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儿科病房,朝阳 122000)
目前,在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中主要包括口服溶石药物、体外冲击波碎石、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1],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治胆囊结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治疗的同时还要保证不伤害器官。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以其切口小、创伤小、保留胆囊功能和恢复快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到实际的胆囊结石的治疗中。
本文通过对我院200例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围手术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治疗中取得了更好的疗效。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进行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的200例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10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45例,女55例;年龄32~68岁,
平均年龄(45.5±5.1) 岁。观察组患者男50例,女50例;年龄38~62岁,平均年龄 (44.2±5.2) 岁。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平均年龄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在常规基础上进行护理的同时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
因为患者对于手术都存在着一定的紧张和害怕心理,所以护士要在患者入院开始时对患者主动热情,和蔼亲切,并保持病房的整洁舒适,在手术前,护理护士应该对患者讲解术前和术后的相关知识,介绍手术的相关流程以及本院对于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的成功率,让患者有安全感。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最主要的是对患者的胆囊收缩情况进行检查,使患者保证空腹进行B超检查和血糖测定,并告知患者术前8~12小时禁食,术前6~8小时禁水。
在手术后要及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如心电监护、测血压脉搏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因为手术的创伤小,所以疼痛感也相对较小,如果患者出现剧烈疼痛,可能会出现胆瘘的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患者在术后要采取平卧位置,待生命体征稳定后采用半卧位,术后6~8小时即可下地活动,并对患者讲解及时下地活动的优点,从而预防患者肠粘连的发生。对患者进行耳穴压豆护理,在患者的交感穴、小肠穴、大肠穴、胆穴等部位每隔三小时进行压耳穴一次[2],每次一到两分钟,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伤口疼痛程度。最后,患者在术后第二天起进行服用中药的指导,进行中医护理。患者口服疏肝利胆汁,每日一剂,分两此饭后两小时温服,服用一个月即可。中医护理可有效地使患者气机通畅,消除胆囊局部慢性炎症,恢复胆囊功能。
1.3 评定标准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数据的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卧床天数、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比较用χ2检验,如果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为(38.5±7.1) 天,对照组卧床天数为(46.1±7.8) 天,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为(10.5±3.7) 天,对照组的住院天数为(15.2±5.5) 天,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治疗的满意度为(98.45±3.5)%,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治疗的满意度为(85.65±2.5)%,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的并发症方面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也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表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护理满意度 术后并发症观察组 100 98.45±3.5 1(10.00)住院天数10.5±3.7对照组 100 85.65±2.5 6(60.00)卧床时间38.5±7.1 46.1±7.8 15.2±5.5 P值 <0.05 <0.05 <0.05 <0.05
胆囊结石主要发病于成人当中,发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在4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提高,结石主要是胆固醇结石或是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型结石和黑色胆色素结石,胆囊结石的形成因素有很多种[3],主要是因为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的比例改变或是因为胆汁出现淤结。胆囊结石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患有胆囊结石的病人在饱餐、进食过于油腻的食物后在睡眠中进行体位的改变时,因为胆囊的收缩或是结石的移位而导致胆绞痛,或是因为过量进食高脂食物或是休息不好的时候出现上腹部或是右上腹绞隐痛,也有可能因为胆囊结石长期阻塞胆囊管但并未感染,胆囊粘膜吸收胆汁的胆色素从而造成胆囊积液的发生等很多现象。
在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虽然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但是也导致了疾病种类的不断增加,胆囊结石最为一种常见性的顽固疾病,成为了医疗人员关注的重点,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加之人们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要保证不伤害器官,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以其创伤小、切口小以及不影响胆囊的全部功能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到实际的治疗中[4]。但是由于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是一项新的医疗技术,虽然手术方式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但是患者对手术的成功率还存在着一定的疑虑,这就使得临床护理显得十分重要,而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健康程度都起到了更好的疗效,而被广泛地推广。
本次研究经过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患者卧床时间短、住院天数少、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以及因为正确地进行中西医的结合护理使得术后的并发症也相对于常规护理较少,根据本次研究可以发现,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中起到了十分好的效果。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和手术知识的介绍,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手术的同时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确保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及术后的治疗,使患者尽快康复,同时在术后对患者进行耳穴压豆护理并口服中药进行护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患者在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进行及时检查和观察,保持正确的体位并进行有效的活动,伴随耳穴压豆护理和服用中药等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式,能够使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减少相关的并发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所以,在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围手术期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应该在临床中进行广泛推广。
[1]李旭明.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8(2):110-112.
[2]盛利.利胆汤结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5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6(9):68.
[3]李丽娴.观察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临床护理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2014,(19):227-228.
[4]徐倩,苏承芬.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122例护理体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