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问题的设计

2015-03-20 23:57:09高春丽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问题数学设计

高春丽

摘 要: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学活动总是通过一定的情境创设,调动学生的情意,思维,激励学生进入学习过程。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092-01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学活动总是通过一定的情境创设,调动学生的情意,思维,激励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即“创设情境,激发情智”。这就要求从教学行为上去创设情境,在教学心理上落实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意因素。在数学科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 “问题情境”的形式设置教学情境。因为思维总是从疑问开始,所以“问题”是解决人类思维的一种普遍的表现形式。在数学教学中,从课堂提问到新概念的形成与确 立,新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与提高,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无不从“问 题”开始,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因此,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师生重组旧知识,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活动。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就是“问题”的教学,教学“问题”。

课堂教学中的“ 问题”一方面依据于教材,另一方面取源于学 生,但很大部分需要教师的再加工――“问题”的设计,通过悬疑设问,由易到难,巧设梯度,层层推进,达到教学的目标。下面从教者的角度浅议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1、“问题”的设计要具趣味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调动、激励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积极性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不断为之奋斗的宗旨。显然“问题”的设计当然也离不开这个宗旨,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就能让“问题”走近学生,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这就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基础、动力和保证,也为问题的解决做好了铺垫。

2、“问题”的设计要具导向性

强化双基,夯实基础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是问题设计的导向所在。“问题”取源于双基,通过解决问题又强化了双基,“问题”围绕重点,通过解决问题又突出了重点。让学生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中扎实双 基,并认识夯实双基的重要。

3、“ 问题”的设计要具整体性

“问题”设计的整体性,就是围绕课标对“问题”的设计作整体的考虑。注重从同一模型、相近题类和方法的归类等形成问题链,不仅产生布局设计的整体效果,也同时取得相似强化的特出成效。

4、“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问题”设计的针对性不仅表现在对课堂提问的设计,而且也产生于学生阶段学习中的存在问题,即针对性问题又明确意向地去进行“问题”设计,针对目标,查缺补漏,纠偏纠错。

5、“问题”的设计要有很强的启发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 究者、探索 者。所以数 学问题的设计更应有助并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教师绝不包办,学生能够自己思考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问题”设计的启发性就是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以问促思,以问促问,促进学生不断的再思再问。

6、“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之一是:手段――目的分析策略,它的基本点是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成一系列子问题,通过解决子问题逐步消除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从而导致问题的解决。因此,围绕某个总“问题”的解决,而设计一些子“问题”铺垫,来降低思维难度,这就是“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7、“问题”的设计要具深刻性

学生中不良习惯的表征之一:“眼高手低”。他们往往热衷于大题、难题的习作,疏忽对小题的思考与研究。作为教师适时地从小题研究入手,并进行拓展性的“问题”设计,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取得“小中见大,揭示规律”的教育效果,这就是“问题”设计的深刻性。

8、“问题”的设计要有创新性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可能,所以问题是创造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有效开发创新学习潜 能的开端,创新学习也由此开始,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问题”设 计将科学发现过程简捷地重现于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猜想和发现,从而发现新规律,掌握新知识。

总之,“问题”设计的优化,不仅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的需要。它需要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支持和烘托。

“问题”设计的优化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也是课堂教学改革中必须重视的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它的效应不单单表现为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在学习中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此良性循环 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不断得到锤炼与增强,这样才能使他们从“学会”逐步走向“会学”。

猜你喜欢
问题数学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设计秀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种设计叫而专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 13:42:04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 09:10:24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南方周末(2015-05-07)2015-05-07 04:39:36
设计之味
舒适广告(2008年9期)2008-09-22 10:02:48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