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媛颖(宁波天衡检测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048)
生产某可发性聚苯乙烯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徐媛颖(宁波天衡检测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048)
通过对可发性聚苯乙烯的生产企业发生的职业病现状进行有效的分析,可以得出其职业病的危害程度以及相关的评价标准,进而可以得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办法。并通过对职业卫生学相关的健康检查等方面等进行评价,进而对其生产过程中相应的职业病需要进行有效的防治方法的研究。
职业病;企业;防治
EPS引起具有优越的保温隔热特性被广泛的用于建筑保温隔热材料中,其具有低导热系数和较强的防水效果等众多优点。因而其材料被广泛的进行了大范围的生产,但其在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的危害程度却是没办法避免的,对其进行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职业病防治评价的依据
其职业病的评价依据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评价技术导则》《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相关的规范依据进行评定。并对行业中相关的的特殊防范方法进行依据执行[1]。
1.2 职业病评价范围及内容
本次评价范围仅限于EPS制造主厂区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相关的危害因素和防护问题,需要其生产配套相关的用电设备和污水处理设备等方面进行有效的防护,而对职工生活区域和行政办公区域等进行有关职业病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评价范围划分。在评价内容上需要对其选择地点的整体布局合理性以及其建筑卫生学等相关特点进行效果评定,并对个人在生产过程中用于职业病防护的用品等进行落实检查得等。
1.3 评价方法和程序
在评价的方法中需要进行检查表的填写以及现场调查,同时对工作场所涉及到的职业病危害进行有效的判定和因素监测,并要对全体工作人员身体进行必要的检查,并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评价技术导则》的相关程序进行[2]。
2.1 选址的效果评价
首先需要把项目的选择地点定位厂址相对独立,周围一公里内没有居民区等人口密集区域,并符合国家相关的工业企业卫生标准要求。
2.2 设计、施工、运行三方面评价
在整体的设计分析阶段,需要对职业病的相关危害有准确的认识,并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其职业病危害的评价报告书中对其职业病的防治方法进行有效的研究,并根据其建议特出整体防治工作的设计保障。并把对职业病的防治办法设计交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卫生审查,并需要在职业病防护过程中按照国家对职业卫生相关法律的要求进行执行,在设计和施工以及运行三个阶段进行效果的保障,进而可以对其三方面进行效果的评价。
2.3 总体布局评价方法
厂区需要平坡式竖向进行布置,并在其生产区域进行有关的风向和风率的布置,需要对其厂区进行空压机布置,同时需要考虑应急救援设施以及相关的通道等设计,使得这些功能分区可以有效性符合职业卫生的相关要求。
目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是按照EPS工艺技术要求,对其采用的TCP悬浮聚合工艺进行有效性判定的。其整体的工艺氛围聚合反应和罐气、分离、干燥等生产工艺过程需要涉及到变压站、污水处理等环节。这些环节都需要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上进行考量分析。
苯乙烯、戊烷等原料的在卸载以及储存过程中,同时字液态苯乙烯、二甲苯、盐酸等在卸载站卸车过程中,都需要通过泵输送至相应的储罐,进而保障管路输送到相应的生产工段中,使得相关的固体原料可以经过机械运输以及人工运输,可以放入到原料仓库中,使得各生产工段获得有效的工序保障,进而在正常生产情况下,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职业病危害。这些危害的因素都是来自于这些储运过程中的物料,在储运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泄露等可能,都会对相关的接触人员的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
在生产过程中的单体混合的配制方面,需要将苯乙烯从相应的储罐经过进料泵。并通过经流量计计量后开始进入反应釜中,在进入后开始由移动式称预先称重的晶粒调节剂进行人工的加入,使得反应釜一个相对多种物质混恶化的弹体混合物,其物质生产阻燃级可发性聚苯乙烯,并同时具有人工加入计量中重量的阻燃剂,并按照工序要求规定,使得产生苯乙烯和六溴环十二烷以及聚乙烯蜡等产生的职业病因素危害进行充分考虑,对其引发剂混合物的配制问题和相关的引发剂混合物的配制问题合理性进行有价值的判定。对其引发剂在苯乙烯中的溶解和引发剂混合物存放周期进行分析,同时对引发剂混合物会产生自聚的反映进行有效性的判定,使得可以引发反应剂混合物的配制和相关的实际聚合反应之前的触媒反应。在进行引发剂加入后搅拌过程中可以获得均匀溶解物,并在整体的过程工序上产生苯乙烯和过氧化二苯甲酰等引起职业病的有害物质。
参加身体健康检查的人员为60人,其中同意为一线的生产人员在各项检查过程中,其超过正常标准范围的有3人,并没有发现明显的身缠性粉尘和毒物对工作人员的直接影响。出现身体健康问题的人员在整体的超过范围上偏低。
通过对生产场地的多项调查和分析,对其各因素会引起的职业病危害方面进行了多项研究,并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引起职业病的地方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需要进行防治的有效措施,使得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获得了现实研究价值。
[1]朱燕群,党善锋,黄永泉.某石化企业职业病危害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职业医学,2013,03:242-244-247.
[2]王志平,郑文慧,肖国兵.某企业职业病危害的半定量风险评估[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3,09:686-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