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心怡,夏智明,梅国斌,杨志敏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湖南 怀化 418000)
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
彭心怡,夏智明,梅国斌,杨志敏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湖南 怀化 418000)
目的 探讨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安全性,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9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3例,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48例,给予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24 h尿蛋白和血肌酐(Scr)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25%(39/48),高于对照组的65.12%(28/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24 h蛋白尿定量和Scr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2.28±7.60)mmHg和(90.14±7.83)mmHg,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143.61±9.82)mmHg和(96.36±6.71)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24 h蛋白尿定量和Scr分别为(1.12±0.26)g和(81.27±7.64)μmol/L;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1.42±0.30)μmol/L和(98.46±9.33)μ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明显降低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肾炎康复片;缬沙坦;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肾病科最常见的免疫性疾病之一,临床上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为特征,随着疾病的发展,易出现肾功能衰竭。治疗目的主要为改善临床症状、减缓肾功能恶化并防止出现并发症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治疗慢性肾炎临床上已广泛应用[1]。肾炎康复片是一种纯中药的制品,含有生地黄、山药、杜仲、白花蛇舌草、丹参等主要成分,具有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补肾健等功效[2]。本研究旨在探讨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肾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91例,入选患者均符合慢性肾炎诊断标准[3],男性49例,女性42例;年龄17~62岁,平均(41.30±7.28)岁。病理类型:膜性肾病32例,系膜增生性肾炎44例,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8例,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3例,男性24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1.28±7.31)岁,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48例,男性25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1.32±7.26)岁,给予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常规给予潘生丁150 mg/d,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控制感染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北京赛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638)80 mg,早晨顿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肾炎康复片(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40029) 2.4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后进行评估[3]。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测量所有患者的血压、测定24 h尿蛋白和血肌酐(Scr);治疗过程中每周测量一次血压、测定24 h尿蛋白和Scr,计算比较平均值,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估标准 完全缓解:尿蛋白定量/24 h<200 mg,和/或高倍镜下红细胞消失,肾功能恢复正常;缓解:尿蛋白定量/24 h减少≥50%,和/或高倍镜下红细胞不超过3个,肾功能基本正常;部分缓解:尿蛋白定量/24 h减少≥25%,和/或高倍镜下红细胞不超过5个,肾功能正常或有改善;无效:上述指标无变化或恶化。总有效为完全缓解和缓解之和[4]。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25%,高于对照组的65.12%,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8,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24 h蛋白尿定量和Scr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24 h蛋白尿定量和Scr均低于治疗前,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经组间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24 h蛋白尿定量和Scr均低于对照组,经组间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和Scr检测结果比较(±s)
表2 两组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和Scr检测结果比较(±s)
注:a与治疗前比较,P<0.05;1 mmHg=0.133 kPa。
组别 例数治疗后98.46±9.33a81.27±7.64a6.98<0.05对照组观察组检验值P值60 60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24 h尿蛋白(g) Scr(μmol/L)治疗前161.24±11.31 160.28±9.27 1.98>0.05治疗后143.61±9.82a132.28±7.60a7.96<0.05治疗前107.28±7.30 108.16±6.31 1.67>0.05治疗后96.36±6.71a90.14±7.83a8.14<0.05治疗前2.81±0.72 2.98±0.66 0.96>0.05治疗后1.42±0.30a1.12±0.26a7.01<0.05治疗前117.20±10.34 110.72±10.41 2.54>0.05
2.3 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生咳嗽2例、轻度高血钾1例,观察组各发生2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
慢性肾小球疾病是一组原因不同,临床症状相似,病理改变多样,预后和转归不尽相同的的慢性肾炎,常见于中青年,多起病缓慢。祖国医学认为,慢性肾炎属“尿浊”、“水肿”、“虚劳”等范畴。常由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等发病,其病因病机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劳倦太甚,本虚标实,气血阴阳不足、脾肾虚损所导致[5-6]。
高血压可使肾脏炎症恶化。蛋白尿是影响肾功能衰竭进展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控制高血压、降低蛋白尿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重要措施。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24 h蛋白尿定量和Scr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均可有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缬沙坦作为一种受体拮抗剂,进入人体后迅速被吸收,可选择性地阻断AT1受体和ARB的结合,使肾小球出球小动脉扩张明显高于入球小动脉,进而降低血液流动速度和灌流压,减轻肾小球高滤过,发挥降血压作用。缬沙坦还可减少炎症因子发挥抗炎作用改善肾脏功能;并可改变肾小球滤过膜孔径屏障,改善肾小球滤过膜的选择性、通透性,使尿蛋白的滤过减少,有效降低尿蛋白量,减轻肾损伤,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7-8]。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平均收缩压、舒张压、24 h蛋白尿定量和Scr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缬沙坦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肾炎康复片具有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肾炎康复片主要作用机制为益气养阴、补肾健脾、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化瘀等,方中山药、杜仲可补肾健脾;丹参可活血化瘀,并能够抑制血小板凝集,调节血管通透性,改善肾脏微循环。白花蛇舌草具有清解余毒作用,可激发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改善炎症和组织的损伤;全方可利水消肿、凉血止血,补而不燥,能够扶正祛邪,标本兼顾。肾炎康复片还具有修复肾小球足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加肝脏白蛋白合成,拮抗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等功效,减少血尿、尿蛋白而改善肾功能[9-10]。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其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降低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王 冰,李 莹,王 俊,等.肾炎康复片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152例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12(30):5865-5866.
[2]卢洪梅,汤水福,苏保林.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50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7):79-80.
[3]郑宝林,李 婷,余俊文,等.肾炎康复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1(1):32-35.
[4]王映林,吕丽萍,熊 斌,等.肾复康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3):54-55.
[5]刘 进,梅丽凡.氯沙坦治疗初期的肾小球滤过率急性下降预测长期肾功能下降减缓[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4): 263-265.
[6]翟明华.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流及心室重构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2,23(15):3-5.
[7]王焕忠.缬沙坦治疗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4):102-103.
[8]Lawrence Gould A,Unniachan S,Wu D.Indirect treatment comparison between fixed-dose-combinations of amlodipine/losartan and amlodipine/valsartan in blood pressure control[J].Int J Clin Pract, 2014,68(2):163-172.
[9]康 乐,李 辉,张晓东,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4,29(2):272-274.
[10]王怀庆.丹参联合缬沙坦对早期慢性肾衰的疗效评价[J].海南医学,2012,23(12):43-45.
R692.3+1
B
1003—6350(2015)03—0412—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5.03.0147
2014-06-06)
彭心怡。E-mail:5625891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