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C在颈髓损伤并四肢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2015-03-20 06:26:26朱丽萍李晓岚朝木力嘎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早期康复训练品管圈

朱丽萍 李晓岚 朝木力嘎

摘要: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颈髓损伤并四肢瘫患者早日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11月~2013年11月住院的颈髓损伤并四肢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w后对两组进行ADL评估、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结果 治疗4w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颈髓损伤并四肢瘫患者早日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也提高了康复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康复训练效果显著。

关键词:品管圈;颈髓损伤;四肢瘫;早期康复训练

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发起的,指同一工作场所的人员自动自发地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团体(又称QC小组),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及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与管理,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1]。我科率先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颈髓损伤并四肢瘫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1年11月~2013年11月住院的颈髓损伤并四肢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w后对两组进行ADL评估、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两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设定圈徽与圈名,选出圈长、辅导员及秘书长各1名,圈长负责对品管圈的活动进行管理和统筹安排;辅导员负责对品管圈活动的指导与监督;圈员参与活动中每个步骤的实施以及轮流负责某一步骤的计划安排。

2 QCC活动按PDCA的步骤进行

P:具体评估;D:制定计划;C:组织实施;A:总结处理。

2.1 P具体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身高、体重、体质指数、疼痛分级、ASIA分级、肌力的分级、感觉运动情况、膀胱功能及排尿感觉、排便情况、ADL评定。

2.2 D制定计划 根据评估内容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

2.2.1保持正确体位 术后去枕平卧,头与躯干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头颈过伸或头颅悬空。佩戴颈托要大小、松紧合适,以防颈髓进一步损伤。病情平稳后可开始轴线翻身,防止颈椎扭曲。

2.2.2呼吸功能训练 在患者清醒后即给予翻身叩背,督促其咳嗽排痰;保持病室空气流通,相对湿度在50%~60%,每晚紫外线空气消毒30min;遵医嘱定时给予雾化吸入,指导患者进行有效排痰,必要时采用腹部冲击疗法。

2.2.3膀胱功能训练 颈髓损伤对泌尿系最大的影响是尿潴留和尿失禁,进一步引发尿路结石和尿路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2000ml/d以上,以达到自然冲刷的目的。留置尿管期间要夹闭尿管,定时开放,主张尽早拔除导尿管,使患者能够自主排尿,减少并发症[2], 不能自行排尿者可采用间歇导尿。

2.2.4压疮的预防 尽早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关于压疮的健康教育,使其参与预防压疮的发生[3]。切实做好四勤,即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更换;带颈托每2h给予轴式翻身;使用气垫床或黍子垫,必要时在骨隆突部位贴痊愈妥;指导患者饮食,增加营养,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床边建立翻身卡,记录翻身时间及皮肤受压情况。

2.2.5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在患者麻醉清醒后即给予双下肢气压泵治疗,2次/d;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遵医嘱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000U皮下注射;避免在双下肢进行深静脉置管;早期在床上进行主动或被动活动。

2.2.6排便功能训练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指导、教会家属进行腹部按摩:操作者左手叠放于右手背上,从患者右下腹开始按摩,沿结肠顺时针方向作按摩15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摩5次,再由剑突直线向下按摩5次,压力由轻到重,逐渐加压,于餐前1h进行[4]。

2.2.7肢体康复训练 在患者麻醉清醒后,在病情和体力允许的范围内,即可开始四肢的抬放,上肢内收、外展运动;术后48h可增加全身大关节的训练,上肢活动包括屈伸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下肢活动包括旋转、屈伸踝关节、屈伸膝关节、旋转和抬放髋关节,活动时间和强度因人而异,要循序渐进,主动结合被动。术后1w,可增强训练上肢肌力,如使用握力器和捡豆子等训练。

2.2.8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在上肢运动的基础上尽早锻炼患者日常生活中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如:进食、洗漱、排泄等。随着训练的加强,患者体质恢复可指导患者进行腹部肌肉的锻炼及翻身训练、手工操作练习和轮椅上各种动作的练习。

2.3 C组织实施 由QC小组成员按照护理计划逐步落实,同时做好心理护理。

2.4 A总结处理 由QC小组成员认真总结每位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所采用的护理模式,并对其中的缺点进行改进。

2.5疗效评价标准 ①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4w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60分为自理,60~41分表示有功能障碍稍依赖;<40分表示重度功能障碍,完全或较大依赖他人;②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和出院随访发现的并发症例数进行比较;③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2.6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经过4w康复训练后,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 小结

颈髓损伤并四肢瘫患者的功能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将QCC活动运用于颈髓损伤并四肢瘫患者康复训练中,通过品管圈成员间的相互协作,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效果评价等,提高了患者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减少了并发症,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残疾率。同时通过QCC活动,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调动了护患双方在战胜疾病过程中的积极性[5],对护理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章飞雪.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7-130.

[2]李小梅.个性化护理对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康复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36-37.

[3]牟秀华.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4):16-18.

[4]朱慧芳,杨玉英.脑卒中后便秘患者行腹部按摩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29-30.

[5]梁美丽.开展品管圈活动减少输液患者亮红灯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24-25.

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早期康复训练品管圈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冰棒刺激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观察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康复训练及其心理护理措施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上海医药(2016年20期)2016-11-09 21:25:26
特殊教育学校创建康复、教育、培训一体化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观察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6
品管圈的魅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6
疏血通加依达拉奉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运动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