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惠琴,邓金枝(福建省南平市中心血站,福建南平353000)
闽北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
毛惠琴,邓金枝
(福建省南平市中心血站,福建南平353000)
〔摘要〕目的:调查无偿献血人群的梅毒流行特征,确定献血招募的目标群体,保证血液安全。方法:双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初检结果有反应性者进行双孔复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本地区的无偿献血者进行梅毒抗体筛查,根据不同职业、性别、不同年龄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6518人次中有798人因梅毒抗体筛检阳性而不合格,总阳性率为0.75%。结论:加强我市无偿血信息查询、献血前征询等,建立较为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做到低危人群中采血可有效降低梅毒阳性率,保证血液安全。
〔关键词〕不合格率;献血招募;梅毒抗体
为了解闽北地区用血安全情况,通过对2010~2014年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1样本与来源
2010~2014年闽北地区自愿无偿献血者共106 518名,年龄18~55周岁,经征询、体检、初筛合格后采血。
1.2试剂与方法
检测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初检(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复检(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检测步骤严格按照相应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仪器
瑞士帝肯全自动前加样;德国贝灵后处理瑞士迪肯酶标仪。
梅毒阳性率2010~2014年5年来本地区无偿献血共106 518人,其中780人的梅毒筛查呈阳性,总阳性率0.75%,不同年份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经两两比较后显示2010年和2012年间的差异最大;5年来梅毒阳性率呈总体上升趋势,其中以2012年的筛查阳性率为最高(0.90%)。见图1。
表1 2010~2014年献血者梅毒阳性率
图1 2010~2014年献血者梅毒阳性率动态分布
我国《献血法》自1998年颁发以来,全省各级采供血机构严格按要求对献血者的血液检测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螺旋抗体项目,使经血液传播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5年间,闽北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阳性率总体低于其他沿海地区,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阳性率为0.75%。其中以2010年为最低(0.56%),然后逐年呈上升趋势,以2012年最高(0.90%)。不同年份间比较,2010年与2012年间的差异最大,从2012年起由于血液短缺现象加重,患者亲友互助献血数量增加,血液因梅毒阳性的不合格率也有所增加。另外,一线采血人员流动频繁,新进人员业务欠熟练。因此积极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建立无偿献血机制,倡导低危人群自愿无偿献血者参与献血。让每个献血者都懂得自己何时必须主动放弃献血;建加强新进人员的培训,培养其细致的工作责任心等,对保障血液安全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尹恒,王乃红,卞鹰.中国部分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比较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31-33.
收稿日期:2015-06-01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376(2015)10-00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