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金融产品创新关键风险研究

2015-04-07 23:40:09尹露
商场现代化 2015年4期
关键词:风险研究风险管理

摘 要:但对我国的金融业来说,金融产品创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使金融产品创新取得好成绩,就需要金融企业有敏锐的嗅觉,能够识别市场上影响创新业绩的各种风险因素,并对关键因素进行分析,进而采取适当措施来这些风险进行合理的监控和运用。本文从全面管理风险的角度出发,通过系统地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模型。

关键词:风险管理;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研究;关键风险因素

金融产品创新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技术创新、金融理论和市场制度减少或转嫁由利率、汇率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而带来的风险,简而言之就是规避风险。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伴随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互换、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应运而生,而NASDAQ、OTC等金融创新市场的建立,使得信用卡、电子货币、网上银行等金融创新产品频繁出现在人们生活中,增强了金融产品在人们经济生活中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产品的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推动金融业的发展,也可能为我国的金融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分析框架

1.分析框架的重要性。我国金融产品创新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速度较缓慢,并且由于我国政府逐步放松了对金融企业的行政管理,从而引发了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的浪潮。但是由于我国金融业受经济体制的制约,金融改革长期处于滞后的状况,存在企业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不充分以及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因此如何促进我国的金融产品创新,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分析框架,有利于对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特征进行系统性分析,从而达到对风险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的目的。同时通过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分析框架,能对影响金融产品创新业绩的风险因素进行深入讨论,通过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合理假设,进而找出正确的应对办法。此外,还能对关键风险因素之间以及风险因素对风险验证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效果、作用方法作出合理的探索,从而更好地设定出风险调控的最佳实践路线,达到为金融企业的产品创新所面临的风险提供参考依据的目的。

2.分析框架的构建。金融全面风险管理的分析框架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的,即首先提出如今我国金融产品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及风险,再从全面风险管理的视角,提出指导性框架,最后根据框架讨论应对风险的解决措施。

在此模型中可以看出,对金融产品的风险管理创新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即集合风险、风险识别、分险评估和风险监控。从全面风险管理的视角,构建出了一个环境、组织与流程之间相辅相成的组成部分,并作为风险评估的基础,为我国的金融产品创新做出了合理的推论。

二、多关键风险因素的识别

1.信度分析。对我国的金融产品创新中存在的多关键风险因素的问题,需要参考微观经济学中的数学模型。按照微观经济学的观点,金融产品的创新是不会提供一个全新的产品,而只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加工或改变一些特性,进而分解金融产品的风险给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基于这个观点,Van Horne提出一个关于金融产品创新的模型,同时认为金融产品的创新面临着诸多不可预测的风险,因此要通过将金融产品调整为不同特征的组合,分化其应有的风险。通过金融产品的两个显著特征,即收益和流动性,由顾客根据不同的消费者偏好进行投资选择,达到金融产品创新的目的。

2.效度分析。通过一般均衡模型对多关键风险分析进行识别,是从金融创新者的利益最大化为出发进行假设,也就是在考虑保留现金流效用下,使得自己出售的金融创新产品能得到最大效益,将金融创新的动力视为由创新者的利润决定,而忽视了经济变动对金融创新的影响。

3.因素分析。基于金融产品创新的动因理论,将金融产品创新的促进因素归纳为由规避金融管制、减少市场风险、减少交易成本、市场竞争程度、科技进步等,并由Sinkey提出的金融产品创新模型,指出这些因素都是相互影响的。提出模型为:

金融产品创新=TRICK+理性的自利

其中TRICK由技术、监管调整、利率风险、消费者和资本组成,并且该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基于该理论研发出新的整体创新模型,代表性创新模型主要包括下图所示三种。

三、对风险因素的分类讨论

1.产品的特性。风险能够给投资者带来预期的收益,但也有可能给投资者带来意外的损失,它是由潜在损失、潜在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以及潜在损失发生的概率组成的。其可分为技术创新风险、金融风险、金融产品创新风险,但都具有以下产品特征:客观性,风险是由客观存在的风险因素构成,存在于金融产品的每个角落,切不受人为控制;危险性,风险可能将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且这种损失是不可预计的;可测性,风险可以通过对之前的资料、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风险发生可能;相关性,风险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同一行为主体可能带来不一样的经济后果;变化性,风险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开发过程。由于技术创新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在开始之前,应首先对所处的环境有一个具体的分析和了解。要想减少技术创新的风险性,应至少包含三个主体,即技术创新主体、技术创新的客体以及技术创新的研究过程,通过培养一批高技术人才,加强其创新能力和创新欲望,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说“不创新,就死亡”。为此,首先应充分发挥市场规律的作用,保证技术创新的主体。其次通过选好创新的项目以及创新的手段,减少在创新过程中失误和浪费,进而达到节约资源和节约时间的目的。最后通过创新新产品的商业活动、管理、制造、设计,提高金融创新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3.营销支持。高品质的产品不一定就意味着有高的经济收益。在如今计算机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下,人们的生活也演变为快节奏,“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箴言已经早不适用了,任何产品都需要一个精美的包装和商业营销。未来是电商和微商的经济时代,因此金融创新产品也需要得到大力的宣传。金融企业加大宣传力度,需要对来往进行投资理财的客户进行产品宣传,同时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搞一些促销活动或者适用活动,让顾客的好处落到实处。最后工作人员要树立“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微笑服务,尽力解决顾客的难题疑问。

4.组织环境。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只有发挥团队的作用,才能将金融产品的创新工作做好,21世纪不再是一个仅凭自己努力就能取得成功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生活就必须懂得“借力”。此外保持一个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工作环境能促进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产品创新所面临的风险既包括外部风险也包括内部风险,内部风险为操作风险、策略风险、交易风险等,因此搞好组织环境就是从内部降低了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

5.风险管理的流程。风险管理的流程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金融创新产品加强监测,对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并通过对存在的风险情况、风险问题进行有效分析,进而提出合理、准确的解决办法和措施,达到减少损失,降低风险的目的。监测包括对创新主体的监测与控制,也包括对创新客体以及创新过程的监测。其目的是为了使创新工作符合我国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让创新主体的利益最大化,进而带动顾客的利益最大化,达到双赢的局面。

四、关键风险因素的风险调控分析

1.创新绩效与创新风险。金融产品创新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而这种风险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商业、技术、交易等风险,以及高级管理部门的效率。此外新产品的目标市场规模太小或没有发展潜力会导致达不到预期的创新绩效,而且如果公司的营销网络和客户资源不足也会导致达不到预期的创新绩效。总的来说创新风险制约着创新业绩的发展。

2.风险管理方法的风险调控。要对风险管理的方法做好风险调控,首先应做好项目组风险管理的风险调控。企业的风险管理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因此在做风险调控时也应该加强内部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其次还需要做好风险规划的风险调控,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经济损失进行合理的预测估计。同时还应做好风险识别的风险调控,要对创新风险的隐匿性、复杂性和多变性有着准确的把握。最后做好风险应对的风险调控,要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规避风险。

3.人力资源的风险调控。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要做好技术专家和理解市场、客户的专业人才以及员工与客户培训等三个风险变量的工作。在金融创新产品的各个环节安排具有专业知识的创新人才,这样才有利于企业实现创新产品的发展策略。

4.项目管理的风险调控。进行项目管理的风险控制主要是需要处理好项目组的组织管理、资源配置、激励办法、跨部门合作以及管理层等5个风险变量的关系。运用全面、成熟的新产品开发过程有益于产品创新的实现,协调好内部关系,设计好组织活动,努力实现新产品的创新。

5.营销方法的风险调控。这主要是针对产品优势和营销手段2个风险变量。在此环节可以努力发挥创新产品的优势,以其特有的质量、收益和风险吸引消费者。同时通过加强对该产品的宣传力度,增强其与同类金融产品的竞争力,达到降低损失的目的。

6.营销网络的风险调控。该部分是对营销网络和客户资源、客户服务网2个风险变量的分析。通过发挥网络营销和微商的力量,树立创新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声誉,从而达到积累客户资源的目的。企业员工在与客户的交流过程中,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带给客户切身体验,用以增强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结束语

金融业改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如今金融产品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以及创新金融产品的关键风险管理模型,为我国的金融业改革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符浩东.构建风险应急机制稳健推进金融创新——次级贷危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启示[J].证券市场导报,2008.

[2]雍灏,陈劲,郑才林等.金融产品创新绩效之风险作用路径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

[3]金舸.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研究[J].商情,2012.

[4]魏章友.常德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

[5]黄林坤.关于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内控管理的研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4.

[6]杨小玲.我国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海南金融,2013.

作者简介:尹露(1993- ),女,汉族,湖南省邵阳市,学生,本科,湘潭大学,金融

猜你喜欢
风险研究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 01:22:28
我国国际金融市场贸易的发展研究
商情(2016年49期)2017-03-01 17:08:22
大学生P2P网络借贷风险研究及其管理对策
事业单位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与控制
中国市场(2016年18期)2016-06-07 05:30:40
互联网金融P2P网贷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
商场现代化(2016年6期)2016-04-21 17:53:17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研究
商场现代化(2015年9期)2015-05-29 15:59:34
本地化科技翻译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