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综艺节目多元化发展——以《奇葩说》为例

2015-03-18 04:57:39张丽妍
新媒体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奇葩说奇葩大众

张丽妍

陕西科技大学,陕西西安 710016

针锋相对的互联网社会,比拟电视节目的综艺效果,网络大众眼球的新闻热点,丰富观者内心的真实需求。互联网综艺节目自产生以后就引起大众共鸣,成为互联网媒体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相比其他电视节目或电视台建立的互联网视频平台,以视频网站起家的互联网企业成为当前网络综艺节目的主要推崇者。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综艺节目不再是电视、纸媒等媒体的“特有”权力,互联网视频网站依托大众需求制定的不同节目,因播出限制、渠道等原因,使其在互联网平台大放异彩。无论是腾讯视频的《你正常吗》、搜狐视频的《屌丝男士》系列、优酷视频的《万万没想到》,还是近两年尤其引人注意的爱奇艺《奇葩说》,都以强大吸粉能力收获众多观众,引发我国互联网综艺节目多元化时代到来。

1 《奇葩说》成功开创互联网综艺节目新纪元

1.1 新型语言类节目大放异彩

相比其他互联网综艺节目来说,《奇葩说》主要以热点话题或反应度高的“辩论”为主的语言型节目,不同以往的传统辩论,《奇葩说》将辩论形式多元化,规则更加开放,引进的团长阵营、观众投票都能反映出节目创造指出的设计理念。尽管层层选拔,在选择上抛弃了观众熟知的“偶像型”主持人,而是选择了更有节目主持经验、观众喜好程度高,知识素养高的马东,提升节目水准。相比其他节目,《奇葩说》在选择辩手和导师上更有特色,固定的、具有个人特色的人物、娱乐圈最会说话和最具有思辨能力的蔡康永、高晓松,将犀利语言、价值导向深入到节目的辩题当中,形成了《奇葩说》特有的环境三角。为提升公众参与度,每期节目将以“女神”、“男神”的形式邀请嘉宾,根据辩题在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直入人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内的辩手来自祖国各地,甚至海外,行业分布也更加广泛,在辩论中充分体现其思辨能力和和语言、性格魅力,深受大众喜爱。

1.2 符合大众口味的个性化设计

符合大众口味的个性化设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奇葩说》深得网络综艺节目创新内涵,节目策划上打开脑洞,发散思维,将电视节目录制形式体现在互联网平台同时也革新原有的电视综艺节目录制模式,更加多元和开放,即在合理范围内尺度更加自由。相比电视、纸媒等传播形式不同,互联网综艺节目开展中更看重与大众的参与度,创新性的弹幕形式增强节目的观赏性和互动性。其次,互联网“语言大片”即视感,具有时代性而定播放效果开创了互联网综艺节目新纪元。无论是明星效应、语言节目流程都极大增强《奇葩说》的观赏性。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春晚总导演、节目制片人等多种身份的马东,开创《晓松奇谈》谈话新节目的高晓松以及《说话之道》的蔡康永,三者看似没有关系的人组合在一起产生了极强“化学效果”,作为两岸三地知名的明星,蔡康永的首次入驻内地综艺节目更是引起了更多关注[1]。另,需要说明的是,《奇葩说》符合大众口味背后与其超年龄的年轻制作班底有极大关系,平均年龄23岁,堪称综艺节目最年轻的团队,互联网平台下让这些90后更为大胆的表达自己看法,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创造出来,较少了电视综艺节目所需要考量的约束和播放限制。

1.3 讨喜却不讨厌的创新品牌植入

任何节目播放广告商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他们为节目能否成功开办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抓住大众口碑《奇葩说》在广告品牌植入中基于年轻人营销理念,选择美特斯邦威这一当前时尚品牌,符合年青年的消费理念。现实中根据调查看,《奇葩说》的主要观看群体也是85后和90后,话题涵盖了家庭、婚姻、生活、恋爱等,与这些观看群体生活极为贴近[2]。依靠马东特有的广告“宣读”技巧,“自黑无下限”的调侃,使美特斯邦威在《奇葩说》的广告设置中更贴近年轻人,也符合年轻人日常交流中的口语表达方式。这样一来,在确保节目开展获得稳定资金支持同时,《奇葩说》也将直来直去、敢说实话的性情展现在观众面前。

相比其他多元化形式发展,互联网综艺节目多元化发展中还有一项最主要特点,就是与商业模式相结合。在《奇葩说》录制中可以看到,从支持人、嘉宾到选手的衣服、食用饮料均来自于赞助商,每期一个小小的赞助商调侃或是辩论中举例式的“吹捧”都将《奇葩说》与广告赞助商仅仅相连,不仅推动节目录制,也能保障为赞助商创造更多话题和关注度,推动赞助商商业化发展,一举两得。

2 互联网综艺节目未来发展方向

2.1 创新节目内容

创新是互联网综艺节目发展不变的主题,正如在对目前我国互联网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一样,形式创新远远不如内容创新是目前互联网综艺节目开展中面对的主要问题。针对创新节目内容上,由于我国技术能力和节目创新意识、策略有限,可以对其他国家知名互联网综艺节目进行参考,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和人民群众需求开展出属于我国自己的互联网综艺节目。正如本文研究的2014年由爱奇艺出品的《奇葩说》、《爱上超模》等精品节目就是爱奇艺内部在积极研究、创新基础上研发的互联网综艺节目,一经推出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肯定,更在台湾、香港,乃至韩国、日本等国引发收视高潮,这就是创新节目内容策略下我国互联网综艺节目的发展[3]。

2.2 加大媒介人才培养力度

扩大媒介人才的培养力度,即积极培养互联网综艺节目的策划、导演、编导等方面的人才,只有人才培养力度提升才能将更多的优秀节目开发出来,进而提升我国这人秀质量与数量,在发展中真正实现我国互联网娱乐文化产业在世界的影响力,推动我国文化娱乐经济发展[4]。在培养人才上首先要严格把控对人才的选聘,无论是专业知识、职业素养还是创新能力都要达到一定标准。另外,在进入到企业实际发展后,对于内部人员也要进行积极培训,提升其在互联网综艺节目领域的创造力。

2.3 提升观众参与度

提升观众参与度,即要求互联网综艺节目在策划和发展上注重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进行积极联系[5]。对于互联网综艺节目的主体或嘉宾设定上并不一定是明星,也可以诸如“最美机长”、“最帅交警”、“见义勇为少年”等对社会具有积极影响的人,通过其参加互联网综艺节目提升人民群众的社会意识正确导向,推动我国互联网综艺节目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并积极融入观众日常生活。

3 结论

总的来说,不仅是《奇葩说》,诸如《你正常吗》、《偶滴歌神啊》等网络综艺节目的出现极大丰富我国互联网节目格局,推动互联网综艺节目发展。《爱奇艺》在节目创新上取得的成功不是偶然,居高不下的播放量、逐年上升的广告买断权、每期引起大众反响的公众话题都体现了其成功的必然。当然,尽管这样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当前互联网综艺节目发展还是存在不足的,部分视频网站为提升流量,品位、质量、传播的文化都出现“泛娱乐化”和“低俗化”,是不利于互联网综艺节目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下大众的精神追求更高,对互联网综艺节目的要求也更高,需要如《奇葩说》这类高品质的节目持续做下去。当然,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互联网综艺节目应当坚持自身发展特色同时,积极创新,以寻求更多更好的发展,实现互联网综艺节目多元化。

[1]张炜.探求综艺节目的大众化和文化品位[J].视听界,2012(04).

[2]齐爱军.元素·单元·主持人——综艺节目制作规律探讨[J].电视研究,2013(01).

[3]张践,刘原.综艺节目“七十二变”[J].视听界,2013(03).

[4]李杰.台湾综艺节目形态[J].新闻爱好者,2011(10).

[5]陈炜.“康熙”来了——台湾综艺节目对大陆同类节目的启示[J].福建艺术,2011(05).

猜你喜欢
奇葩说奇葩大众
“空中奇葩”验证机
一汽-大众ID.6CROZZ
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 18:04:58
上汽大众ID.3
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 18:04:58
说说你家娃的那些奇葩事
妈妈宝宝(2019年10期)2019-10-26 02:45:44
奇葩少年欢乐多
在线教育 老师“奇葩说”里找灵感
高中时代(2016年12期)2016-12-27 18:49:33
从《奇葩说》谈主持人的控场能力
戏剧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22:58:40
网络综艺节目中的人文关怀
如何“量产”《奇葩说》
《奇葩说》奇葩乐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