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意识形态安全

2015-03-19 07:31:09赵周贤徐志栋
政工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工作

◎赵周贤 徐志栋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意识形态安全

◎赵周贤徐志栋

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科学技术发展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我们党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的重要经验。目前,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最新成果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经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预测,亡羊补牢的对策多,未雨绸缪的措施少。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及其最新发展成果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长期战略。我们必须增强预见性,敏锐洞察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影响,科学预见敌对势力可能借此采取的新手段,把应对措施建立在对技术发展趋势科学预测和正确把握的基础上。

从下好先手棋、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角度考虑,当前需要高度关注互联网搭建技术、大数据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传输技术、“破网”技术和无线网络攻击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及其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一是互联网搭建技术。2014年3月、4月,美国脸谱公司、谷歌公司先后收购了太阳能无人飞行器研究企业,他们企图通过大量强力续航的太阳能无人飞机携带通信设备在高空持续飞行,构建一个覆盖全球的无线通信网络。谷歌收购的泰坦公司拟推出的太阳能无人飞机,设计飞行航程450万公里,在载重113千克的情况下,机载通信设备信号覆盖半径可达80公里(即覆盖1.68万平方公里的地球表面),通信能力超过100个地基信号站。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载重量的提高,信号强度的增强,覆盖面积将进一步增大。如果这些太阳能无人飞机在我国领海线、陆地边境上空徘徊飞行,信号范围足以覆盖我国沿海和边境的广大区域。这势必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提供新的途径,对我国的网络监管带来巨大冲击。这迫切需要党政有关部门和军队联合采取行动,对在我国领海线、边境上空的相关飞行器采取有针对性的反制措施,从法律和舆论上尽早布局,在飞行线路遏制和信号干扰等方面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发展自己的互联“天网”,解决好边远地区或其他不适宜铺设光纤地区的网络连接问题。

二是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是从各种类型的海量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技术。数据正成为与物质资产和人力资本相提并论的重要生产要素,大数据使用能力将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在大数据时代,许多看似无关的数据经过综合分析都可能成为重要的机密数据。比如,人们在网上产生的海量数据,就记录着他们的思想、行为乃至情感,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很多规律性的信息。大数据技术给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呈现和开发利用信息的无缝方法,以全面收集信息为前提,在加工和综合处理信息使之转化成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过滤、提纯,使之成为有价值的信息,进而达成对意识形态工作对象的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信息的安全防护,基础网络设备和技术要尽可能地采用国产设备和标准;另一方面,要切实把握这一新兴领域带来的新机遇,不断跟踪研究大数据,加强对大数据的开发利用。以大数据为支撑,加强对受众特点的科学分析和舆情的研判,以增强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

三是微电子技术。在微电子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支撑下,近年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现在每个芯片上包含上亿个元件,构成了“单片上的系统”,打破了整机与元器件的界限,极大地提高了信息设备的效能,并促使电子设备向轻、小、薄和低功耗方向发展。这使大容量非法信息的存储和播放载体体积越来越小,价格越来越便宜,极大地增加了查获难度。同时,也促进了以智能眼镜为代表的互联网穿戴设备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任何人都能够随时随地实施影像传播,突发事件将会实现同步转播,真正的自媒体时代即将来临。我们要尽早制定智能穿戴设备标准、出台有关法规予以规范,实施防范政策预置,堵塞可能出现的影响我意识形态安全的漏洞。要大力加强网络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对社交网站、视频网站等信息发布平台的监管。尤其要加强对自媒体的监管,尽快采取有力措施。

四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传输是维持社会系统正常运转的大动脉。在无线网络方面,4G技术已经在推广普及,预计在2020年推出的5G技术传输速率将是4G的10倍至100倍,可以达到每秒10Gb。信息传输速度的提高,给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带来了便利,大容量非法信息扩散将会更加容易。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内容建设、传播渠道建设和移动入口管控,唱响主旋律;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对信息源和网络服务供应商的管理。

五是“破网”技术。“破网”主要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突破网络监管所屏蔽的网站浏览境外网页,也称为“翻墙”。我国境内的“东突”暴力恐怖分子、“法轮功”分子就是利用“破网”软件,获取作案技术、进行联络及筹措经费的。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地研究“破网”技术,并大力推广;还有一些人出于经济利益,在网上大肆贩卖“破网”软件,贩卖加载了相关功能的路由器,勾连国外提供有偿代理服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要继续改进和完善网络监管措施,提高监管技术,构筑高效管用的“过滤网”和“防火墙”;另一方面要采取有力措施,斩断“破网”软件传播的利益链条。

六是无线网络攻击技术。美军无线网络攻击项目——“舒特”的发展需要我们高度注意。“舒特”项目实质就是利用无线方式入侵对手信息网络,通过虚假欺骗信息扰乱对手,甚至予以接管控制。2001年美军就对此进行研究,此后多次投入实战。无线网络攻击,让与互联网物理隔离的信息系统也不再高枕无忧。我们要加强自身信息的安全防护,采取安全性更高的互联网技术,着力提高网络的攻击检测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确保信息系统在极端情况下能正常发挥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伴随信息技术的全方位迅猛发展,意识形态工作将会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在方方面面采取措施。从总体看,以下几个方面是最基本的。

一是要切实树立“大宣传”工作理念。意识形态工作是政治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强化协作,需要多方联动、全员参与。要切实加强宣传部门与科技研发、社会管理和军队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加强协调运行机制建设,由党委宣传部牵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组织各部门负责同志分析形势任务,加强交流沟通,在集思广益中明确各部门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要建设一支在技术和宣传方面都精通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加强人员的岗位交流,宣传部门干部要到科技部门了解熟悉情况,科技工作者也要经常到宣传部门参与工作,真正实现工作共融、资源共享、发展共赢。

二是要加强前瞻研究和布局。在信息技术领域,短则10—15年,长则20—30年,信息技术会出现一次不连续的突变。如果对信息技术的阶梯型跃迁及其影响没有前瞻性预测,必然会处处被动。因此,建议成立专门的意识形态工作预研机构,配备专业人员从事相关工作,加大科技发展趋势对意识形态领域影响研究的力度,有效运用最新信息技术成果,应对新挑战。

三是要着力提高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据统计,我国政府部门、重要行业82%的服务器、73.9%的存储设备、95.6%的操作系统、91.7%的数据库都是国外产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我们必须提高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研制我国信息系统所需要的关键性硬件和软件产品;对自主品牌提供政策性扶持,助力国产软硬件突破国外主流厂商垄断的局面;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法,建立信息产品安全审查制度,在关键性软硬件采购上向自主可控的国产信息产品倾斜,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四是准确把握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当前,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已经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PC互联网等传统媒体转向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为代表的移动终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数字化阅读趋势将会愈加明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在话语体系、表达方式、传播手段等方面主动求新求变,着力打造融通中外、雅俗共赏、易于为大众接受的话语,使党的声音更富时代特色、为群众喜闻乐见。我们需要努力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阅读需求,尤其要将年轻人的阅读趣味引向高端,防止“泛娱乐文化”等低俗现象在青少年读者中蔓延。

(摘自《红旗文稿》,有删节)

·心海导航·

栏目编辑:赵正国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信息工作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不工作,爽飞了?
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 14:53:20
订阅信息
中华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儿童绘本(2015年6期)2015-05-25 17:55:54
展会信息
中外会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