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领创新生态链的制高点——访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贺荣明

2015-04-09 10:47:46左沈怡
上海国资 2015年8期
关键词:光刻机国资专利

企业竞争的实力就是创新能力

在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贺荣明看来,高科技领域其实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高端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都是‘打’出来的,乞求式的合作不存在。必须要通过技术攻关,使自己足以成为其竞争对手,通过交锋后,双方才会有合作的意向。”他说。

上微成立于2002年,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是这家企业的使命。

13年来,上微从零起步,目前已昂首进入先进制造业的“国际俱乐部”。

“高科技领域的争夺战是长期而持久的,必须保持极高的战略定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长期吃苦,长期奋斗,长期攻关,长期奉献,这是我们一直遵循的。”他表示。

合作是竞争的平衡

《上海国资》:制造光刻机的技术非常顶尖,而中国当时在这一领域的基础基本为零,上微是如何开始的?

贺荣明:从大的产业背景和机遇来说,毫无疑问,芯片是信息社会的基本要素,因此发展集成电路已经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然而在光刻机领域,整个制造体系过去都是没有的。因此当时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下定决心要做,但是对于从技术、理念和资金投入这些方面,我们都不熟悉,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导致各方面对于项目的认知、投入的大小都有不同想法。

举例来说,全球最大的光刻机公司,平均每年光研发投入就有5亿欧元。而我们当时起步资金是5亿元,并且已经是863项目中最大投入的,其差距可想而知。

由于我们的技术极为高精尖,起步必然非常困难。而当时,传统观念是大投入带来大跃进,企业各方面都承受着很多的压力。对于高科技领域来说,前期的技术研发投入必然是非常久的过程,就好比大厦建造地基,因此在这一领域的战略定力非常重要,同时也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找出了高精尖科技领域的规律。

《上海国资》:您认为高端科技领域的竞争策略都是相似的?

贺荣明:可以这么说,这一领域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只有通过创新生态链制高点的占领,才可以俯冲向下发展。另外,中国过去在技术上的发展历程也已经证明,高端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都是“打”出来的,乞求式的合作不存在。即必须要通过技术攻关,使自己足以成为其竞争对手,通过交锋后,对方才会有合作的意向,从而在这一领域达成新的平衡。

可以说,企业竞争的实力就是创新能力,合作必然是通过自身创新积累所形成的竞争力促成的,并通过合作的模式达到一种新平衡。

创新集成就是降次的过程

《上海国资》:占领创新生态链的制高点的必要性在哪些方面?有些企业专注做某一环节似乎也可以很好发展。

贺荣明:如果中国企业在高科技生态链上的位置不变,只是呆在产业链的中低端,那么局部创新就会受到限制。在产业链底端的创新是整个高端创新的附属品和点缀。就好比一部苹果手机,苹果做的是集成创新,在低端的代工厂的创新只是其附属。

我们走了一条集成创新的路,就是站在最高端,向下集成。通过从上往下,瞄准复杂系统技术,并且对任务进行切割分解。因为我们站在产业链上端,在高位聚集势能,从高山上俯冲,就相对容易,有自己的话语权。而如果是攀爬式的发展,那就是需要别人拉你一把。在目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闭门造车是没有用的,必须打开国门,全球资源为我所用。

同时产业的机遇也是站在我们这一边,一方面发展集成电路是国家战略,另一方面中国有最大的消费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是完全能形成自己的研发能力和创新力。

《上海国资》: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在创新集成上是如何进行的?

贺荣明:我们认为集成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硬件为代表的产品集成。在这一阶段,硬件本身就是高科技,可以通过集合全球资源完成。第二阶段是技术集成,也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即我们利用对方的工程经验,来配合自身的技术要求,为企业服务。比如我们在美国设立的研发中心,就是企业的外脑。第三个阶段是信息技术发展后,将可以实现智慧集成。这种集成并不是过去的定点服务,而是有需求的时候,可以利用全世界的知识、智慧为我服务,也就是云智慧的概念。这是最高境界。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从上往下攻关其实是一个解方程降次的过程,通过对光刻机系统不断地分解、降次,来摆脱技术控制,冲破国际壁垒。

《上海国资》:在人才的培育上,企业做了哪些工作?

贺荣明:在高科技领域,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系统工程思维。创新不是凭空而出地造物,而是建立在一套系统思维下的对现有局面的突破。我们的航天工程是非常高级的系统工程,运行得非常成功。所以我们也希望用这样的手法进行人才培育。我们不仅需要掌握思维方法,还开发了一套系统工程的知识库,通过对现有知识的文档化,围绕光刻机产业链上下游进行不断地完善,形成系统。可以说是建立了一套系统光刻机和逻辑光刻机。通过知识库的建设,完成了对技术的传承和积累,让企业在理念上高度依赖人才,在制度上不全部依赖人才。毕竟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对于专业知识的依赖度非常高,而一旦人员流动就会带来专业技术的流失。因此知识技能的文档化,有效解决了人才流动带来的问题。

在攻关中沿途下蛋

《上海国资》:在产品策略上我们如何选择?

贺荣明:我们在攻关最前沿技术的同时丰满两翼,采用沿途下蛋战略。

具体的战术上我们分为三种。第一层是高举高打,即高举国家战略旗帜,攻关国际领先技术。第二层是针对中端技术,称为平拉开战术,通过中端技术产业化获得市场。第三层是超前战术,即伴随客户一起成长。我们要把客户的需求提前一步实现,与客户协同发展。我们的理念是让上海微电子装备成为客户有效竞争力的一部分,而不是设备供应商。只有客户发展了,企业才能发展。我们称之为为客户的深度服务能力。

在这方面,我们的优势在于有强大的改造、定制能力,从底部的零器件就可以改造,而外国企业做不到。因为国外企业实行整个系统分拆外包,集成速度快,但是更改周期长。我们是自己设计系统,把零部件的加工进行外包,而不是系统外包,因此在定制、改造上面反映速度快。我们通过对于技术更深层的把握,来服务和培育客户。

《上海国资》:在专利战略上您也颇有心得。

贺荣明:专利领域是一片无形的知识疆域,这一战场的守卫同样重要。

上微实行专利策略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有时效性的专利,如该项专利2017年到保护期,那么上微就到时间大胆使用,节约研发成本。第二种专利是通过部分自主创新申请自己专利,并回避已有的专利。第三种方式是,如果很难回避,但是其专利布局不完整,对此则采取间隙策略,即找到其专利漏洞,申请这些间隙专利,那么就可以和他们形成专利上的交叉互换。

每个月我们都会对国际国内市场的专利技术进行分析,而所有这些策略的制定,都是基于我们的产品。通过产品的需求,来形成专利需求和专利布局。最终形成的是自上而下的专业网,而不是一个个的简单叠加。

资本Capital

猜你喜欢
光刻机国资专利
镜鉴ASML成长之路
围 观
专利
水运工程(2022年7期)2022-07-29 08:37:38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支部建设(2021年35期)2022-01-15 02:07:24
光刻机打破ASML垄断还要多久?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人大建设(2019年8期)2019-12-27 09:05:20
发明与专利
传感器世界(2019年4期)2019-06-26 09:58:44
沈阳国资国企改革对策建议
辽宁经济(2017年12期)2018-01-19 02:33:56
上海国资:重组与整合
上海国资(2015年8期)2015-12-23 01:47:30
双面光刻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