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利,刘明太 ,张洪波
(1.滨州市海河管理局,山东 滨州 256600;2.滨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滨州 256600)
滨州市彩虹湖、太阳湖是滨州市市中心的2个景观湖,通过连通管涵相连。两湖水面面积26万m2,平均蓄水深度3.0 m,平均蓄水量80万m3。两湖建成运行多年来一直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也为湖岸周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两湖湖水不能流动,湖周边雨污混流,部分生活污水通过雨水管排入湖内,污染水体,造成水体变色变味。为改善两湖水质,市政府决定从张肖堂东干渠引黄河水入两湖,通过周期性更换水体,改变两湖水质,还市民一个洁净的工作、生活环境。引水工程从张肖堂干渠建引水闸,通过埋设地下管道引水至太阳湖,全长11.34 km,该引水管线穿越长江二路、长江三路、阳光南路和环湖路4条城区交通道路,以及道路两侧的污水管道、雨水管线等线路,道路平均宽度55 m左右,共计220 m。为不影响交通且保护公路不被破坏,穿路段管道通过顶管技术,完成引水管线穿4条道路的敷设,顶管工程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施工队伍承建。
手掘式顶管施工主要设备是千斤顶。利用主顶千斤顶及管道中继千斤顶的推力,将管道从工作坑穿过土层一直推到接受坑,同时将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的管道埋设在两坑之间。两湖引水管线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上,土壤主要为沙壤土。彩虹湖、太阳湖引水流量为1.5 m3/s,采用直径为1 200 mm管道引水。考虑到跨越的3条公路宽度适中(50 m<B<100 m),但是路面至管顶的埋设厚度偏低,其中长江三路进口段靠近工作坑附近的埋设厚度仅有1.8 m,刚刚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厚度1.5D。为增加路面安全性,减少顶进时的摩阻力,从技术、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该工程顶管采用开敞式手掘式人工顶钢管方案,即用人工开挖土层、外运土石方,钢管采用内径1 200 mm,壁厚12 mm,单根长度12 m的防腐成型钢管。
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顶管机分为敞开式顶管掘进机和封闭式顶管掘进机两大类。本工程采用敞开式人工顶管,即手掘式。主要施工设备及机具包括:千斤顶、顶铁、后靠背、导轨、工具管、顶管管节及开挖、运输土石方设备机具。本工程主要设备是DYG400-200型电动液压千斤顶2台,顶铁及靠背1套,导轨采用轻型钢轨制作,固定小型吊车1部,配套辅助设备若干。由于本工程采用的管道为壁厚12 mm的钢管,该钢管头部有一圈8 mm宽刃口,所以没有配备头部设刃口的工具管,直接采用输水管道顶进。
降水后开挖工作井和接收井。本工程采用管井降水,在工作井、接收井周边埋设4眼D500管井,埋深16 m,开挖前5 d开始降水。待降水到一定深度后开始开挖工作井和接收井。工作井为浅槽式工作坑,平面尺寸为15 m×2.5 m,深度根据管底和地面高程确定为2.2 m,接收井平面尺寸为5 m×2 m。工作井完成后,设置后靠背,安装千斤顶和导轨。本工程以工作井井壁作支撑,采用1.5 m×2 m的钢板(厚20 mm)做后靠背。安装固定好靠背后,安装千斤顶和导轨。
各项准备工作就绪,检查工作状态正常后,即可开始开挖和顶进。首先将钢管下到导轨上,就位以后,装好顶铁,校测管中心和管底标高以便符合设计要求,即可进行管前端挖土。管前挖土是保证顶进质量及地上构筑物安全的关键,管前挖土的方向和开挖形状,直接影响顶进管位的准确性,因此管前周围挖土应严格控制。本工程要求管前挖土限制在以钢管轴线为中心,半径500 mm以内,周边余土通过顶管时钢管推进的剪切力破除。开挖土层工作面采用人工利用镐、锹以及冲击锤等手工的方法,破碎下来的泥土通过手推车输送到坑外,再用安装在平台上的固定吊车吊到地面平台,运至坑外。
钢管前端土挖好一定长度后,安装好顶铁、挤牢,启动油泵,开启千斤顶,活塞伸出一个工作行程,将管子推向一定距离;停止油泵,活塞缩回,添加顶铁,挤牢,重复上述操作,直至需要安装下一节管子为止。每一节顶进后,采用焊接方法把2根钢管连接,外包热缩套(一种防腐保护层,通过热熔直接包裹在焊口上)。在钢管顶进过程中,随时测量顶进方向和高程,确保管道不偏离设计轴线。
顶进时应按照“先挖后顶,随挖随顶”的原则,挖土程序按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严防正面坍塌。开始人工挖土前,应先将顶管掘进机的刃口部分切入周边土体中,管道刃口接触或切入土层后,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顶管掘进机迎面的超挖量应根据土质条件确定;在允许超挖的稳定土层中正常顶进时,管下部135°范围内不得超挖;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15 mm。必要时可辅以降水或注浆加固等施工措施,以保证土体的稳定。安装顶铁应平顺,无歪斜扭曲现象,每次回收活塞加放顶铁时,应换用可能安放的最长顶铁,使连接的顶铁数目为最少。顶进过程中,发现管前土方坍塌或油泵压力表指针骤然增大等情况,应立即停止顶进,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继续顶进。
顶管掘进机开始顶进5~10 m的范围内,允许偏差应为:轴线位置3 mm,高程0~3 mm。当超过允许偏差时,应采取措施纠正。顶进时,每顶进一定距离即测量一次,第一节管子测量间距应缩短。顶进过程中发现管位偏差10 mm左右时即应进行校正。校正时,每顶进一镐即测量一次,应使管子逐渐复位,不得猛纠硬调。
顶管过程中,因开挖正面土体松驰、纠偏对管道周围空隙填充不足、管道与土层摩擦等原因均会引起地面沉降,因此,施工时必须设置沉降观测点,加强沉降观测。如果沉降超过规范规定范围,应该采取灌浆等有效措施,防止沉降继续增大。
管道连接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不能存在质量隐患。施工现场要对每一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确保顶管工程整体质量。
手掘式顶管施工是一种经济、快速而有效的非开挖施工方法,该技术不开挖地面,不破坏地面建筑物,不破坏环境,施工不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省时、高效、安全,能够保证质量,且综合造价低。通过该施工技术,解决了滨州市“两湖”水污染问题,且在管线施工中彻底避免了对道路的破坏,同时由于不用迁占和拆迁,节约了一大笔征地拆迁费用,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