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和龙与二甲双胍治疗继发失效性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2015-03-11 02:55:48李伟于宏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1期
关键词:磺脲血糖值口服

李伟 于宏志

诺和龙与二甲双胍治疗继发失效性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李伟 于宏志

目的分析讨论瑞格列奈(诺和龙)与二甲双胍治疗继发失效性糖尿病的疗效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20例内分泌科录入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受试者, 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诺和龙组和二甲双胍组, 每组60例。诺和龙组患者口服诺和龙控制血糖治疗, 二甲双胍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餐前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结果120例患者经过4个月的治疗后, 餐前及饭后2 h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改善, 诺和龙组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二甲双胍组, 诺和龙组治疗效果优于二甲双胍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继发失效性糖尿病患者, 口服诺和龙比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效果更好, 并且副作用发生率更低, 可在临床积极推广。

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继发失效性糖尿病;疗效观察

继发失效性糖尿病是指在开始使用磺脲类药物有效, 但随着时间的进展, 磺脲类药物效果减退, 疗效逐渐消失[1]。为了综合评价诺和龙与二甲双胍对于继发失效性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意义, 本课题组采取了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分析诺和龙与二甲双胍对继发失效性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疗效, 研究方法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本院内分泌科录入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受试者120例, 作为研究对象。对来本院的患者进行了如下的入选和排除标准。入选标准[2]:①首次发现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 并且初次进行药物治疗;②年龄≤75岁者。排除标准:①肿瘤患者;②曾进行过大型手术者, 或者现在有严重的感染;③同时患有其他严重疾病者, 如脑血栓、心肌梗死、重症肝炎、严重精神疾病等;④诊断为1型糖尿病者。最终获得120例受试者, 按照随机分组原理分为诺和龙组和二甲双胍组, 每组60例。诺和龙组患者中男35例, 女25例, 年龄41~75岁, 平均年龄(45.3±9.6)岁。二甲双胍组患者中男28例, 女32例, 年龄36~74岁, 平均年龄(43.7±10.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健康状态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诺和龙组患者采取口服诺和龙(丹麦诺和诺德公司, 国药准字H20130021, 生产批号:20130301, 主要成分:瑞格列奈, 用法:三餐前15 min 1 mg口服)进行降糖治疗;二甲双胍组患者采取口服二甲双胍(贵州天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52020960, 生产批号:20130305, 主要成分:盐酸二甲双胍, 用法:1.0 g, 2次/d口服)进行降糖治疗。两组患者均系统治疗4个月,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有无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餐前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等指标。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4个月的治疗后, 餐前及餐后2 h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改善, 诺和龙组治疗效果优于二甲双胍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二甲双胍组患者出现腹部不良反应, 诺和龙组基本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诺和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二甲双胍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后的效果对比(±s)

表1 两组治疗后的效果对比(±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治疗后与二甲双胍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Pmd/L)空腹C肽(nmol/L)诺和龙组 60 治疗前 14.9±3.2 17.9±1.9 11.9±1.2 10.1±3.2 1.04±0.32治疗1个月 12.9±1.6 14.9±2.2 9.3±3.2 10.3±2.1 1.05±0.31治疗2个月 11.2±2.2 12.6±1.2 8.9±2.1 10.5±3.4 1.07±0.32治疗3个月 9.3±1.7 11.7±3.1 7.6±1.7 10.7±2.7 1.09±0.32治疗4个月 7.3±1.6ab 8.9±3.2ab 6.1±1.2ab 10.9±1.8 1.13±0.30二甲双胍组 60 治疗前 14.8±3.5 17.8±2.5 12.1±3.2 10.1±3.2 1.04±0.29治疗1个月 13.4±2.2 14.6±2.2 10.9±3.2 10.3±2.1 1.05±0.32治疗2个月 12.1±1.9 13.9±2.9 10.1±3.4 10.4±1.9 1.06±0.31治疗3个月 10.9±3.2 12.2±3.1 9.2±2.2 10.6±3.1 1.07±0.32治疗4个月 9.1±1.2a 10.9±3.4a 8.9±1.2a 10.7±2.4 1.07±0.25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继发失效性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一直有较大的争议,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3]。通过有关学者的报告, 得知诺和龙相比于拜糖平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 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病率也能控制在一个比较好的水平,这与本课题组的试验结果相符。有学者的课题组也发现了和上述类似的结果, 其使用的两个试验组与本试验相同, 这也进一步证实本试验的说服性[4]。综合目前的文献来看,诺和龙与二甲双胍治疗继发失效性糖尿病有更好的临床效果[5]。

本研究通过对所筛选的120例继发失效性糖尿病患者使用诺和龙与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 发现口服诺和龙比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效果更好, 并且在不良发应的发病率上口服诺和龙明显低于口服二甲双胍。通过本次临床试验研究可以为今后的继发失效性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个较好的指导。

虽然诺和龙与二甲双胍治疗继发失效性糖尿病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但是在诺和龙在治疗上任然存在一些问题, 并且本试验的样本量相对较少, 需要进行进一步分析及大量的临床数据[6]。另外该试验未系统地对继发失效性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级, 这对今后的指导意义可能会小一些[7]。因此在探究继发失效性糖尿病的治疗研究中需要进行更为细致的试验, 从而提出一个更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1]陈霞.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36例疗效观察.浙江医学, 2012, 34(7):550-551.

[2]镇永烽.诺和龙与二甲双肌治疗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2 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11):46-47.

[3]任文艳, 沈闻文. 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口服磺脲类药原则及注意事项.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4):20-21.

[4]顾楠, 马晓伟.临床实践中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继发失效的观察.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0, 18(12):956-957.

[5]李思勇.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治疗继发性失效糖尿病的疗效对比.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14):157-158.

[6]朱志为, 张红英.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患者应用诺和龙与二甲双胍的临床价值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4):124-125.

[7]石颖.诺和龙、二甲双胍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44例临床观察.首都医药, 2012, 19(6):29-3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098

2015-06-24]

116300 瓦房店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猜你喜欢
磺脲血糖值口服
CGMS产品显示值与指尖血糖值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运动及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测血糖到底用哪滴血
口服避孕药谨防不良反应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BMJ:糖尿病患者换药需谨慎,从二甲双胍更换为磺脲类药物增加不良事件风险
血糖值尖峰诱发多种可怕疾病
家庭医学(2017年11期)2017-12-20 07:14:09
2型糖尿病应用磺脲类药物的脑血管风险研究
现代医院(2016年8期)2016-03-30 01:14:44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