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环境由来多变,命运浮沉,际遇辗转亦复如是。西塞罗曾说:“每个人都受变化支配着,一旦度过这变迁的岁月,生命便终止了。”确实如此,面对永恒的宇宙时空,人作为渺小的个体,恰若风中之叶,上下翩然,变化不定。东风时来,西风劲吹,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我们该如何自处?是负隅顽抗,还是坦然迎接?
变化是人生的常态。真正懂得了这一点,就该明白不拘泥、不执念的可贵。在通往未知的人生旅途,学会随遇而安、顺势而为,至关重要。
世间没有预先铺设好的人生道路,世人也不是按照既定的剧本来演绎自己的生活。褚时健的传奇一生,让人看到了什么是人生无常、际遇起伏。他31岁时被划为右派,下农场改造;51岁时来运转,出任濒临倒闭的玉溪卷烟厂厂长;年届知命,却历经多年的劳教生活;人事更迭,社会变迁,他并没有茫然无措,而是顺应潮流,乘势而起,终成烟草大王。然而造化弄人,他后来又遭逢巨变,锒铛入狱,女儿自杀。多年后出狱,71岁高龄的他已是众人眼里“他生未卜此生休”的境况。孰料他又迎风起舞——利用自身条件荒山种橙,远销全国,效益惊人。从一无所有到迈向成功,从跌入无底深渊到重新站起,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在无常中的智慧与坚韧。不是抱残守缺,也不是重操旧业,不做逆风抗争的斗士,而是以随遇而安、顺势而为的智者面目,留给世人无限的启迪。
然而,传奇人生并不多见。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学会随遇而安,更多的是意味着一种豁达、平和的心态,一种勇于面对改变、积极调整自我的人生姿态。
大文豪苏轼,一生数遭贬谪,被政敌排挤迫害。然而,正如东坡诗云:“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生三次被贬的伤心地,在调侃与自嘲的诗句中洗去了痛苦与怨恨。贬谪黄州不能打倒苏轼,他的政敌就将他贬到瘴疠蛮荒的岭南,然而东坡却高唱“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于是更贬海外荒岛,而东坡依旧从容,远离故土的漂泊,却成就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人生智慧。这样的人生智慧,对于身陷快节奏、高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无疑是一剂心灵的良药。
当然,懂得随遇而安,面对改变,学会积极调整自我,绝不意味着毫无原则的随波逐流。当我们在社会上学着顺势而为的时候,还应该提醒自己“不忘初心”。风中之叶尽管东西飘荡,然而,更多的时候还是“落叶归根”。有些东西,从我们降生,就是作为我们个体在世间与众不同的标志而存在。随遇而安,并非泯灭自我的随波逐流。
漫漫人生路,前方或许风雨无常,或许春暖花开。无论晴雨顺逆,我们都应该学会随遇而安,懂得顺势而为,恪守本心,不断自省,于千变万化的人世间始终保持内心的安稳与灵魂的清醒。这是我们最好的人生姿态。
【教师评点】文章审题把握准确。从树叶在风中的表达的话语入手,提炼出一种对人生态度的感悟——“随遇而安,顺势而为”的智慧。开篇三言两语扣住材料立论,设问句式发人深思,将文章引向深入的议论分析。文中褚时健、苏轼两个人物事例的运用,高度吻合文章话题,论据典型,论证有力,思维层次清晰。难能可贵的是点出“随遇而安并非随波逐流”,使文章更全面、更深刻。行文语言表达简洁而不乏文采。(刘明玉)
编辑/华放 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