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妞妞 罗婵娟 舒秋贵
摘要:新课程改革施行以来,掌握学习教学法的理念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同时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值得我们应用和学习。
关键词:掌握学习教学法;新课程改革;地理
掌握主义教学法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在分析、总结一系列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实验研究,形成了掌握学习理论。
所谓的“掌握学习”,是指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辅以定期和及时的反馈、校正环节,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并对个别学生进行帮助,在学生掌握一个单元学习内容后,再进行下一阶段或单元的学习,从而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1]。
一、在教学中应用掌握学习教学法应当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研究发现只要提供给学生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学习条件,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找到帮助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方法,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在地理教学过程当中,就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新课程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等,设置适当的地理课堂学习目标、使用适合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建立大部分学生都能学好的信心,使学生基本都能达到掌握水平。
(2)教师要按照学科的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设置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学习目标。设计掌握学习的计划和目标,教师应当全面考虑到如何使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主动而有效地进行学习。
(3)在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单元学习结果进行形成性测验,并对测验结果及时进行分析,以便在第一时间获得学生对单元知识掌握情况的信息。对于学生感到特别困难的内容,或者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掌握的学习内容,进行矫正,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
二、掌握学习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1案例一:教学目标的制订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将地理学科的课程目标从三个维度进行了表述,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对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的标准进行了阐述[2]。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掌握学习教学法时,可以依据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设置具体的地理课堂掌握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形成性测验”或“诊断性测验”,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行科学的分析,对于没有达到掌握标准的学生,可以由学生自己对没有达到掌握水平的内容进行再学习。也可由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进行帮助,如果还没有达到掌握标准,可由教师对其进行专门的补课,直到达到掌握水平为止。学习目标的制订必须具体明确。
2案例二:掌握学习教学法的运用
我们知道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将课程划分为五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时间也不尽相同。我们可以根据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安排好互相衔接的材料。每个单元都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设置出具体的掌握学习目标,把将要学习的内容制订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并对目标进行细分。然后依据单元学习目标,以班级教学的形式进行授课,在完成单元教学之后,进行形成性测验。如:在完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的第一单元《行星地球》的教学后,教师可设计第一单元的达标测试卷,对学生进行形成性测验。达标测试卷可设计两套,两套试卷的题目可以相似,但不是简单重复。让学生先做第一套,试卷批改后对学生未达到掌握水平的内容进行补充学习。然后再做第二套试卷,第二套试卷只要求学生做第一套试卷中错误的相关内容的题目。做正确的,计入总分,达到80%以上的为掌握,则可进入下一单元更高一级的学习。将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1)的五个单元全部进行掌握学习后,进行终结性测验,试题要覆盖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1)所有的学习目标。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由通过的每个单元的测试成绩和终结性测验的成绩来确定。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实施地理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对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只要我们在地理教育工作当中努力奋斗,加之以正确适当地运用地理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够把掌握学习教学法有机地融汇到地理学科的教学之中,促进地理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