子宫切除,其中因子宫肌瘤行切除术约占30%,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切除术约占20%[8],在我国,近年来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也有不断增加的趋势[9]。对于全子宫切除的患者,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不影响盆底功能,是患者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尤其是保持盆底功能最为重要,因为女性盆底主要有尿道、膀胱、子宫、阴道和直肠等,由盆底韧带、肌肉、筋膜等相互协调,共同维持盆底功能,如果造成盆底损伤会出现二便失禁,阴道脱垂并且影响性生活。对于全子宫切除术的开展方式,在临床上,最先使用的是经阴式子宫切除术,由于技术的成熟及理论的深入,这种手术方式不断得到改进,手术难度也逐渐降低,但它也暴露出了一些弱点,如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多、手术时间长等,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创伤。而经腹子宫切除术切口长,损伤大,腹部瘢痕明显,影响外在美观[10]。
本文通过对腹腔镜下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疗效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符合单淑芝等[11]报道结果,表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良性子宫疾病,且可以减少盆底功能的损害。此外,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出血时长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与李林等[12]报道一致,表明经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出血时长有显著改善作用。这可能与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是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完成,减少因空气消毒不严格而导致感染的发生率,术中二氧化碳注入有效的减少血管渗血;腹腔镜手术伤口小,属于微创治疗,因此减少了术中出血和盆底器官的损害;而经腹手术需要开腹,手术创伤大、切口大、出血量大、易感染,增加了盆底功能的损害。因此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能减少盆底功能的损害,同时也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出血时长,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13]。
[1]郑桂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良性妇科疾病临床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174-3176.
[2]De Frana IS,Coura AS,De Frana EG,et al.Quality of life of adul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a study using the WHOQOL-brief[J]. Rev Esc Enferm USP,2011,45(6):1364-1371.
[3]乔秀枝.经阴子宫切除术34例临床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8,29(7):508-510.
[4]徐州栋,李 卫.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并发症的比较[J].求医问药,2012,10(2):306-308.
[5]曾 磊,王志莲.全子宫切除术对盆底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4):249-252.
[6]高 波,袁香梅.保留双侧附件的子宫次全切与全切术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变化[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18(12):739.
[7]傅金英,孙 红.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5(5):832-833.
[8]高德文.经阴道子宫全切术后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1,8(26):93-94.
[9]李 蝉,萧丽娟,黄素然.经阴道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疗效对比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0,12(6):605-606.
[10]颜 欣.经腹子宫切除术224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28):217-218.
[11]单淑芝,石 彬.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4):304-306.
[12]李 林.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促进产妇心身健康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5):84-85.
[13]陈丽琼.我院1310例产妇盆底康复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9):246-247.
R713.4
B
1003—6350(2015)02—0249—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5.02.0088
2014-04-09)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2013B308)
李小飞。E-mail:hurenfang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