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亦农
何谓学究本源?学究本源是指做学问当追本溯源,有本有源。“本”是根本,“源”指源头。本源者,事物产生之根源也。天下万事万物皆有本源,学问亦然。
学问本源于何处?有人说本源于六经语孟,有人说本源于宗教经典,有人说本源于马列毛邓。很多学问的确要溯源于六经语孟、宗教经典、马列毛邓,但六经语孟、宗教经典、马列毛邓皆本源于实践。实践的伟力是无穷的,它创造财富,它练就才干,它产生真知。因此,实践才是学问的最终本源。
为什么要学究本源?因为个体生命有限,人类实践要有承继性。实践有自我之实践和他者之实践,他者实践产生的真知不必重复求索,必须继承之;实践有当下之实践和历史之实践,历史之实践产生的真知不必重复求索,必须继承之。
如何学究本源?原则有二:当学行结合,学则循迹圣哲,品读原典(他者实践和历史之实践产生的真知),行则笃躬践履,覃思熟虑;当追究大本大源,伟大的实践常表现为大公去私,利于民族、国家、社会、人类。就目今而言,应依循中华传统学术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大本大源之脉络,运用其立场、观点、方法于当下的实践,才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学究本源旨在经世致用。所谓经世致用,就是强调将学术研究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它要求直面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以求国治民安。
经世致用之学要求学术反虚就实,这种以实用为宗的学风要求学者既要在中外传统经典里汲取养分,更应体悟古今贤哲社会践履中的境界与追求——务当世之务,康济时艰;注重调查研究,反对脱离实际;勇于任事,不务空谈;崇尚独立思考,致力于创新;不偏究一隅,研究范围广大;围绕实践问题,探求解决方案。
“经世致用”是中华传统学术的精髓,也是现代中国主流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内核。它们都重视把学习所得的学识,付诸实践,贡献于社会。
总之,中华传统学术和现代学术都强调学术与治术的统一,认为大经济从大学问中来。因此,一个呱呱坠地的自然人在成长为社会人的问学程途中,非穷究本源难为大器,也唯有器成远大,才能经纬万方。
(作者单位:湖南都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