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2015-04-13 04:37:48于成军
新农村 2014年18期
关键词:优质水稻技术措施高产

于成军

摘要:水稻要获得高产,各个环节缺一不可。对此,本文主要从整地、种子处理、播种期及田间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供参考。

关键词:优质水稻;高产;技术措施

一、整地

整地的目的是松软土壤,活化耕作层,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改善土壤通透性,消除有毒物质,拌和基肥,使泥肥融合,促进有机肥料腐烂,消灭杂草及病虫害,还可使田面平整,利于排灌工作。

二、种子处理

1、晒种

做好晒种工作,能够有效提高种皮的透性,进而氧气与水分就很容易进入到种子内,一方面可加快种子新陈代谢,提高种子活力,另一方面还可确保种子干燥均匀,以便在浸种过程中使吸水程度保持一致,进而可利于出芽整齐,还能够提高发芽率。

2、选种

开始浸种工作前,首先应进行选种工作,期间将种子中的秕粒小粒全部去除,留下籽粒饱满的种子。选种工作有几种不同的工作方法,如风选、筛选,或是溶液选种等。

三、播种期

为确保水稻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应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播种,对于直播水稻而言,应确保不违农时,做到适时播种。黑龙江省的水稻品种普遍具有较好的抗寒性,因此通常情况下可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时开始进行播种工作。对于水直播而言,适宜的播种期应在5月10日~5月20日这段期间,对于旱直播而言,适宜的播种期应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这段期间。

四、田间管理

1、前期管理

前期管理主要是指从插秧到幼穗分化期间的管理工作,此阶段为水稻的营养生长期,因此应确保秧苗成活,使其能够快速返青,并做好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保证分蘖数及计划穗数,实现茎数指标。

(1)灌溉

在插秧后应进行灌溉工作,灌溉高度为秧苗高度2/3,可起到较好的保护秧苗的作用。在返青后,叶色呈深绿色,此时可将水层高度降低至3cm,并注意不可进行深灌。这段期间温度普遍较低,且昼夜温差较大,因此应建立浅稳水层,以便在白天提高地温,在夜间起到保温的效果,也可促进根的生长及吸收,加快分蘖的生长速度,可确保在幼穗分化前实现计划茎数。

(2)追肥

为确保分蘖数量,提升分蘖素质,应在返青后做好追肥工作,并注意及时追肥。期间所需的肥料量应按照稻田的实际土质与产量水平进行综合考虑。其中沼泽土由于中后期肥力较高,前期肥力较差,因此需要及时施用返青肥,可施用氮肥总量的15%~2096之间。对于沙质稻田而言,由于其具有漏水漏肥的特点,因此在追肥过程中应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来进行施用。在通常情况下可施用2次肥料,在返青后施用尿素45kg/hm2,在6月10日左右再施用尿素55kg/hm2、硫酸钾30kg/hm2。对于其他土类而言,施用氮肥总量的25%~30%之间即可。在追肥后的3~4天内不可进行排水工作,也不可串灌,应维持水层,以确保肥料能够被有效利用。

(3)草害

在返青后可采用60%丁草胺127g/hm2配成毒土,在3~5cm水层的情况下,与化肥一同施入即可,并保持4~5天水层。在6月20日~6月25日期间,可采用48%苯达松乳油153ml/hm2,稀释50倍液,排水后进行喷雾,并在第二天灌水3~5cm,保水5~6天即可。

2、中期管理

中期管理主要是指从幼穗分化到抽穗期间的管理工作,此阶段为水稻的长穗期,因此应做到合理调控植株的长势,防病防倒,防止冷害,达到计划穗粒数指标,并注意做好稻瘟病的防治工作。

(1)灌溉

在幼穗分化的过程中,为确保幼穗能够正常分化,应进行灌溉工作,保持3cm的浅水层,并注意不可深灌。幼穗分化7天左右就可开始拔节,此时如水层较高会导致茎基部节间生长过长,从而易出现倒伏现象。在幼穗分化后15天左右会进入孕穗期,这段期间水稻对水分及温度的反应十分敏感,同时对水分需求最多的一段时期。因此,在这段期间内不能断水,应尽量保持3cm的浅水层。此时如温度下降到17℃,且遇到低温冷害时,可将水层高度增加到10~20cm之间,并维持到抽穗前2~3天,可恢复至3cm的浅水层。

(2)追肥

水稻在长穗期的需肥量最高,当氮肥含量过高时,会产生无效的分蘖,进而影响到田间的通风透光情况,使植株易感病,并有可能出现倒伏现象,使水稻贪青晚熟。所以,在长穗期应根据水稻的实际长势来决定是否进行追肥工作。当水稻缺肥时,可在水稻抽穗前的15天左右进行追肥工作,期间可施用氮肥总量的5%~10%之间,钾肥适当提前7~8天施用。

3、后期管理

后期管理主要是指从抽穗到收获期间的管理工作,此阶段为水稻结实期,应维持好根系的活力,确保叶的功能,加快灌浆速度,提高结实率及粒重,确保水稻安全成熟。

(1)灌溉

从抽穗到乳熟末期这段时间一定不能断水,应维持3~5cm之间的浅水层,可保证抽穗又齐又快,对于开花授粉也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可有效提高灌浆速度。直到蜡熟期可间歇进行灌溉,在田间建立3cm的浅水层后,交替进行到收割前7~10天,可停止灌溉工作,使其自然落干,可有效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维持根的活力,以便保根养叶。

(2)除草

籽粒成熟前,应摘除田间稗穗,避免在下一年产生草荒现象。

五、病虫害防治

1、稻瘟病

可采用甲、乙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进行喷雾,或是采用富士一号50ml/hm2兑水60kg喷雾即可。

2、纹枯病

可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hm2,兑水75kg进行喷雾,或是采用25~30kg/hm2草木灰进行撒施。

3、稻纵卷叶螟

可采用30%农尔旺乳油125ml/hm2,或是采用10%速效灵乳油120ml/hm2

猜你喜欢
优质水稻技术措施高产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30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1-03 12:11:33
优质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栽培技术
农业与技术(2017年5期)2017-04-11 13:29:55
优质水稻种植技术
农业与技术(2017年4期)2017-04-05 14:25:21
黄华占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术措施
浅谈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与措施
10kV配电网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作物研究(2014年6期)2014-03-01 03: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