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2015-04-14 00:52:11林小婷饶晓珍廖宝珊
海南医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助产孕产妇剖宫产

林小婷,饶晓珍,廖宝珊

(海南省中医院护理部,海南 海口 570203)

孕产妇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林小婷,饶晓珍,廖宝珊

(海南省中医院护理部,海南 海口 570203)

目的 分析影响孕产妇院内感染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0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发生院内感染的122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178例未发生院内感染的孕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孕产妇的年龄和分娩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高危孕产妇、助产或剖宫产、采取侵入性诊疗及住院时间5 d及以上所占比例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高危孕产妇、助产或剖宫产、侵入性诊疗是孕产妇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产妇发生院内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高危孕产妇、助产、剖宫产或侵入性诊疗等,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针对上述因素作出适当的预防及处理,从根本上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孕产妇;院内感染;危险因素

院内感染主要是指院内患者在医院接受诊疗期间获得的感染,由于孕产妇在住院分娩期间需经历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这一较长时期,机体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及内分泌变化。这就使得孕产妇易受到各种不同易感因素的侵袭,增加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其不仅对孕产妇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同时对患儿的安全造成威胁[1]。为了降低孕产妇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笔者对我院收治的30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诱发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300例孕产妇,孕产妇年龄20~45岁,平均(32.4±2.8)岁。将其中符合院内感染诊断的122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178例未发生院内感染的孕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产妇均具有完整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资料,且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登记全部孕产妇的年龄、分娩次数、分娩方式、是否为高危产妇、住院时间、是否进行了侵入性操作等资料。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孕产妇发生院内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患者的年龄与分娩次数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高危孕产妇、助产或剖宫产、采取了侵入性诊疗及住院时间5 d及以上所占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孕产妇发生院内感染的单因素分析[例(%)]

2.2 孕产妇发生院内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孕产妇是否发生院内感染作因变量,将高危孕产妇、助产或剖宫产、侵入性诊疗、住院时间在5 d及以上作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自变量,给予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危孕产妇、助产或剖宫产、侵入性诊疗是孕产妇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孕产妇发生院内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妊娠与分娩本身作为一正常的生理过程,孕产妇在此期间需消耗较大的体力,并同时处于应激状态下,此时易受到手术创伤、失血过多等病理反应的影响,造成产妇机体体抗力下降,从而增加各种类型的院内感染的发生率[2]。有调查研究资料显示,孕产妇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高达3.45%,不仅导致孕产妇延迟出院情况的发生,同时对母婴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不利于孕产妇早期康复,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3]。为此,针对孕产妇常见院内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经过多因素分析可见,导致孕产妇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高危孕产妇、助产、剖宫产或侵入性操作等。其中助产或剖宫产易造成患者发生出血或创伤等并发症,可作为引起继发感染的重要诱因。而侵入性诊疗不仅可对孕产妇造成创伤,同时可对阴道内正常屏障造成破坏,使得正常菌群发生移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院内感染发生率[4]。而高危孕产妇常由于不同种类的合并症,需较长的住院时间及手术操作时间,上述情况均可增加院内感染的发生率[5]。另外,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原因是随着住院时间的不断延长,患者受到病原菌的侵袭机会也不断增多。但经过本次研究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危孕产妇、助产或剖宫产、侵入性诊疗、可作为孕产妇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但住院时间并不能成为产妇院内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6]。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实施剖宫产的产妇产由于伤口疼痛、麻醉等其他因素限制了患者正常咳嗽咳痰动作,增加肺部感染发生率[7]。此外,术后导尿操作也可增加泌尿道感染的发生[8]。因此,护理人员需在孕产妇生产结束后鼓励其早期咳嗽与排痰,并协助其翻身等[9-10]。而在帮助产妇分娩时多因实施会阴切开术增加了会阴部被粪便感染的发生率,也可造成手术切口感染[11]。此时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对产妇产后的护理工作,嘱其注意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养成在排便后由前向后的擦拭习惯。同时,多进食富含高营养、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类的食物,增加机体抵抗力,有效促进伤口的愈合。

综上所述,孕产妇发生院内感染的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高危孕产妇、助产、剖宫产或侵入性诊疗等,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针对上述因素给予有效的预防及处理,从根本上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确保母婴健康。

[1]蒋代萍.女性患者留置导尿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5195-5196.

[2]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61-67.

[3]俞小萍.妇产科综合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5):112-115.

[4]朱 波,王 英,陈艳华,等.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2):2421-2422.

[5]谢丽君,王姗娜,梁伟峰,等.妇科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9):4739-4740..

[6]赵兆兰,陈正东.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4):3905-3906.

[7]叶巧玲,陈 敏,项方芳.探究深圳市沙井镇2001至2005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34 (12):1725-1726.

[8]梁 娟,李维敏,王艳萍,等.1996至200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38(5):257-258.

[9]周 虹,安文洪,周 艳.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2(2):102-103.

[10]Top KA,Hurad RC,Fox Z,et al.Trends in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ovaginal colonization in preganant women in2005 versus2009[J].J Clin Microbil,2010,48(10):3675-3676.

[11]刘永芳.剖宫产术后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分析与预防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38-139.

R714.7

B

1003—6350(2015)16—2470—02

2015-01-12)

10.3969/j.issn.1003-6350.2015.16.0894

林小婷。E-mail:1045914771@qq.com

猜你喜欢
助产孕产妇剖宫产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智慧健康(2021年33期)2021-03-16 05:46:56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