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历史经典 传承管理智慧

2015-03-18 01:33:58任玲
现代企业文化 2015年13期
关键词:管理学学问管理策略

文/任玲

品味历史经典 传承管理智慧

文/任玲

书 名:《中国管理往事——马云与吕布的管理江湖》

作 者:段俊平

出版时间:2015年3月

定 价:36.00元

出 版 社:新世界出版社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当经济发展的大旗被正式插上云霄,引入或开发最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被社会各界亟需,和后者的缓慢与反复试验相比,引入他国已经成型的管理理论显得更加便捷、易得。这也是为什么迄今为止在中国社会各界流传的、实施的管理方法以西方和日式为主的原因。但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国,有本国深厚的、不易撼动的文化根基和国民思想特征,想要从根本上找到适合本国人的管理策略,仅仅靠引进显然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即便一时有效,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必然出现水土不服的排异现象,其后果之严重不容忽视。

现实证明,在中国想要做好管理,还是要向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去“寻根”,段俊平先生的新作《中国管理往事》中辑录了古人与管理有关的种种故事,我们的老祖宗虽然没有总结出“管理学”这样西化的名词,却对如何管理好人、如何管理好事、如何管理好组织等管理学的本质问题早有研究,甚至我们洋洋洒洒数万字的管理学理论,古人早就用寥寥几句真知灼见予以总结,令后人大感如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便不啻于入宝山而空回了。

读罢全书,细寻脉络,可见中国古人的管理之道,早有理论指引——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就是中国人一切行为的理论依据和源头——不懂“抱法处势”就不能理解韩非子的管理哲学,不知“内圣外王”便无法领悟儒家的管理之法,每个中国管理者的行事作风和管理手段,与他自身信奉的处世哲学大有渊源、密不可分。

其实中西管理学具有令一个组织高效运作的共同目标,所以其内在的道理有着微妙的一致之处。中国古代对管理学这类学问忌讳较多,大约是因为精通管理学的人大多是帝王将相的缘故——管理一个国家,应当就是管理的最高层次了。中国古人在进行管理时,往往会无意识地将自身的管理理论和哲学在实践中进行验证,但因为这并非正统的学问,也并非研究学问时的真正目的,所以精通管理的人才大多意识不到自己这项能力的珍贵,自然也不会著书立说,对中国化管理的经典事例加以整理归纳,以为后人学习的对象——段先生这本书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中国传统哲学是“知”管理,古人往事是“行”管理——要想做一个好的管理者,“知”与“行”缺一不可,只有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属于中国人的管理之道。管理的实质是修己安人,如果不能知行合一,没有将一切管理好的能力,就不能实现管理的理想目标。要想做好对中国本土任何组织的管理,就要追本溯源,沿着历史长河逆流而上,去采撷那些沉在滚滚洪流中的珍宝,点缀我们集中西之长、纳内外之灵的“中国化管理”之树。在“知”与“行”的碰撞中,去追寻一闪而逝的真理火花——无数管理的学问汇聚起来,以知行合一的熔炉去锻造精炼,才成就了独属于中国人的管理之道。

猜你喜欢
管理学学问管理策略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房建工程招标组织与合同管理策略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的应用探索
比多少的学问
“一”的学问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金桥(2020年8期)2020-05-22 06:22:42
鸡叫的学问
军事文摘(2018年24期)2018-12-26 00:58:26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