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正锋
摘要 目的:对比观察扶他林软膏外用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把68例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扶他林软膏外用组和扶他林片剂口服组。两组均减少双手和手腕的活动,并口服维生素B1和弥可保30天。结果:两组于治疗后7天和30天对比分析,扶他林软膏外用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他林软膏外用与口服扶他林片剂对比具有疗效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关键词 扶他林软膏 腕管综合征 疗效
腕管综合征为临床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疾病之一,腕管综合征的病理基础是正中神经在腕部的腕管内受卡压,常见病因为手的过度活动。我院在临床中发现扶他林软膏外用治疗慢性损伤导致的腕管综合征(排除骨折和腕内肿物等病因)取得良好疗效。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10月收治腕管综合征患者68例,其中扶他林软膏外用组33例,扶他林片剂口服组35例。扶他林软膏外用组男10例,女23例,年龄(35±13)岁,共48腕,病程1个月~1年。扶他林片剂口服组男12例,女23例,年龄(36±15)岁,共50腕,病程1个月~1年不等。疗程30天。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慢性损伤导致的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肌电图诊断:采用汤晓芙的诊断标准。排除由外伤或腕管内肿物压迫导致腕管综合征。
方法:建议两组患者减少双手和手腕的活动,并口服维生素B1片剂10mg和弥可保片剂0.5mg,均3次/日。治疗组通过外用扶他林涂抹患侧腕关节3次,日,应用30天。对照组口服扶他林片剂50mg,3次/日,应用30天。
疗效判定标准:采用Kelly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①优:功能完全恢复正常;②良:偶有轻度症状;③可:仍有部分症状;④差:症状同前或加重。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和Prism 5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均于治疗7天和30天进行疗效评价。7天和30天的扶他林外用治疗组优良率分别为54.6%和93.75%,7天和30天的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20.00%和44.00%,扶他林外用治疗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不良反应:扶他林外用组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有6例患者有胃肠道症状。
讨论
腕管综合征为临床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疾病之一,腕管综合征的病理基础是正中神经在腕部的腕管内受卡压。病因分析:①反复的手部活动可致腕管内的肌腱、滑膜及神经水肿,出现无菌性炎症,继发纤维增生,腕横韧带肥厚、腕管内组织水肿、纤维增生均可造成对正中神经的压迫,为最常见病因。②腕部骨折、脱位、畸形愈合、腕管内肿物,均能压迫正中神经引起腕管综合征,是非常少见的病因。
轻中度腕管综合征以保守治疗为主。腕管综合征非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包括口服抗炎药、支具制动和皮质类同醇注射等。由于支具制动影响手的运动,临床较少应用。皮质类同醇注射因疼痛为大多数人所不能接受。扶他林片剂为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口服时常合并有消化道症状。对合并有消化道疾病患者,外用扶他林软膏能避免消化道症状。扶他林软膏外用可缓解肌肉、软组织和关节的轻中度疼痛。由于其抗炎作用可减轻腕管内的肌腱、滑膜及神经水肿以及纤维增生,进而减轻患者神经卡压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于治疗后7天和30天对比分析,扶他林软膏外用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扶他林软膏外用与口服扶他林片剂对比具有疗效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