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锦章
《平安富贵》
他总有不同于别人的视角,写物象之形,但不拘泥于形似,而求其神韵。和平鸽的形象便是最好的佐证,造型的夸张,还带着现代艺术装饰感。他善于捕捉和夸张客观对象具有特征的动势和神态,用刚健有力而富有感情的笔墨加以描写。在章法和构图上敢于破陈规,立新意。
再看,牡丹与花瓶,更是敢于用色彩,原色、调和色,在有意、无意间使之形成呼应关系,技巧高明,令人折服。
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创作又要异于生活原型,比生活原型更生动、更有情趣和更能开启观赏者的心智。
?《知音》
我们今生可能无法再看到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千古绝唱,但却真诚地期望能聆听《高山流水》的余音守望一生。这是我看到这副《知音》后马上映入心底的话语。
被他描写的对象通常安排在大片空白中,显得更为空灵……随意自由,变化多端,墨色不求一般平和、悦目,浓、淡、干、枯、湿……无所不用其极,似乎凭一时灵感即兴涂抹,实则构思缜密,别出心裁。
阳平康坚持凭自己的感受作画,不追求时尚,不一味追求文雅,一贯保持不媚俗的性格,使他的作品自然流露出一种天真、稚拙、质朴并带有狂野、怪诞意味的美感,呈现出可贵的异彩。
《花常好》
我从小就喜欢中国画,平日里也会每天动笔作画,开始作画时总对自己充满期待。每次画完后细细端详,冷静审视,总感不足的地方之多,才感到惭愧,才感到水墨之难,画张好画绝非易事。类似《花常好》这样的题材,千百年来的画家不知重复了多少遍,但画作的辨别度不高,大都千篇一律,平康先生却能独辟蹊径,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作为一个优秀的画家,他必然是一个修养全面的画家。根深才能叶茂,水活才能泉清。要有各方面的修养、广博的知识、高尚的人品、超人的才华、健康的世界观,善于从各门姊妹艺术汲取营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开宗立派的大家。恕我冒昧地讲,或许是在云南的缘故吧,阳平康是一位被低估了的大家,有待我们平心静气地去重新认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