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冠延长术保留残根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03-11 06:21:06梁献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2期
关键词:残根牙冠牙根

梁献丽

牙冠延长术保留残根的临床疗效观察

梁献丽

目的观察牙冠延长术保留残根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患牙共46颗)牙体缺损至龈下1~3 mm的残根牙患者, 根据患者牙根长度将其分为A组(根长≥1.5 cm)与B组(1.2 cm≤根长<1.5 cm), 各23颗患牙。均给予牙冠延长术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0%, B组治疗有效率为65.2%, A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后无松动现象发生, B组术后出现Ⅰ~Ⅱ°松动患牙8颗, 两组术后牙根松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牙冠延长术保留残根的临床疗效较高, 尤其是对根长≥1.5 cm的患牙, 可对残根进行有效的修复与保护, 但需严格把握其适应证, 保证临床治疗安全性。

牙冠延长术;残根;临床疗效

牙冠延长术是目前修复牙体缺损至龈下残根残冠的主要方法, 在提高患者患牙保留率方面应用价值较高。为了研究牙冠延长术保留残根的临床疗效, 本院选取40例(患牙共46颗)牙体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 现将其相关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0月本院收治的牙体缺损至龈下1~3 mm的残根牙患者40例(患牙共46颗), 根据患者牙根长度将其分为A组(根长≥1.5 cm)与B组(1.2 cm≤根长<1.5 cm), 各20例(23颗患牙)。A组患者男13例, 女7例, 年龄最大65岁, 最小17岁, 平均年龄(47.1±7.8)岁;B组患者男12例, 女8例, 年龄最大64岁, 最小18岁, 平均年龄(47.8±7.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4周均先接受超声波洁治术及X线检查, 测量其牙冠长度。给予患者常规麻醉消毒后, 探查其牙根断端位置及范围, 准确评估其龈缘复位以及手术去骨程度, 结合同名牙﹑邻牙的牙龈高度设计龈缘位置。并根据患者牙龈需要切除的量行一内斜切口并翻瓣, 暴露根断面, 并取出牙槽骨, 牙槽嵴和断面距离需保持3~4 mm。随后去除根面残留牙周纤维组织, 防止发生再附着现象, 最后完成龈瓣的复位缝合, 进行压迫止血, 并同时给予牙周塞治剂治疗, 术后6周接受义齿修复。术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牙根松动事件发生情况。

1.3 疗效判断标准[1]患者主观感觉良好, 咀嚼功能恢复,无松动及叩痛现象, 牙龈无炎症发生, 龈边缘和邻牙高度相同, 牙齿美观度好, 且经X线检查结果显示, 牙槽嵴﹑牙周以及根尖周等无异常现象, 可视为治疗有效;治疗后, 患者患牙出现松动, 牙龈可见炎症现象, 牙龈和牙床附着性差, X线检查结果显示, 根尖周骨质以及牙周透光性增加, 牙周膜阴影增宽, 可视为治疗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患牙治疗效果比较 A组患者患牙治疗有效率为100.0%, B组患者患牙治疗有效率为65.2%, A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患牙治疗效果比较(n, %)

2.2 两组患者术后牙根松动现象发生情况比较 A组患者术后6个月牙修复体密合性好, 患牙咀嚼功能理想, 无松动事件发生;B组患者术后出现Ⅰ°牙根松动5颗, Ⅱ°牙根松动患牙3颗, 牙根松动发生率为34.8%(8/23颗), 两组患者术后牙根松动现象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牙冠延长术属于现阶段临床常用的牙科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因冠折﹑根面龈及残根等多种原因造成断根处于龈下,需对其进行保留, 从而作为全冠修复体的基牙[2]。给予患者牙冠延长术治疗, 可有效延长其患牙牙冠, 保证修复体固位,同时降低牙周病变发生率。牙冠延长术主要是采用手术方法,在生物学宽度基础上展开治疗的[3]。生物学宽度主要指的是龈沟底和牙槽嵴顶间的距离, 2.04 mm为一般宽度, 包括上皮附着的0.97 mm以及结缔组织附着的1.07 mm。通过牙周延长术去除一定牙槽骨, 改变牙槽嵴具体位置, 再次确立其龈沟底位置, 保持术后患者牙冠长度状态恒定[4]。

在本次研究中, 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0%, B组治疗有效率为65.2%, A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 且术后牙根松动发生率低于B组,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知, 牙冠延长术在牙体缺损残根牙根长≥1.5 c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实施牙冠延长术中, 为了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彻底解决患者牙冠短的问题,需先准确判断其病因, 将龈牙和生物学宽度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考虑, 为患者患牙设计出一套符合其正常牙齿范围且完善的治疗计划。术中需严格控制牙槽骨去除量, 在手术过程中若对牙槽骨取出过多, 易引起牙齿冠根比例失衡, 并且术后易出现牙根松动问题, 对牙周造成损伤[5]。

综上所述, 牙冠延长术保留残根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尤其是在残根牙根长≥1.5 cm患牙中, 可有效将断根及残根保留下来, 重建生物学宽度, 使牙周组织和修复体的结构关系更加符合生理需要, 但术中需严格把握其适应证, 对于牙根长度<1.5 cm的患者可联合正畸牵引或其他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提高其远期疗效。

[1]桂湧.牙冠延长术用于前牙修复再治疗的疗效分析.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4, 24(6):35.

[2]孟庆飞.不同残根处理术式和肩领设计对残根抗折力影响的实验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4, 32(1):75.

[3]付雪峰.牙冠延长术在老年残冠残根修复中的应用.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21):479.

[4]曾颖怀.前牙临床短冠或残根牙冠延长术后全冠修复的临床效果. 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15):2804.

[5]彭蓓.冠延长术在前牙桩核冠修复失败后的临床应用.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8(3):39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2.058

2015-06-29]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口腔医院

猜你喜欢
残根牙冠牙根
人体第一磨牙牙冠的逆向设计*
机械制造(2020年12期)2020-03-23 03:08:16
玻璃纤维桩主辅桩在老年患者前牙漏斗状残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牙冠延长术及根管修复治疗前牙龈下残根及残冠的疗效探讨
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烤瓷全冠修复残根残冠上的疗效对比
复合树脂加玻璃离子夹层修复老年牙根面龋的应用效果
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冠根折行牙冠延长术并桩冠修复后牙本质应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山东医药(2015年44期)2015-02-28 14:29:05
不同桩核修复上颌前磨牙残根残冠的临床研究
正畸性牙根吸收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5年1期)2015-01-22 09:08:26
微型种植钉压低过长牙后牙根吸收的CBCT观察
中外医疗(2013年23期)2013-08-21 01:45:16
下颌双侧乳侧切牙与乳尖牙融合牙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