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卫生服务中心(300270)刘寿焕
黄褐斑属于中医的“肝斑”,俗称“蝴蝶斑”,是常见获得性色素障碍性皮肤病。黄褐斑的发病可能与内分泌失调、遗传、药物、化妆品使用、紫外线照射、氧自由基及局部微生态病变等因素有关,皮肤组织学特征为表皮中黑素和色素小体均增加,黑素细胞活性增强[1]。
1.1 临床资料 97例均为我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女性,其中黄褐斑1~3年的47例,3~10年的40例,10年以上的10例。
1.2 诊断标准 依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黄褐斑和白癜风的诊疗标准》2010版[2]拟定治疗标准:①皮损表现为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片,通常对称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②女性多发,主要在青春期后。③病情有一定的季节性,常冬轻夏重。④排除炎症后色素沉着、颧部褐青色痣、Riehl黑变病、色素性扁平苔癣等皮肤病。
1.3 治疗方法
1.3.1 自拟补肾疏肝汤内服治疗 运用疏肝理气、滋阴补肾的方法。方药:生地20g、山茱萸20g、丹皮15g、牛膝20g、菟丝子15g,柴胡15g、香附20g、当归20g。伴有脾气虚弱,气血亏虚的加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5g、云苓15g、阿胶(氧化)10g;伴有湿热内蕴的加黄柏15g、苍术15g、薏苡仁30g;伴有气滞血瘀明显者加鸡血藤30g、赤芍15g、丹参20g,每日一剂,早晚分两次服用,经期停服,15天为一个疗程, 服用三个疗程观察疗效。
1.3.2 中药外敷治疗 用白芷40g、云苓40g、桃仁30g,共研粉末,50g菟丝子煎汤滤出液体100ml,与粉末混合调匀,做成面膜,隔日一次外敷脸部,经期可继续使用,15天为一个疗程。使用三个疗程观察疗效。
患者在治疗期间尽量减少外出,以减少紫外线的照射,尽量减少化妆品的使用,并保持心情愉快,减少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保证睡眠的时间和质量。
1.4 疗效评定 依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黄褐斑和白癜风的诊疗标准》2010版[2]制定疗效评定。基本治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大于90%,颜色基本消失。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大于60%,颜色明显变淡。好转: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大于30%,颜色变淡。无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小于30%,颜色变化不明显。
基本治愈46例,显效39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9%。
近十年来,中青年女性患黄褐斑较为常见。此病有一定季节性,夏重冬轻,而且病程较长。西医近几年对黄褐斑病因及其在内分泌紊乱、皮肤微生态失调和自由基损伤方面的机理研究较多。总结黄褐斑发病原因包括两方面:①外因:紫外线损害、大气污染、皮肤老化、使用劣质化妆品、青春期的遗留痕迹。②内因:荷尔蒙失调、精神压力大或紧张、肝肾机能弱、贫血、某些内科妇科疾病均可导致黄褐斑的产生。祖国医学认为,色斑的形成和人体五脏相关。身体某部位的健康出现问题或体内的平衡被打破都会有内而外的表现出来,黄褐斑的发生是机体全身性疾病的一个局部反应,主要原因是阴阳、气血、经络、脏腑失调而导致。《诸病源候论》说“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夫血之行俱荣表里,人或痰饮渍脏,或腠理受风,致气血不和,或涩或浊不能荣于皮肤,故发生黑。”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复杂而非单一,它与肝、脾、肾功能失调、情志失调、阴阳失衡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气滞血瘀,气血精不能上荣于面有很大关系,属于多因素疾病。女性到中年以后,由于肾气渐衰,阴血日耗,虚不能华面,面络瘀滞;加之精神压力加大而导致情绪激动或抑郁,肝属木,藏血而主疏泄,肝喜条达恶抑郁,若情志不遂,肝失条达,导致气机郁滞,脉络失和,气滞血瘀血不能上荣于颜面,均可导致中年女性发生黄褐斑。笔者认为,无论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多么复杂,其根本在于肾精亏虚、肝气不舒,故以疏肝理气、滋阴补肾为主要治则,再根据具体的辩证论治随症加减,配合中药外敷,都会取得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