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和治疗态度的影响

2015-03-11 02:55:56李万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1期
关键词:偏瘫态度个性化

李万辉

个性化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和治疗态度的影响

李万辉

目的观察分析个性化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和治疗态度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200例, 根据患者的意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100例。研究组患者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 而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康复护理, 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态度。结果经过利用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价, 所有患者经护理后力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ADL)、移动能力、情绪、参与以及总分相比于护理前显著提升, 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在干预前治疗态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过干预后研究组治疗态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 能显著提升康复效果, 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态度, 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个性化康复;脑卒中;偏瘫;康复效果;治疗态度

脑卒中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病因主要可分为两种: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1]。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 综合抢救技术和重症监护措施的不断完善, 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降低, 但致残率仍非常高。当前临床上如何通过采用康复治疗和家庭护理来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成为了主要的研究课题。而临床上由于患者病因各不相同, 导致了偏瘫部位和病情程度不同,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方案, 来提升治疗效果[2]。本文主要观察分析个性化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和治疗态度的影响,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200例, 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发病, 通过CT检查确诊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或者脑出血症状, 符合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3], 且患者其他生命体征稳定。排除标准: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重度昏迷症状;存在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中, 男53例, 女47例;年龄38.5~75.7岁, 平均年龄(57.6±10.5)岁;病程0.5~28.5 d, 平均病程(15.8±3.2)d;其中17例为脑梗死, 83例为脑出血。对照组中,男50例, 女50例;年龄37.8~76.5岁, 平均年龄(58.6±11.5)岁;病程1.0~27.5 d, 平均病程(14.5±4.5)d;其中20例为脑梗死, 80例为脑出血。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传统康复护理。研究组患者主要给予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 主要护理过程为:①医院编订相应的调查问卷, 患者独立解答, 根据结果总结患者对于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态度以及病情程度等方面认知。②根据得出的结论, 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方案, 对于疾病知识掌握缺乏的患者, 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 主要指导内容为脑血管病的基础知识、患肢锻炼的相关事项以及药物和饮食、容易诱发疾病的相关因素以及如何防止疾病的二次发生等;如果患者在治疗中存在情绪障碍, 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相应的心理指导, 重视患者所产生的不良心理情绪, 积极热情的给予患者帮助和支持, 从而使患者能够树立起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能够积极面对和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治疗。③帮助并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浅感觉、深感觉、触觉以及平衡等训练。

1.3 观察指标 实施护理前和实施护理3个月后, 利用SIS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评价, 主要评价内容包括偏瘫程度和康复效果。SIS评分量表对于生活质量的评价主要包括7项, 分别为力气、参与、ADL、情绪、移动能力、手功能以及记忆和思维, 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编订调查问卷分析患者护理前后的治疗态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SIS量表评分对比 所有患者在护理前经SIS量表评分所有内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 患者手功能和记忆与思维与护理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力气、ADL、移动能力、情绪、参与以及总分方面与护理前比较, 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IS量表评分对比(±s, 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IS量表评分对比(±s, 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aP<0.05, 与对照组比较,bP<0.05

项目 对照组(n=100) 研究组(n=100)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力气 45.28±16.54 56.78±19.57a 44.86±15.24 70.76±21.34abADL 42.21±18.57 59.83±18.07a 42.56±17.58 71.54±18.23ab移动能力 44.26±16.47 69.28±21.54a 44.18±17.04 81.05±18.32ab手功能 32.45±17.95 34.08±15.92 32.25±19.50 36.57±15.24记忆与思维 75.84±18.56 79.24±18.54 75.46±17.62 80.36±20.13情绪 58.73±21.30 67.08±15.47a 57.83±20.15 82.64±18.47ab参与 26.49±17.84 36.38±15.26a 26.35±16.57 52.46±14.95ab总分 325.54±53.76 404.95±62.13a 325.26±54.55 498.35±58.37ab

2.2 护理后两组治疗态度对比 经过调查发现, 护理后对照组患者中积极控制并定期检测血压、定期检查血糖、进行体育锻炼、进行康复训练、限制高盐高脂饮食、戒烟戒酒的例数分别为60例、50例、45例、65例、51例、40例, 而研究组中例数分别为96例、85例、89例、95例、89例、90例, 研究组治疗态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发生偏瘫的几率高达80%,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如何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恢复, 协助其融入社会, 提高生活质量是康复医疗关注的重要问题。本院提倡个体化的康复理念, 根据患者不同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康复护理。例如对于知识缺乏患者, 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 使患者对于疾病有进一步的认识, 能够自觉的进行功能训练, 防止肌肉萎缩、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根据患者疾病的程度, 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对于病情相对比较稳定的患者, 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食、洗澡等生活功能锻炼,显著提升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4]。本文试验中, 研究组患者经护理后, 康复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对于治疗的态度更加积极,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升康复效果和治疗态度, 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1]韦梅珍, 许小玲, 徐巧玉.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影响的研究.全科护理, 2010, 8(3):757.

[2]罗平.脑卒中偏瘫病人的综合康复护理.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6):151.

[3]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10):376.

[4] 刘莹莹, 冯桂芳.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的影响. 河北医学, 2008, 14(8):98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203

2015-06-08]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康复科

猜你喜欢
偏瘫态度个性化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2
态度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8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32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10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19:28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态度决定一切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