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5-03-11 06:21:16明菊梅程春青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2期
关键词:机械性静脉炎血栓

明菊梅 程春青

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及影响因素分析

明菊梅 程春青

目的总结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常见并发症, 并分析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150例肿瘤PICC置管患者, 对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对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并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50例患者中53例患者有并发症发生, 占35.33%, 其中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患者25例, 占16.67%, 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11例, 占7.33%, 导管破损患者8例, 占5.33%,导管堵塞患者6例, 占4.00%, 血栓形成患者3例, 占2.00%。经过系统分析, 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与不同的护理方式和穿刺时选择的静脉有显著的关系。结论肿瘤PICC置管患者的主要并发症是机械静脉炎和导管相关性感染;在穿刺时, 应选择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 同时对患者采取有效科学的护理, 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影响因素

PICC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 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的置管技术[1]。肿瘤患者的病程较长, 需要长期接受化疗和静脉输液, 所以应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可以避免化疗药物以及静脉输液药物对血管的损伤[2]。但临床上使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常会有并发症的发生, 增加患者负担和痛苦。本院就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主要并发症以及其血管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肿瘤患者150例, 其中男82例, 女68例,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患有肿瘤。对其150例肿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年龄25~75岁, 平均年龄(53.56±3.17)岁, 其中肺癌46例, 胃癌16例, 肠癌33例, 恶性淋巴癌20例, 乳腺癌32例,其他恶性肿瘤3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停留5~560 d, 平均停留时间(165.12±3.45)d, 所有患者的导管均采用三向瓣膜式(Groshong)式PICC(美国巴德公司), 所有导管均连接可来福无针密闭性输液接头, 封管液体均为生理盐水。

1.2 方法 整理选取患者的资料, 包括患者有无并发症发生﹑并发症类型﹑穿刺的静脉﹑护理方式﹑导管留置时间等,对这些资料归类统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的类型﹑所占比重以及其原因。

1.4 疗效判定标准 ①机械性静脉炎 :符合静脉炎相关的诊断标准。②导管相关性感染:穿刺点处有红﹑肿或者有脓性分泌物, 将分泌物进行培养证实为细菌感染, 患者出现疼痛的感觉。③导管破损:在连接翼与导管连接处有药液外渗。④导管堵塞:患者输液的速度受影响, 无法抽到回血, 不能冲管。⑤血栓形成:患者出现肌肉酸痛﹑肿胀等症状, 进行血管B超证实有血栓形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50例患者在穿刺时, 选择贵要静脉76例, 选择肘正中静脉45例, 选择头静脉29例;护理方式的选择中, 有90例患者选择居家护理, 60例患者选择住院护理。导管留置时间:<70 d 21例, 70~110 d 99例, >110 d 30例。

2.2 在150例患者中53例患者有并发症发生, 占35.33%, 其中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患者25例, 占16.67%, 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11例, 占7.33%, 导管破损患者8例, 占5.33%, 导管堵塞患者6例, 占4.00%, 血栓形成患者3例, 占2.00%。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主要并发症为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破损﹑导管堵塞和血栓形成。见表1。

2.3 选择居家护理的90例患者, 有40例有并发症发生,占44.44%, 而选择住院护理的60例患者, 有13例有并发症发生, 占21.67%, 两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时选择贵要静脉的患者76例, 有22例发生并发症, 占28.95%, 选择肘正中静脉的患者45例, 12例有并发症发生,占26.67%, 选择头静脉的患者29例, 有19例发生并发症,占65.52%, 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与头静脉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150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n, %)

表2 150例患者穿刺时静脉选择和护理方式与并发症的关系比较[n(%)]

2.4 <70 d 21例患者中, 有8例发生并发症, 占38.10%;70~110 d 99例, 有34例发生并发症, 占34.34%;>110 d 30例,有11例发生并发症, 占36.67%。不同导管留置时间发生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肿瘤患者进行PICC可以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 而且大静脉的血流速度相对较快, 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 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保护上肢静脉[3]。PICC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 其操作简便, 安全可靠, 置管的成功率高[4]。在穿刺时可以选择肘窝部的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其中一条, 患者也可以自由选择居家护理或者住院护理[5]。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同时, 也有一些并发症发生,这对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6]。

综上所述, 肿瘤PICC置管患者的主要并发症有机械性静脉炎﹑相关性感染﹑导管破损﹑导管堵塞以及血栓形成,而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穿刺时静脉的选择和护理方式有关,选择头静脉穿刺和居家护理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高。所以在临床上给肿瘤患者PICC置管时, 应选择肘正中静脉或者贵要静脉;在护理方法上应首选住院护理。

[1]吴红娟, 陈雪峰, 张美英, 等.肿瘤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2):134-135.

[2]曹林英, 何红梅, 李智, 等.胃肠恶性肿瘤患者置入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原因探讨与护理干预.激光杂志, 2013, 34(1):100-101.

[3]李美清, 史甲芬, 邹翠莲, 等.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及依从性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11):20-22.

[4]叶连琴.基层医院肿瘤患者PICC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14):76-77.

[5]李平.肿瘤患者化疗中PICC常见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33):58-59.

[6]刘幼方, 向贤宏, 唐碧英, 等.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现代临床护理, 2014(9):15-1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2.173

2015-06-30]

100027 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四科(明菊梅), 内二科(程春青)

程春青

猜你喜欢
机械性静脉炎血栓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12-02 23:55:49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48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8
机械性眼球外伤100例临床分析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含金量
心理护理对机械性眼外伤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的影响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
中医研究(2014年5期)2014-03-11 20: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