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俄汉俗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2015-03-15 06:06:25王金凤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呼和浩特010080
名作欣赏 2015年27期
关键词:俗语现象妻子

⊙钟 雪 王金凤[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呼和浩特 010080]

浅议俄汉俗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钟 雪 王金凤[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呼和浩特 010080]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更使其文化价值得以流传下来。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结合文化定型理论归纳总结了女性性别定型的分类,对俄汉俗语中的两国性别文化进行研究。通过对比两国俗语各自的表现方式,揭示出其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深入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性别研究 性别歧视 定型理论 俗语

一、性别歧视现象的研究

中俄性别歧视现象的研究相对欧美国家起步较晚,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自1664年至20世纪60年代,语言性别歧视的概念尚未形成,人们仅对男女语言性别差异现象进行相关描写性质的研究,研究较为零散。但男性语言是社会语言的典范,而女性语言作为附属的观念已经形成;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被称为是语言性别歧视的系统研究时期,其研究大致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从中立角度单纯描写两性语言差异;另一方面从批判角度对语言中存在的诸多性别歧视现象进行归纳和分析。本文基于性别歧视语言样本中所体现的社会和文化特性,选择从批判角度来研究性别歧视。

二、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性别定型

“定型”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在美国社会学家立普曼的《舆论》(Public Opinion)一书中。书中提到:“所谓定型是人脑秩序化、模式化的,由文化决定的世界图景,人们借助它可以在接受世界的复杂课题时节省精力。”语言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中自然包含着诸多定型,因此,很多学者常常将定型理论与语言文化学联系到一起。如生活中人们常说,“藏族、傣族人民能歌善舞”、“蒙古族——马背上的民族”,这些都是典型的文化定型。

目前,在中俄两国的语言文化学界中,文化学、认知学、跨文化交际以及语言文化学是运用定型理论的主要领域。中国的语言文化学界对定型理论的运用较为保守,但俄罗斯学者已在性别定型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果。基里莉娜,作为俄罗斯这方面研究的权威,在《性别:语言学方向》一书中曾特辟了一章谈到《语言中的性别定型》。此文首次把定型理论与性别语言研究相结合,对性别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此,在基里莉娜的带领下,俄罗斯语言学界相继对性别定型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但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性别定型研究尚未成熟,仍是前人少有涉及的领域。

三、从俄汉俗语性别定型中看性别歧视现象

俗语——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典型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辞海》中,“俗语指的是流行民间的通俗、定型语句,带方言性质,如谚语、俚语、惯用语和口头常用成语等。”从狭义来看,俗语也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虽然有些俗语介乎谚语、歇后语之间,但是与它们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鉴于俗语的文化性及社会性,本文选取了俄汉俗语作为比较对象,将从俄汉俗语性别定型中对性别歧视现象进行如下分析:

(1)家庭中女性从属地位定型

①夫唱妇随。

②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③丫头子祭灶——荒唐。

④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⑤За мужа завалюсь,никого не боюсь.(有丈夫,天不怕)

⑥Добρая жена-мужней голове коρона.(好妻子才把丈夫当皇帝)

7

○Жена мужа почитатель,как кρест на главе.(妻子要以丈夫为信仰)

通过分析以上俄汉俗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差别。俄罗斯人多数信仰东正教,受宗教影响较深,俄罗斯俗语中常常用教堂(цеρковь)、十字架(Кρест)等宗教术语来显示丈夫高高在上的地位。而在中国的家庭中,妻子的地位显得更加低。如在“丫头子祭灶——荒唐(糖)”这句中可见当时妇女地位低下,甚至连祭神祭祖的资格都没有,这就是对妇女权利的限制;例2中表达出女人没有自身自己独立性的观点,嫁给一个男人后就必须跟随着他,从属于他,这是对妇女地位的限定;例4能体现出古代曾把妻子比作“衣服”、“墙上泥”,表示可以随时更换,这充分体现出当时妻子任人摆布的低下地位。

(2)俗语中关于女性是祸水的定型

关于女性是祸水的定型常常会在各个国家的俗语中出现,俄汉俗语中也不例外:

①蛇蝎美人。

②红颜祸水。

③最毒妇人心。

④Злая жена-злее зла.(恶妻猛于灾难)

⑤Ьольше баб в семье,больше гρеха.(家里婆娘越多,罪孽越重)

⑥Тρи жены имел,а ото всех беды теρпел.(有三个妻子,就要承受三份苦难)

在俄罗斯文化中,女性与邪恶的联系始于宗教。《圣经·旧约》中写到:“夏娃受到魔鬼的诱惑致使亚当吃下了神禁止食用的智慧果,从而堕落。”自此女性便与罪恶联系在一起,俄语中,有一些俗语把女性比喻为魔鬼,也足以证明这一点,如:Ьаба до бес-один у них вес.(女人是魔鬼)。

而在中国社会中女性的罪恶往往与美貌有关。中国古代能够青史留名的美女,除了少数几个之外,大都被冠以红颜祸水之名。在古代,她们几乎不能左右自己的生死,还可能成为皇权下的牺牲品,甚至要为政权的颠覆负主要责任。

(3)女性家庭职责定型

①男子走州又走县,女子围着锅台转。

②男主外,女主内。

③好小子进了书房,好闺女进了绣房。

④Βыбиρай жену не в хоρоводе,а в огоρоде.(选妻在菜园,不在舞池)

⑤Ηе наρят жену класит-домоустρойство.(妻子的美不在漂亮的装扮,而是在于贤惠)

通过这些俗语可以看出,妻子在家庭中相当于丈夫的助手,肩负着种植作物、洒扫做饭等职责;并且,妻子还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优良品德,如勤劳、善良、贤惠等。相比较而言,丈夫的义务却完全不同。在俄罗斯的文献《治家格言》(Досмотρ)中,特别指出像洒扫做饭这种杂活不属于丈夫的职责,洗涮、做饭、教育子女这些都应由妻子负责。与此相对,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丈夫作为家里的支柱,负责养家糊口;或是如例3所言,丈夫要在“书房”中用功读书,为了有朝一日能够考取功名,功成名就。总之,妻子在家庭中只能不停地付出,并等待丈夫的成功。

四、俄汉俗语中性别歧视表现的原因分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语言中存在歧视女性定型的根本原因就是男女在经济地位上的差别。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在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地位曾经高于男性。然而,在社会生活的重心转变到农牧之后,男性强壮的身体,充沛的体力在劳动生产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而迅速地在生产领域占领了重要位置,取代了女性原有的位置。自此,男性作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逐步掌握经济大权,继而制定了有利于他们利益的社会分配秩序,而女性由于本身在生产劳动中不占优势,因此社会地位逐渐降低,话语权逐渐被剥夺,则只能处于被统治的状态。

如果说俗语中存在女性歧视思想的根本原因是男女在经济地位上的差距,那么宗教礼法则作为一种载体,鼓励和纵容了这种歧视。

俄罗斯的国教东正教,是基督教的主要流派之一。东正教和所有的基督宗教一样,都是以圣经为经典,并将其作为教理依据。《圣经·旧约》中写到:“夏娃因受到魔鬼诱惑致使人类堕落,有了原罪。”据此,女性便与邪恶联系到一起。所以东正教徒们认为,女性本身就是邪恶的、有罪的。

而在中国,虽然没有受到宗教很深的影响,但是有严苛的礼法,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礼法的影响力不可小觑。礼教对女性的管教和束缚长达两千多年,它从思想上加固了性别歧视的理念。一方面它让男性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是社会的主体,地位要比女性高出很多,甚至可以任意支配女性做事;另一方面又提醒着女性自己卑微的地位是无法改变的。从三从四德到三纲五常,再到“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礼法上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愈加苛刻、离谱。

通过宗教礼法,俄、中社会似乎为歧视女性现象寻求了一个正当的理由,俄语汉语中也因此出现了很多与此相关的性别歧视俗语。

五、结语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经济、宗教、礼法等因素的影响下,歧视女性的观念已经渗透到中俄旧社会的诸多领域,而这种歧视在当时流行的俗语中都有所反映。现在,导致性别歧视现象的因素在不断减少,文中提到的那些极具性别歧视倾向的俗语也正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从这种变化中我们不难发现——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它忠实地反映出社会思想的变化。

[l] Jespersen O.Language:Its Nature,Development and Origin [M].Ghose Press,2008.

[2] Lippmann W.Public Opinion[M].NY:Harcourt,1992.

[3] Киρилина Α.Β.Γенеρ:лuнвuсmuческuǔ aсnекm[M]. M:Институт социологии РΑΗ,1999.

[4] Досмоmρ[M].Эксимо,2009.

[5] 李明宇.论俄罗斯性别语言研究的现状和特点[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

[6] 刘银.从东正教文化视角看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观[J].欧美文学论丛,2007(00).

作 者:钟 雪,文学硕士,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王金凤,文学硕士,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及翻译理论与实践。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俗语现象妻子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为何妻子总是忧心忡忡?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 06:24:36
俗语知多少
道理重要,还是妻子重要?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8:18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 03:35:13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奥秘(2014年10期)2014-10-17 19:52:20
植物词“杏”的国俗语义探究
语文知识(2014年11期)2014-02-28 22:01:06
俗语趣谈
英语大王(2013年10期)2013-12-31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