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忻杪
老鹰、猛龙、奇才、骑士、雄鹿、篮网;开拓者、快艇、灰熊、小牛……
2014-15赛季常规赛即将过半,你会惊奇地发现——位居东西部前八的16支球队里,小球会居然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这不是一种偶然,因为随着近些年来NBA竞争大环境的变化,这些一直以来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苦苦挣扎当中的“小角色”也学会了厚积薄发。就在上赛季,湖人、尼克斯、凯尔特人这三家豪门历史上首次同时无缘季后赛还让人嘘嘘不已,但在未来,相信这种情况绝不会就只发生这一次。
泾渭并不分明何谓大球会?何谓小球会?
一直以来,NBA关于这两个概念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粗略以城市级别、经济水平和人口基数划分,只有地处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休斯敦、费城、底特律才算是大球会。而篮网和快艇虽然位于大城市,但考虑到影响力以及历史成绩等因素,姑且也就只能划分在大市场小球会的行列之中。热火虽然加入NBA时间不长,可由于9年来拿了3个总冠军还有迈阿密佛罗里达半岛东海岸南端的独特地理位置,城市发展潜力无限,俨然也已经跻身准豪门之列。马刺与之正好相反,圣安东尼奥地处内陆,这也注定了银黑军团即便战绩显赫,小城市也终难成就豪门。
这其中,凯尔特人又无疑是个最特殊的存在。波士顿虽说是马萨诸塞州首府和最大城市,也是新英格兰地区的最大城市吧,但在美国范围之内,它这个“大”并没有绝对说服力。可是呢?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却又是一座著名的运动之城,体育氛围相当浓厚,在北美四大顶级职业体育联盟里都拥有球队。且最为重要的是,自NBA元年起凯尔特人就一直存在,69年来总共拿了17个总冠军,出产了无数的巨星。所以,这支球队被冠以豪门头衔自是当之无愧。
在1977-1979年间,开拓者、子弹和超音速曾连续3年夺取总冠军,这也是NBA近代(与ABA合并之后)以来,最早的来自于小球会的平民传奇。还记得当年在夺冠之后,时任超音速队主教练兰尼·威尔肯斯曾经说过:“我们大概是有史以来阵容最没有天赋的冠军球队了吧?”——这其实就是对小球会成功逆袭的最无上赞誉。后来呢?超音速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又缔造了一个球队盛世,这我们都已经知道了。2006-07赛季结束后,超音速搬离西雅图并更名为雷霆,原先的球队主场钥匙球馆也让给WNBA西雅图暴风队使用,商店中苏·伯德和劳伦·杰克逊的球衣则取代了雷·阿伦、拉沙德·刘易斯的位置,除了个别地方已经褪色的超音速Logo依然留在墙上外,人们几乎已经找不到任何这里曾经拥有NBA球队的痕迹了。
“这座球馆迷人而精巧,是典型的西北风格建筑,但它显然太小了。”一位西雅图当地球迷在城市地标性建筑太空针塔上眺望钥匙球馆时曾这样失落、无奈地说道。
没错!这就是一直以来NBA里小球会生存的悲哀。还是以超音速为例,穿行在这座城市之中,你会发现树木笼罩着周围的画廊、公园和科技中心,太空针塔屹然挺立,地铁疾驰而过,一切就像是未来派的画作一般。但对球迷而言呢?他们却再感觉不到这是一座运动之城,而更像是一个博物馆。如今,钥匙球馆只有靠那些上世纪90年代的西雅图老“垃圾摇滚”乐队演出,才能依稀重现昔日的欢腾。管理不善、战绩欠佳、核心球员出走、场馆设施落后、上座率惨淡,小球会的困境还是NBA蒸蒸日上繁华表象下所潜藏的暗流。
直到今天,这一切才算大范围发生了改变……
崛起要素
1.找定位,明确风格最重要
上赛季,在参加东西部决赛的四支队伍中,除热火外,其余三支均可以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小球会,既包括多年来战绩一向不错的马刺,也包括近几年才新近崛起的雷霆和步行者。假如要是再向上追溯呢?2012-13赛季,只不过就是灰熊取代了雷霆,其余全部不变。可以说,作为赛季初联盟一度最火的球队之一,灰熊的成功让那些默默无闻的小球会看到了希望。而不卑不亢,找到合适的自身定位,则正是孟菲斯球队崛起的最重要原因。
现在,灰熊的主场是位于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市,以前呢?我们都知道,是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由此,似乎便可以从中感觉到些什么异样。1995年,当灰熊同猛龙一起作为新军加入到NBA这个大家庭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都不怎么受待见——超级球星不愿来,赞助商也很少青睐这里,甚至个别赛季连电视转播信号都无人问津。如今灰熊崛起了,全靠的是坚持培养新人,不断雕琢属于自己的比赛风格和铁血气质。
严格来说,孟菲斯人的建队主体思路其实也是效仿马刺,立足防守、团队进攻。前几年,他们笼络了一大批青年才俊,如鲁迪·盖伊、O.J.梅奥、麦克·康利等,但也因此带来了战术风格过于多样化的弊端,能打快也能打慢,能攻内也能外投,看似效果不错却是啥也不精。于是,从2011年开始,管理层痛下决心,做出了一系列被外界视为自杀的交易。首先是放弃后场核心梅奥,扶正康利,随后又送走了头号得分手盖伊,从活塞换来普林斯。事实证明,交易后的人员配置无比符合灰熊防守至上的理念,且当盖伊曾经的出手权被分配到小加索尔、兰多夫以及康利手中后,“乱拳出手”的进攻效果也明显好于“一人独大”。本赛季,灰熊在开局曾长期占据着联盟第一的宝座,小加索尔也是常规赛MVP的最热门人选之一,只是后来随着兰多夫的因伤缺阵,他们才出现了一些起伏。眼下,兰多夫已经复出,管理层还从凯尔特人交易来了正值当打之年的杰夫·格林,一番简单的整顿,崖城(孟菲斯别名)球队也将继续向火箭西南赛区头名的位置发起冲击。
2.聚才俊,运气眼光都要有
关于一个天才球员的到来彻底改变球队这件事,雷霆、快艇、奇才都是很好的例子——2007年榜眼杜兰特、2009年状元格里芬、2010年状元沃尔。“金凤凰”一旦飞落,小球会也就看到了中兴的希望。不是说他们立马就能把球队带进季后赛或是总决赛,而是用自己所展现的天赋让管理层痛下决心,无论通过任何途径(选秀、交易)找寻来得力的帮手,然后组建起一支有足够竞争力的队伍。在这一点上,雷霆和快艇分别用了三年时间,而奇才则是四年。
当然,马刺、骑士他们其实也是属于这个集团之中的,只是年代稍稍久远了一点。不过骑士在去年休赛期又成功吸引“皇帝”回归,然后招揽来乐福,新赛季一跃而成为总冠军的有力争夺者,严格来说,走得也还是这个路线。
只不过……虽然通过选秀抱走“金凤凰”是小球会最快捷有效的崛起途径,但每年选秀大会这样的人才毕竟是凤毛麟角,即便有,选到也是需要一些运气的。依次法,不一定是每年,也就只能有个别球队求取到“回生灵丹”。当此情况下,小球会若是不想一直甘于沉沦,有一番作为的话,就需要好好动一下脑子了。
在这方面,马刺还是联盟的榜样,他们甚至都可以开馆授徒了。众所周知,除邓肯外,马刺“GDP”组合的另外两人,他们选秀顺位都极低,吉诺比利更还是一个二轮秀。而上赛季总决赛MVP伦纳德呢?他是因为在2011年选秀首轮第15顺位被步行者选中后,印城球队表示“看不到成才的希望”,才被交易去到圣城的。尼克斯队老板多兰曾经在2009年球队选中乔丹·希尔后说道:“这将是我们最后一次参加乐透区选秀。”事实上呢?马刺才是真正做到这点的球队,自1997年邓肯后,他们阵中就再也没有自选高顺位新秀。
如果没有足够的幸运,那么就要做足考察不起眼球员的工作,再具备犀利的识人眼光,马刺还教会了大家这一招。至于徒弟当中,还是灰熊做得最好。以当年那笔经典的加索尔兄弟交易为例,当时,在将大加索尔送去洛杉矶时,很多人都嘲笑杰里·韦斯特和克里斯·华莱士是在给湖人送礼。但想想,假如要不是这样的话,又何来今日叱咤联盟的“黑白双熊”呢?
3.不冒进,稳扎稳打亦可行
作为一支地处两百万人口以下城市的小球队,开拓者近两个赛季的表现堪称惊艳。在波特兰,他们是惟一的一支北美四大顶级职业体育联盟球队,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玫瑰花园球馆&摩达中心的场均上座率才年年突破两万人,球市火爆程度始终位居联盟三甲之列。2007年,时任总经理凯文·普理查德将兰多夫送去纽约,这也彻底宣告了开拓者开始以阿尔德里奇、罗伊、奥登为轴心进行重建,后来虽然由于挥之不去的伤病阴霾这个计划宣告失败了,但他们没有放弃希望。终于,在2012年等来了阿尔德里奇外能扭转乾坤的另外一人——利拉德。
以往,众所周知,贵为NBA里最有钱的老板之一,保罗·埃伦总是急功近利、挥金如土,但效果并不显著。这一次,他沉住气了,脚踏实地的建设球队,也终于获得了成功。现在这支开拓者队,以阿尔德里奇、利拉德为核心班底,继上赛季闯进西区半决赛后,本赛季又再接再厉,始终稳居西北赛区头名宝座。在依然拥有极高人气的同时,也期待着创造更大的辉煌。
而东部,与开拓者一样稳扎稳打的小球会是步行者。
印第安那球队目下只排名东部第九,不过假如要是没有保罗·乔治去年夏天受的那次严重伤病的话,想必绝大多数人都会坚信他们将位列季后赛行列之中,原因很简单,只因为这支球队的精气神还在。过往两个赛季,步行者连续闯进东区决赛,用伯德的话说,他们成功的秘诀就是:精打细算、积蓄实力,然后等待爆发。
“我们可没有选到邓肯或杜兰特的运气,也没有一年八九千万的预算,可是再看看,阵中仍有很多不错的球员及一个好教练,不是么?”伯德如是说道。
的确,2011-12赛季,凭借包括签下大卫·韦斯特等一系列运作,“大鸟”成功当选年度最佳总经理,也拉开了印城球队一个辉煌时期的序幕。此后两年,在东区只有热火是他们所不能翻越的大山。步行者还没有拿过总冠军,但这支球队留给我们的经典记忆却绝不在少数,对一支小市场小球会而言,这已然不易。
4.攒底蕴,才能成就总冠军
马刺,他们之所以能成为NBA里小球会争相效仿的“标杆”,除了因为取得过辉煌的战绩外,还在于管理层巧妙的御人之术也很值得借鉴。
小球会崛起不易,崛起后想守住地盘则更难。与纸迷金醉的纽约、洛杉矶等大都市不同,小球会所在的城市往往缺乏对超级巨星的足够吸引力,对于自己所培养的球员,既怕他们成不了才,又怕他们在成才后留不住。就像2012年的雷霆,好不容易凑齐了“迷你小三巨头”,却硬是留不住哈登那颗喜欢夜生活的心。
唯独马刺在这方面达到了和谐,同时他们的长盛不衰也与其钟爱国际球员有关。与美国球员不同,国际球员不光身价普遍偏低,而且为人也很踏实。为了保持住阵容的稳定性,几乎每次续约时帕克和吉诺比利都会从大局出发,考虑主动减薪。不得不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另外,马刺的球员还都有一种共性——踏实苦干、任劳任怨,而那种刺头球员,则很难在圣安东尼奥,在波波维奇的手下生存。比如斯蒂芬·杰克逊,“船长”当年能力绝对不缺,但最终走人的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不符合球队气质。
马刺是榜样,然而,想完全复制它却又是不可能的。2013年,灰熊历史性的一举闯进了西区决赛,却在同马刺的较量中0比4完败。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过于凭内线立身倚重阵地战,却没有能力解决三分线外的问题,无论进攻还是防守。自然,这跟球员的个人能力有关,也与球队工资结构脱不了干系,让他们在关键时刻缺乏一击制敌的能力。或许,这也就是所有小球会的悲哀吧,即便马刺也不能例外。仔细想想,在15年时间里银黑军团5次夺冠,却始终无法实现卫冕,成为媲美凯尔特人、湖人的王朝球队,这与其自身是小球会缺乏底蕴绝对不无关系。
适者生存
除此之外,搬迁城市以及给球队改名——这也是小球会寻求崛起偶尔会采用的办法。2001年灰熊从温哥华搬到孟菲斯,其后所取得的进步我们都看到了。而雷霆则更是在来到俄城四年后就闯进了总决赛。上赛季,黄蜂正式将队名更换为鹈鹕,为的就是能更贴近新奥尔良这座城市的地气。同样的道理,“飞人”乔丹在本赛季把山猫改名为黄蜂,为的也是让熟悉的感觉重回夏洛特。这两队现在还不在各自分区的前八之列,但上升势头我们已然看到了,小球会崛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事,但只要走在正确的路上,距离成功就已经并不遥远了。
19世纪上半叶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曾经说过:“这个国度的家庭总是起起落落。”NBA亦然。对于湖人、凯尔特人这样的大球会来说,从低谷到另一个巅峰可能就只需要几笔重磅的签约或者交易即可。但小球会呢?他们则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韬光养晦。
风光的豪门球队大多出手豪绰,它们能非常轻易地就把有实力球员吸引到阵中,大腕们也喜欢慕名来投,毕竟,是没人不喜欢将大把美金装入口袋的同时还能充分享受镁光灯照耀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似乎马刺的成功就更值得其他小球会学习了,因为虽然他们可能很难再有更大的作为,但每个赛季挺进季后赛并且盈利却并非难事。
“GDP”组合已经在一起合作了将近13个年头,他们打出了超过很多大城市球队的成绩,还携手拿下4个总冠军。“我们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当作是个小球会来建设。”总经理R.C.布福德说,“我们着眼于现实状况,当波普1994年来到圣安东尼奥,他带来了那些我们希望在这里树立的篮球理念。”
到底是什么理念?其实就是:团队为先,发挥核心球员潜能并留住他们,同时再为球队寻找合适的拼图以保持竞争力。
据统计:现在圣安东尼奥人口仅有143.6万,排在全美所有城市群落中第47位,而这座城市的电视转播市场则是第37大。与此同时,同开拓者一样,马刺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圣安东尼奥仅有这么一支北美四大顶级职业体育联盟球队,球迷很难被分流,这也为他们的成功创造了天然有利条件。在New Geography网站最新做出的美国城市未来人口发展排行榜上,圣安东尼奥名列第四,潜在的人口上升还将可能为球队带来更多潜在的效益。球队连年战绩出色,AT&T中心已经连续十年保持极高的上座率。福布斯给出数据也显示:马刺本赛季的市值约为4.33亿美金,经营收入约为1470万美金,均排在NBA第9位。
诚然,城市条件是横亘在豪门和小球会之间的天然天堑,但只要一系列运作都是在球队和城市条件的限制下尽力完成,大卫·斯特恩所提出的“妥善经营”理想实现就并非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