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一个人的行动指南,只有具备较高的思想境界,才会有积极的外在行为。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想让班里的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完善的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促其思想升华。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我是通过运用一系列“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班级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做一简单总结,和各位老师进行交流探讨。
你心目中的理想班级是怎样的?
现在城里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这一群体中不少孩子在性格上存在任性、冷漠、易冲动、受不得半点委屈等不良倾向。因此,在开学之初,由彼此间尚未熟悉的孩子组成的新班级,总是松松散散,纪律很差,经常出现被扣分的现象。由于缺乏谦让和包容精神,同学之间也极易产生矛盾和摩擦,甚至发生吵架、打架的现象。为了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在全班形成和睦和气、互尊互敬、互谅互让的浓厚氛围,每次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都向学生们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你心目中的理想班级是怎样的?
在给予学生一周的时间思考之后,我会组织全班学生以“我心目中的理想班级”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整个过程都由学生自己具体组织、讨论,我只是在其中起指导、点拨的作用。由于在此前一周的时间里,学生们都投入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对何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班级进行了深入思考,在班级中也早已形成了一股讨论的热潮,所以在课堂上,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达成了统一的共识:理想班级应该拥有清洁、优雅的外部环境,包括教室空气清新、地面和墙面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整齐划一等等。而更重要的是,班级内部应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同学之间团结友好,学习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生活上相互关心,一人有难,八方相助。
在班会课上,我无需对学生进行任何说教,也没有对班里任何一位同学提出批评。但是在班会课后,由于学生们在思想上发生了转变,班级的面貌在短时间里却有了较大的改变:往日的脏、乱、差等现象消失了;同学之间面红耳赤的争吵也不见了,更常听到的是“需要我帮忙吗”“我能帮助做什么”“谢谢你的帮助”“这点误会我们能消除的,我们还是好朋友”等相亲相爱的话语。
我能为班级做些什么?
一个班级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离不开班级每一个成员的参与和协作。只有充分调动起班级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形成一股向上的力量,齐努力共奋斗,班级各项工作才能开展得井井有条。为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我又让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思考、交流这样一个问题:班级是我们共同的“家”,为了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家园”,我们能够为班级做些什么呢?
班级中的孩子在智力、学习成绩、努力程度、思想品德等方面的素质都参差有别,所以,在班级成员中,既有优秀的学生,也存在后进生。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班里找到归属感,营造和谐的集体氛围,我对“我能为班级做些什么”这一问题做了一些必要的说明:为班级做贡献,不一定非要指为班级赢得重要的荣誉,也不一定非得是特殊的、具有轰动效应的事迹,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只要对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有益,都在此范围之内。例如,不乱扔垃圾,主动捡起教室地板上的纸屑、果皮;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补习功课;同学伤心失望时,做他们的开心果,让他们重现微笑等等。这样在平时的班级工作中,每个孩子都能根据自身实际找到合适的位置,不仅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在班集体中自觉地负起相应的责任,而且还可以让每一个后进的孩子对自己重拾信心:虽然目前我有缺点,但是我并不是一无是处啊,只要我肯努力,我也能为班级做出贡献。
在问题的引领下,孩子们在随后的学习与班集体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会为良好班风的建设付出自己的努力,根本不需要老师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个个都奋勇争优。班级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又给学生们带来更大的发展动力,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班级同学是怎样看待我的?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们老师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不怕学生出现问题,就怕学生不能正确认识问题。如果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不能及时意识到自己的一些行为是错误的,老师的任何说教都是徒劳的。孩子们虽然都愿意主动为班级的发展建言献策,并付出自己的心力,但他们毕竟还是孩子,能力、素质都有较大欠缺,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他们在思想和言行举止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为了帮助学生从内心真正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自觉抵制错误的言行,我又适时在班级向学生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都做了些什么?班级同学又是怎样看待我的?
为了让孩子能客观真实地了解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我要求班里每个孩子都对自己近期的行为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并将总结统一张贴在班级的文化墙上,由其他同学阅读,并对被阅人的行为进行点评。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真实地说出其他同学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在点评这一环节我要求学生一律采用书面的形式,即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纸,让他们匿名写出班里其他同学在自己心目中是什么样子,最后由我统一收起,并通过保密的方式反馈给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而不是一味地陶醉在自我满足、自我欣赏中。学生都是爱面子的,都不希望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太差,为了能获得大家的认可,他们会主动检省自己,修正自己的一些错误言行。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思想、言行和品德就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你还能让我看见哪些优点?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点一滴、不断地积累叠加。经过之前的努力,每个同学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班级风貌较之前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这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为了激励孩子们时刻保持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进而在后续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进步,我又在班里向他们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我们班的同学真是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让我看到你们的进步了,真是太让我感到惊喜了,你们还能再给我一个惊喜吗?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们还能让我看见哪些优点和进步?”
“老师,其实我们还是有很多优点是您不知道的。”“我除了个子高、力气大之外,画画也画得很好,以后我可以帮助班级出板报。”“老师,我不但做事认真,而且记性也很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可以提醒每天的值日生做值日。”“我离家近,今后放学后我可以帮助检查教室的照明灯、门、窗是否关闭。”“我单科英语学得好,我可以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补习。”“我性格开朗,我可以……”对于我提出问题,班里每一个孩子都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他们都在努力发掘着,自己还有哪些优点,还可以再为班级做些什么。
等所有的孩子都说完后,我又用夸张的语气对他们说:“同学们,你们真是了不起啊,没想到你们还有这么多优点是老师所不知道的。看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还要多多向我们同学学习。”听完我的话后,我发现每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微笑,两只小眼睛更加明亮了,两只小手也攥得更紧了,好像在跟我说:“老师您放心吧,我们还会继续努力的,还会表现得更好,您就拭目以待吧……”
事实上,孩子们也确实给了我很多惊喜。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尽情地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班级风貌也在此基础之上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很多方面的考核都达到了学校的优秀指标。
(作者单位:山东海阳市育才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