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 涛,姚 芳
(南昌市第三医院眼科,南昌 330009)
改良式泪道加压冲洗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
鄢 涛,姚 芳
(南昌市第三医院眼科,南昌 330009)
目的 探讨改良式泪道加压冲洗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87例(91眼)新生儿泪囊炎采用改良式泪道加压冲洗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91眼中治愈83眼,治愈率91.21%;8眼泪道冲洗不通后改行泪道探通术。结论 改良式泪道加压冲洗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简单可行,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规范的操作能有效提高疗效,避免并发症。
新生儿泪囊炎; 改良泪道加压冲洗; 疗效
新生儿泪囊炎,又称先天性泪囊炎,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眼病,发病率在足月新生儿中约占6%[1]。大部分是由于鼻泪管下端开Hasner膜或管腔被上皮细胞残屑阻塞引起,极少数为鼻部畸形,由鼻泪管骨性管腔狭窄引起,因泪液或泪囊分泌物无法排出,微生物得以在盲道内积聚和繁殖遂形成泪囊炎[2]。其主要症状为新生儿出生后,患眼出现溢泪、分泌物增多;其中一部分患儿在出生后症状改善而自愈。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其中泪道探通术是临床常用的一种,但其具有损伤性,易引起假道、出血等并发症。笔者采用改良式泪道加压冲洗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南昌市第三医院收治87例(共91眼)新生儿泪囊炎,男49例,女38例;右眼47例,左眼44例;单眼83例,双眼4例。初诊年龄3周至12个月,平均4.2个月。所有患儿接受改良式泪道加压冲洗前均进行泪囊区按摩1个月且症状无缓解。
1.2 治疗方法
用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滴于患眼结膜囊内,每5 min 1次,连续2次。患儿取仰卧位,用治疗单包裹患儿躯干及四肢,助手用双手置于患儿两侧耳前固定头部。助手以泪点扩张器阻塞上泪点,术者以装有0.9%氯化钠注射液的5 mL注射器配以特制的钝性弯针,由下泪点垂直进入1~2 mm,再将弯针转向水平进针3~4 mm,然后加压注入冲洗液,观察冲洗是否通畅,患儿有无吞咽动作。术后嘱家长回家滴用抗生素眼液后行泪囊区按摩,并观察疗效。如果2周内症状缓解不明显或无改善,再进行1次改良式泪道加压冲洗,如仍然无效转行泪道探通术。
87例新生儿泪囊炎共91眼治愈83眼,治愈率91.21%。其中经一次改良式泪道加压冲洗成功75眼,占82.42%;经二次改良式泪道加压冲洗成功8眼,占8.79%;无效8眼,占8.79%。
鼻泪管在胚胎6周时开始发育,胚胎3~4个月时泪小管开始形成,泪囊在胚胎中期或6个月以后形成,鼻泪管最迟完成发育,开始时是数个独立的小管,在胚胎6~7个月时开始连接起来,形成管道。但鼻泪管下端向鼻腔部的开口有相当一部分出生时仍未发育完全,黏膜瓣部分或全部遮盖鼻泪管下端开口是其主要原因[3]。新生儿泪囊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眼部发育,威胁眼球的安全及视力的提高[4]。目前国内外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方法很多,以按摩泪囊区、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3种为主,其中泪道探通为主要选用的治疗方式,因新生儿泪点小,泪道狭窄,与成人结构存在一定差异,眼部组织结构娇嫩,且操作中不配合,泪道探通术中极易造成泪小点撕裂、假道、泪道损伤出血、泪道损伤处术后瘢痕加重泪道阻塞等并发症;并发症会影响新生儿的发育、眼球安全及其生活质量。
改良式泪道冲洗即在用泪道扩张器封闭上泪点的基础上行常规的泪道加压冲洗。常规的泪道冲洗时由于鼻泪管阻塞,冲洗液由下泪道注入后会经上泪点返流;改良式泪道冲洗术则用泪点扩张器封闭上泪点,使下泪点加压注入的冲洗液以较大冲击力冲破鼻泪管末端的阻塞。此术式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几乎不对新生儿眼部结构产生任何损伤。与泪道探通相比,操作时间短,对器械要求低,减少了出血、假道形成和泪道再损伤发生的可能性,减轻了患儿不必要的痛苦。本研究结果显示,改良式泪道冲洗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治愈率高达91.21%。
从对新生儿泪囊炎进行改良式泪道加压冲洗治疗中,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1)术前与患儿家长沟通,术前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信任和配合,可稳定家长情绪,利于患儿治疗,又可融洽医患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2)操作中有效固定好患儿可以避免不必要损伤;3)操作人员应了解新生儿的泪器解剖结构,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操作技能训练,操作时一定要做到轻、稳和准,避免不必要的损伤;4)操作前患儿应禁食禁饮,防止术中呕吐,发生吸入性肺炎或窒息,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口唇色泽变化,注入冲洗液时要缓慢平稳,防止呛咳、窒息等;5)本组8例治疗无效患儿年龄均大于6个月,病程超过3个月以上,故笔者认为该方法对年龄3~9个月且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患儿治疗效果最佳。年龄小于3个月的患儿泪小点和泪小管发育不完全,操作时易造成泪道的损伤;患儿年龄过大或病程过长,阻塞的残膜会机化增厚,长期炎症刺激会使得泪道出现狭窄,从而增加手术难度及再次手术的概率。随着年龄的增大,手术操作中患儿不易固定,容易导致不必要的术中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采用改良式泪道加压冲洗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具有安全、并发症少、疗效高等优点。
[1] 杨丽萍,程莹莹,张丽学.新生儿泪囊炎个体化治疗的体会[J].国际眼科杂志,2009,9(12):1631.
[2] 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47.
[3] 闫利峰,徐秀娟,周瑾,等.新生儿泪囊炎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2,33(4):541-543.
[4] 苏萍,刘士梅.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药,2011,23(8):2047-2048.
(责任编辑:况荣华)
2014-09-11
R777.2+3
A
1009-8194(2015)03-0072-02
10.13764/j.cnki.lcsy.2015.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