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错误造就“无趣宝宝”

2015-03-18 05:19:35铭子
家庭生活指南 2015年4期
关键词:虚度光阴才艺考级

文◎铭子

5种错误造就“无趣宝宝”

文◎铭子

宝宝童年时期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宝宝未来事业发展的方向。宝宝对某一事物的深厚兴趣,往往会成为他在该方面取得成功的先导。因此,很多父母都很紧张,生怕一不留神,错过了孩子的兴趣开发,让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但是,过犹不及的“爱心”很可能把孩子的兴趣扼杀在摇篮里,使宝宝由“兴趣宝宝”变成“无趣宝宝”。

拿奖励当“万能丹”

你有没有:识字上百给你买玩具汽车,会背20首唐诗宋词带你去迪士尼乐园,学会这首钢琴练习曲,就给你买那个会唱歌的娃娃……

你错了哦:也许你认为,诸如此类的奖励,是你调动孩子学习兴趣的法宝。一开始,物质奖励的确能帮孩子突破某个学习的瓶颈,但时间长了,你也许就会发现,物质刺激带来的推动力量会呈几何级递减,为什么会这样?原来,心理学家发现,随着孩子的长大,学习兴趣越来越依赖内在的驱动力,单一的物质刺激对持久的兴趣反而有“内耗”作用,与3岁的孩子相比,6岁的孩子单靠物质刺激来激发同样等级的兴趣,所付的金钱代价是前者的8倍!这实在不是一般的家长所能支付的!

不如这么办:奖一个拥抱,或像伙伴一样拍拍肩吧。对小小孩来说,攻克了某个小难关以后,妈妈应当以亲昵的肢体语言来奖赏孩子,像搂抱他,抚摸他的脑袋,说一些“我真替你感到高兴!我真为你骄傲!”之类的话。对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和大人一样拍拍他的肩,会让他感觉到,妈妈对他的器重和期待;有时候,表扬的话可以在当面说得节制些,但与亲友交流时可以多夸夸孩子,并有意让孩子听见,你看吧,孩子克服困难的潜力,由此就会调动起来。妈妈越是在精神上以孩子为傲,就越会激发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总以为什么都越早越好

你有没有:在心里盘算,什么叫“神童”,就是人家孩子会的,你孩子也会,但你家孩子的年龄只有人家的1/2或2/3!有这种“神童梦”的妈妈,在中国比例是最高的。

你错了哦:两岁半能读报,3岁能跳国标舞,3岁半能游泳,4岁能下棋溜冰……为此一脸骄傲的家长比比皆是,而周围有虚荣心的家长,就会因自家孩子5岁识字不过百,4岁半还不会游泳焦虑不已,就会掉进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的怪圈。比如,报了名让孩子上游泳兴趣班,孩子不敢下水,家长就会让教练把孩子强行推到水里,认为这样的雷霆手段才能一下子帮孩子克服对水的恐惧。孩子马上成了“浪里白条”?那要看运气,很多不满5岁的孩子,呛水受到了惊吓,反而变得更加怕水,别说学游泳了,连洗澡都不肯在浴缸里面洗。

不如这么办:掌握最佳年龄段,而不是越早越好。每一种兴趣爱好都有其最佳学习年龄,提前学习,孩子的身体动作发展和理解能力不够,学起来很慢很痛苦。像儿童学习游泳的最佳年龄是5~6岁,要是急于让孩子提前学会游泳,对孩子的性格、身体协调性、体能、对水的熟悉程度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千万别随便给孩子扣上“胆小鬼”、“小笨蛋”的帽子,等他到了该学的年纪再让他去学,孩子经历的挫败感少,自信心反而更容易建立。

考级,考级,没完没了

你有没有:自己家的娃儿,明明还没上学,她才3岁就要参加钢琴考级!才6岁就要参加英语等级考试!

你错了哦:为了让孩子得到一纸证书,以后可以升入名牌小学,妈妈们从幼儿园阶段就让孩子加入到考级考证大军中。孩子很疲惫,妈妈自己也监督得非常辛苦,亲子关系异常紧张。如此,孩子即使拿到了证书,也没有形成内在的学习能力,而且这一过程很可能导致孩子丧失自主学习的兴趣与意愿。

不如这么办:与其花大量精力在这里,何不多带孩子去画展和音乐会?这可不是浪费时间!如果你想培养的不是画匠和弹琴匠,而是画家和钢琴师的话,不但要去见识第一流的作品,与第一流的大师面对面,还有很多“艺外功夫”要学,很难想象一天到晚的重复练习和机械记忆可以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无论是哪样兴趣发展的成功,都离不开对艺术和语言发自内心的喜爱,这种兴致勃勃的状态,要比技能本身重要得多!

满满的时间表

你有没有:“快快!快点拉完琴咱去吃饭,下午还有舞蹈班呢!明天还要交画画老师的作业!”

你错了哦:所上兴趣班太多,反而“扼杀”兴趣!有一位幼儿园大班老师做过调查:班上的孩子,从小只学1~2样才艺,3年后仍在兴趣满满学下去的,占78%;而从小学3种以上才艺的孩子,三年后退班不学的,高达69%,很多妈妈不无遗憾地说:“兴趣班成了兴趣的杀手。”

不如这么办:为何会有妈妈一下子给孩子报n多兴趣班?可能是她们见不得孩子“虚度光阴”。但“虚度光阴”对6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是一种罪恶吗?英国心理专家通过十年研究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对孩子的过多安排,反而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应细心观察孩子的天赋之所在,依照其天赋为他挑选一两个兴趣班,允许其有独处和自娱自乐的自由,以免满负荷的学习让他生出“逃离”和反叛之心。

拿宝宝的特长当炫耀

你有没有:“宝宝,给阿姨露一手,弹一下你新学的圆舞曲。”“来,表演个新疆舞给大家看!”

你错了哦:一开始,让孩子当众炫示才艺的做法,会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但等孩子满了5岁,这一招不但对激发孩子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无益,还可能让孩子滋生反感情绪:“我不想要那种打哈哈的表扬,哼,老一套,我都听腻了!”当孩子觉察到自己的才艺表演成了两伙大人交往的润滑剂,他就会打心眼里鄙视妈妈的虚荣心,以乱弹一气乱跳一气来反抗。最后,不规范的动作定了型,孩子也就没了发展前途,他的天分,也被扼杀了。

不如这么办:孩子成长过程中,这种心理上的微妙变化,妈妈一定要留心!虽然大人可能是想让孩子通过这类小范围的表演,来积累舞台经验,训练落落大方的气质和不怯场的胆量,但要是你有这样的目的,就要跟他讲清楚。而且,到了孩子上大班的时候,他应当有权力来挑选听众和观众,可以与他做一个秘密协定,比如摸摸自己的右耳,表示:“我今天可以表演”,摸摸左耳就代表“不!”这样,孩子有了自主权,就会认真对待他的才艺展示。

编辑/陈红

猜你喜欢
虚度光阴才艺考级
如是说
故意不努力的人
才艺咖
才艺咖
才艺大展示
与你一起虚度光阴
才艺展示
钢琴学习与“考级”刍议
民族音乐(2016年3期)2016-06-05 11:33:43
新的春天很快就来
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出国内首套《陶笛考级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