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县创新建设蚕桑家庭农场

2015-04-04 04:54:08邓远会
四川蚕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宁南县蚕农蚕业

邓远会

(四川省宁南县南丝路集团公司, 四川 宁南 615400)

宁南县创新建设蚕桑家庭农场

邓远会

(四川省宁南县南丝路集团公司, 四川 宁南 615400)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推动蚕桑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宁南县从当地实际出发鼓励支持蚕桑家庭农场的发展,在土地流转、集约经营、科学养殖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蚕桑 家庭农场 建设 探索

位于四川省西南部,金沙江畔的宁南县,是典型的农业县,这里气候宜人,光热资源丰富,被蚕桑专家誉为“发展蚕桑不可多得的一块宝地”。多年来,宁南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充分激发农村和农民自身活力,全力推进蚕业富民工程建设,将蚕桑产业发展成为了全县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特别是近年来,宁南县以发展规模化、集约化蚕业生产模式为切入点,积极探索现代蚕桑家庭农场经营模式,配套技术和政策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蚕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有力带动了产业发展和蚕农增收。

1 宁南县蚕桑家庭农场发展情况

宁南县于2012年开始探索蚕业资源整合、集约化、规模化养蚕模式。2013年,在全县25个蚕业生产乡镇推行以蚕桑家庭农场为主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蚕业生产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桑园承包、蚕业资源整合等方式,鼓励蚕农开展规模化、集约化养蚕,大力培育养蚕大户和养蚕专业户,逐步实现蚕业生产从零星散户饲养向规模化和工厂化饲养转变,推广合作社、联户经营、家庭农场等集中养蚕模式,成功建设了一批现代蚕桑家庭农场和蚕桑专业合作社,培育了以张庆福、杨家云、邱成强等为代表的蚕桑家庭农场主。目前,全县已培育蚕桑家庭农场680余户(其中,通过工商注册成功345户),整合桑园面积3.6万亩(2400 hm2),并组建蚕桑专业合作社50家,专业合作联社1家,带动农户养蚕增收5400余万元。

2 发展蚕桑家庭农场面临的问题

2.1 土地流转不规范

土地流转是家庭农场发展的关键,家庭农场能否存续下去,土地流转制度至为关键,要求相对稳定。如果一个家庭农场每年经营的土地规模变动太大,家庭农场主就难有专心经营的积极性,而家庭农场主也不会在短期承租的土地上做长期的投资,这对于农业生产也是不利的。具体表现为:部分外出务工、饲养水平低下,桑园闲置的蚕农在桑园有偿流转中漫天要价,挫伤大户组建家庭农场的积极性。部分农户在互换互利解决桑园零碎化问题上认识不到位,持权要挟提不合理要求,使得桑园集中化推进程度不高。

2.2 融资难、扶持力度不够

国家、省、州针对蚕业产业的项目较少,相关扶持资金量不大,蚕业生产投入不能满足发展现代蚕业的需要,家庭农场厂房修建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仅靠农户自筹、地方政府、企业反哺蚕业推动现代化、科技化发展难度较大,亟待国家、省、州相关资金扶持发展,建立高效蚕业。

2.3 蚕业劳动力日趋紧张

蚕桑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传统农业,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持续增多,农村日渐空心化,而随着蚕桑家庭农场的良好发展,蚕业主产区劳力问题已成为制约现代蚕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随之出现的劳动力水平下降、蚕业科技饲养水平偏低、现代栽桑养蚕技术推广缓慢、成片桑园抛荒闲置、蚕农不能量桑订种等现象日益显现,家庭农场科学化饲养水平面临巨大挑战。

2.4 蚕业设施相对不足

随着退蔗进桑栽种的成片“6215”桑园进入旺桑期,家庭农场饲养量不断增加,蚕房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而现有的农业生产用房建设政策根本无法满足当前蚕业生产,尤其是在河谷地区海拔900 m以内的蚕业主产区,因涉及白鹤滩电站搬迁已停批停建,在现有蚕房接近饱和的前提下继续扩大饲养规模难度较大,亟待新建一批标准化饲养工厂缓解蚕房压力;省力蚕台、蚕具、切桑机、省力枝剪有待大力推广,借助外力促内因,有效提高家庭农场蚕业科学内涵。

3 发展蚕桑家庭农场的对策建议

蚕桑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蚕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成为蚕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宁南县委、县政府将继续借力中央一号文件,深入推进蚕业优质示范区、现代蚕业家庭农场建设和发展,打造国际桑蚕茧丝绸发展示范基地。

3.1 完善扶持保障体系,促进措施实效化

建立土地流转保障制度,确保家庭农场有土地进行生产和经营,又保证流出土地的家庭有相对固定的收入。针对蚕农融资难的问题,争取各级对家庭农场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完善桑渠、桑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优质桑园。帮助蚕桑家庭农场主建设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集中式蚕房”。同时,对家庭农场在税收、法律、金融、市场、教育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农业保险、企业扶持的方式维护家庭农场的利益。

3.2 借力政策有效规范资源流转

深入实施桑园流转制度改革,建立县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出台《宜桑区抛荒闲置桑园有偿流转实施方案》,依法依规对劳动力低下、外出务工、劳力退化农户闲置桑园采取委托管理、公开拍卖等方式进行有偿流转,有效杜绝桑园抛荒闲置;制定出台《宜桑区桑园零碎化管理办法》,以乡(镇)、村为管理主体,村民小组为单位,蚕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鼓励和协调蚕农主动探索通过互换互利解决桑园零碎化问题,有效降低蚕业生产运输和采摘成本,为组建工厂化饲养提供桑源优势。

3.3 积极探索整合资源推进家庭联合农场建设

针对家庭农场工厂化蚕房建设投资巨大,单靠政府、企业帮扶、单户蚕农自筹建设投资难度较大的问题,积极组织协调桑园相邻、居住相近的两户及以上农户整合财力、物力组建家庭联合农场,共同管理、共同受益,保证工厂利用高效、科学,探索现代蚕业发展新模式;针对部分蚕房紧缺但目前无力组建农场的蚕农,积极发挥专业合作社作用,采取租用厂房闲置蚕台的方式对厂房使用权进行短期“有偿流转”,确保蚕业资源利用最大化。

3.4 搞好蚕桑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

积极发挥乡(镇)、村、组和蚕业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协调作用,有效组织蚕业生产集中期外聘人员助力家庭农场生产,形成家庭养蚕能手饲养——外聘人员供桑的蚕业生产模式,通过分工合作提高蚕业生产质量;采取“计量式”、“包干式”等激励性采桑模式,鼓励外聘人员多劳多得,提高生产积极性,提升养蚕效益。

3.5 产品全收购增加蚕桑家庭农场收入

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推进蚕桑全产业链开发,组织收购蚕桑家庭农场出产的桑叶、桑椹、蚕沙、桑枝条、蚕茧,生产桑叶茶、凉茶饮品、桑椹酒、茧丝绸、蚕沙枕等产品,实现蚕桑多元化开发,达到蚕农一业致富,多极增收的目的。

2015-03-08

邓远会(1981-),女,大学,助理农艺师,从事蚕业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宁南县蚕农蚕业
无人机替代蚕农“走山移蚕”
军事文摘(2024年2期)2024-01-10 01:58:32
宁南县正秋蚕期饲养雄蚕品种“秋华×平30”调查
四川蚕业(2022年1期)2022-06-06 02:03:58
宁南县2021年晚秋季人工饲料养蚕试验初报
四川蚕业(2022年1期)2022-06-06 02:03:46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2021年4期)2021-03-08 03:00:00
宁南县桑螟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措施
四川蚕业(2021年3期)2021-02-12 02:38:50
《四川蚕业》稿约
四川蚕业(2020年2期)2020-07-10 03:14:48
宁南县蚕桑生产技术措施落实情况调研
四川蚕业(2020年2期)2020-07-10 03:14:38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2020年4期)2020-02-10 06:14:50
《四川蚕业》2021年征订启事
四川蚕业(2020年4期)2020-02-10 06:14:38
躲雨
派出所工作(2019年5期)2019-09-10 07: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