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桂宏
摘 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农业现代化的有效形式之一。然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就对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简浅分析,提出发展思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分析;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经营方式面临诸多新挑战,经营规模小、方式粗放、劳动力老龄化、组织化程度低、服务体系不健全是突出表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利于有效化解这些问题和新挑战。
一、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概况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骨干,能够有效集成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是今后商品农产品特别是大田作物农产品的主要提供者,是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核心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中坚,是引领家庭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是联结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桥梁;龙头企业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引领,是带动其他经营主体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的核心力量。
1.现代农业发展观念转变效应。专业大户更注重运用工业生产的方法管理农业,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经营手段,随之带来了农业一系列变化效应:用工业的理念办农业的观念增强了,农业组织起来更能抵御风险的观念增加了。
2.土地流转效应。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农业组织的带动下,土地逐步由零散种养向规模经营转变,土地经营权逐步向有冲劲、有能力的专业大户靠拢,土地效益也随之逐步提升。
3.辐射带动效应。一方面,加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专业大户的规模经营,使一些农村劳动力摆脱了土地束缚,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转移到二、三产业。另一方面,带动了其他大户和合作社的成长。专业大户的先进经营理念和先进种植技术,起到了示范作用,更好促进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4.增产增收效应。专业大户通过机械化连片作业、统防统治等措施,减少了种地成本,土地规模经营收入增加。农业合作社通过抱团作业、资源共享、统购统销等方式,拥有生产资料和产品的议价能力,大大降低种养成本和行业风险,实现增产增收。
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存在问题
1.土地承包问题制约规模发展。据了解,很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都有扩大种养规模的意向,但按目前情况,要实现土地短期流转并不难,但实现集中连片并中长期流转却很难,而且土地租金日益增加,土地资源成为制约农业扩大经营规模的最大障碍。
2.资金短缺影响发展壮大。大型的农场、种养殖场、合作社在经营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较集中,资金需求较大,且风险也大,如承包土地、平整土地路网、架电通水、购置农机等一系列的资金投入,都不是一般农户所能承担的。
3.账目管理和生产台帐管理不善。作为农业生产专业户,本不需要向税务部门提交帐目,但转型成为家庭农场或者合作社后,即需要聘请有资格的会计做帐,增加了种养成本。
4.农民老龄化仍然是新政策面前的客观问题。现在农民专业大户多数是年龄较大的“老农”,建设家庭农场需要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提高生产效益,如何吸引大批年轻“新农”加入到这个行业,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5.农民专业素质较低。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数量庞大的农民“洗脚上田”,到城市当农民工,为我国城市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同时也意味着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而且减少的都是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民,留下来的较多是年龄较大、学历较低的农民,导致农业人才短缺。
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方向
现代农业需要蓬勃发展,须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注入新活力,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制约因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必须以培育和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认真研究对策,积极破解难题,激发发展活力,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后劲,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1.制定地方性扶持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现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基本信息、数据的登记录入工作,汇总各项信息,并建档备案。有针对性地、引导符合申请资格且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大户向家庭农场方向发展以及组建农业合作社,并利用现有家庭农场的示范效应建立多种模式的家庭农场,积极开拓新的发展模式,带动地方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对农路硬底化、农桥、水利、沿海堤围加固、水闸等的投入,保障农业顺利、安全生产。
2.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落实各项支农政策的基础上,突出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创新。强化基层政府服务功能,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农技人员深入农业企业、规模基地和种养大户的田间地头,提供零距离的农技服务,切实解决原农技人员不会服务、不愿服务以及种养户购买不起服务的问题。
3.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专业大户提供信贷服务。对具备法人资格、从事经营活动的由专业大户转型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授予一定的信用额度。镇财政通过专项资金、贷款贴息等形式加大对专业大户转型的扶持力度,积极促成一批本地专业大户转型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研究制定政策,凡是本镇户籍农民在本镇租赁农地从事种养的,可以给予适当的租金补贴,鼓励更多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
(1)建立激励型经济补偿机制,提高农业防控污染的积极性。现代农业的发展不能脱离生态安全和产品安全两个基本要求,因为,农业污染防治应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但农业污染防治又不同于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农业污染涉及面广且隐藏性强,评估难度大,不适合建立惩罚机抽,所以应以补偿机制实质上是对生态建设与保护所付出的成本,从根本上提高农户防控污染的积极性。
(2)聘请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教授,根据种养殖场的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定期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大力提高群众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水平,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增强农民种养抗风险能力。
四、结语
总之,推广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政府部门需要多调研,按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和推广政策,充分调动各方的力量共同携手努力,帮助更多专业户转型升级,科学生产,不断做大做强,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方向发展,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朱有志, 陈文胜.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J]. 求索, 2010, (1).
[2]石艳丽, 孙辉. 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社 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 中国经贸, 2010, (35):9-9.
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