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天才四川西昌阳光学校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康天才
四川西昌阳光学校
学生要学好英语这门语言,除了需要具备必备的智力水平,还需要具备必要的非智力品质。为此教师需要探究如何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如何发展学生的意志力品质以及如何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开朗乐观的性格,最终利用这些非智力品质真正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非智力因素;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意志力;性格
如何去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呢?矜矜业业地工作,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做好课后辅导,努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但要真正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走得好走的远,我认为在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有社会因素,有家庭因素,还有学生自身因素等的影响。这里,我们只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上充分发掘各种教育因素来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这里,我想谈谈我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感悟。
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指推动他们从事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它对中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发动、调节、维持和终止的作用。它还影响着活动的性质和水平。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学习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
1.介绍学科特点,分析学科重要性,激发学习动机。
中学生在刚进入初中时对英语这一学科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鉴于这种情况,教师有必要在学期初对这一学科做一个统一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这一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重要性,明确学好这一学科的必要,坚定他们学好这一学科的决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
2.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作业给出及时的评价与反馈。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如果他们的学习活动取得成功,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他就会变得对学习充满信心,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强化;相反,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反复遭受失败,那么学生很容易变得气馁,从而削弱其学习动机。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给予评价反馈,充分肯定其优点,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对于表现不佳的地方,应该以恰当的方式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保护其学习动机。对于课后作业,教师也应该及时批阅,给出中肯的评定,通过教师的评定帮助学生肯定自身的优点,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3.给予学生物质和精神奖励,作为强化物巩固学生学习动机。
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不再那么看中物质奖励,他们开始更多地去接受精神上的奖励。教师可以根据中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不要吝惜给予学生“Very good!”“You are great!”这样的评价;在课外,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教师不妨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给与学生适当鼓励;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也可以评语对学生加以精神奖励,这都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此外,在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同时,也不妨偶尔给予学生一些小小的物质奖励,以此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喜爱和关注,从而坚定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
1.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发展学生兴趣。
初中英语教材自身带有很多有趣的Pairwork和groupwork,这些活动便于学生参与其中,在完成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有趣的教学活动,比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态时,可以让一些学生在讲台上边表演动作边问“What am I doing?”,然后让其余学生猜测“You are singing/dancing/jumping...”,在猜测的过程中巩固对已学词汇的应用,同时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比如,教师在教学where is my pencilcase?这一单元中表示物体的单词时,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每个小组的小组成员轮流阅读单词(Read the words one by one),看哪一个小组读得最好。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操作性强的话题,可以实际组织学生动手操纵,从而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在教学How do you make the banana milk shake?时,有的教师采用了最常规的教学方式,一支粉笔、一台收录机和一本书就完成了整个教学过程,虽然学生基本还是完成了学习任务,但对目标语言的掌握印象不够深刻;而有的老师,在上课前,准备了果汁机、香蕉、牛奶、小刀等教具,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手去做一做香蕉奶昔,学生在做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最后共同分享香蕉奶昔,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气氛轻松,学生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对目标语言的掌握更加深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3.重视学习兴趣的迁移。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有的同学对英语学习就是不感兴趣,由此而导致学习效果差,学习效率低下。遇到这样的学生,就需要教师更多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发现其真正的兴趣爱好,再想办法进行学习兴趣的转移。比如某同学对英语不感兴趣,但却对唱歌情有独钟,教师不妨鼓励该同学学唱英语歌曲,并寻找时机让该同学展示所学会的英语歌曲,利用老师和学生的掌声,激发其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成功实现学习兴趣的转移。
1.帮助学生树立宏伟志向,提高意志的自觉性。
对中学生实施理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一个人如果缺乏理想,势必懒懒散散、得过且过,没有生活目标。一个没有生活目标,没有理想信念的人在困难面前必然选择退缩。教师可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志向,并帮助学生分析实现理想所必需付出的努力,进而鼓励学生战胜学习中所遇到的任何困难,磨练其意志,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
2.善于决策,提高意志的果断性。
教师现在的“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的能力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在每次完成单元测试或其它阶段性测试时,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考试情况进行理性分析和反思,明确自身的长处与不足,果断作出决策,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有利于学生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提高,并培养学生具有果断的意志品质。
3.向自己挑战,提高意志自制力。
坚强意志力的体现应当是高度的自制力。依赖于外力的督促才能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这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现。有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无论是单词的记忆,还是课文的熟读,作业的完成等等都必须依赖于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一旦离开了外力的作用,这些同学就会失去学习的方向。面对学习,他们不知所措,总感觉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最终搞得学习一塌糊涂。这样的学生在学习这条路上是走不远的。为此,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必须学会独立树立目标,学会向自己挑战,并通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来达成自己的目标,提高自我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