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2015-03-11 06:21:02王青宋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2期
关键词:冠脉标志物造影

王青 宋杰

1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王青 宋杰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的心电图(ECG)变化规律及心电图联合心肌标志物在其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意义。方法1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STEMI(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74 例和NSTEMI(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86例。对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确定受累的血管数目以及其狭窄程度及血清心肌标志物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组患者多支血管受累比例高于STEMI组, STEMI组单支血管受累比例高于NSTEMI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肌标志物符合时间演变过程。结论心肌标志物联合心电图在ACS诊治中有重要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电图;心肌标志物;冠状动脉造影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1988年由Fuster提出的, 它不仅是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还是一个病理生理的概念。作为临床综合征它包含了梗死前和梗死后心绞痛也包括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或之后的心绞痛;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CS导致的猝死。虽然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ACS的金标准[1], 但ACS也可以根据ECG检查, 将ACS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 这样的分类会有利于临床医生采取合理的诊疗措施, 所以在ACS 的诊断过程中ECG检查占有重要地位, 不仅避免了冠脉造影费用昂贵﹑操作相对复杂﹑有创等特点, 更适于初步ACS 的筛查, 尤其对于基层医疗单位利用价值更突出。作者通过观察比较STEMI和NSTEMI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研讨在ACS 患者中心电图的诊断意义,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5 年1月收治的诊断为ACS 的入院患者160 例, 其中男97 例, 女63 例,平均年龄(53.4±6.9)岁;依照2005 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 分为STEMI组74 例, 男43 例, 女31例;NSTEMI组86例, 男50例, 女3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参加研究的患者均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方案并获全过程追踪。

1.2 研究方法 对临床诊断ACS 的患者, 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 疑有右室及后壁心肌梗死者加做18 导联心电图(常规12 导联加V7~V9, V3R~V5R), 设置心电图机的振幅设置为10 mm/mV, 走纸速度为25 mm/s, 在心绞痛发作时检查所有患者心电图, 统计ST 段改变的导联数目;对所有符合指征的患者, 依据其自身情况选用经皮穿刺桡动脉或股动脉进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 检查受累血管数量和血管的狭窄程度。

1.3 观察指标 根据狭窄的程度分为91%~100%﹑76%~90%﹑50%~75%, 观察左﹑右冠状动脉, 左前降支, 左回旋支受累情况, 并记录受累血管的数量。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冠脉造影情况比较 STEMI组三支血管受累14例, 双支血管受累18例, 单支血管受累42例;狭窄程度>90% 44例, 76%~90% 20例, 50%~75% 10例。NSTEMI组患者三支血管受累38例, 双支血管受累25例, 单支血管受累23例;狭窄程度>90% 37例, 76%~90% 33例, 50%~75% 16例;两组血管狭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组患者多支血管受累比例高于STEMI组, STEMI组单支血管受累比例高于NSTEMI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160例患者中心肌标志物测定阳性100例, 阳性出现时间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冠脉造影情况比较[n(%)]

表2 心肌标志物阳性与发病时间的关系[n(%)]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多与吸烟﹑高血压﹑年龄﹑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2], 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变, 该病的发病率随之增高, 成为人类健康重要杀手。现阶段医学上采用予以及时药物或者介入手术治疗早期发现的ACS, 对死亡率可以做到有效地降低。在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检查手段中, 心电图在ACS的诊断方面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3]。本研究即通过观察比较冠状动脉造影中NSTEMI和STEMI患者的不同结果, 来探讨心电图在诊断ACS中的意义。研究显示STEMI患者多表现为单支血管受累, NSTEMI患者多表现为多支血管受累, 狭窄程度虽无统计学差异, 但从中也可看出STEMI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相对较明显。较多研究发现, STEMI患者常由于单支血管完全闭塞而出现临床表现, 多为急性发病, 而NSTEMI患者以反复发作的心绞痛为症状, 病程一般较长且多合并慢性并发症, 形成了良好的侧支循环,结论与本研究基本一致。总之,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以多支血管受累为主,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以单支血管受累为主。

血清酶的动态变化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三大要素之一。其中CK-MB确定是心肌酶学诊断的“金指标”[4]。但是CK-MB常常是在起病6~10 h方能供心肌梗死(MI)的诊断, 诊断时间窗口窄, 它的敏感性在MI 发病后3 h只有30%, 要在 6~9 h达97%[5], 发病3 d后CK-MB逐渐恢复正常。本研究中CK-MB阳性在6~9 h内为95.1%, 与之相符。另外AMI患者发病后2~3 h Mb开始升高, 持续1~2 d时间, 也与本研究一致。Mb的检测特异性不高, 骨骼肌损伤﹑手术创伤患者血Mb也可升高。但是在心肌梗死发生后的最初几个小时, 心电图无典型改变并且心肌酶尚未升高时Mb的检测非常重要。心肌肌钙蛋白在MI后3 h即开始升高, 可在血中存留10~15 d, cTnI特异性﹑敏感性比CK-MB 高, 时间窗口也更宽, 并且有助于微小心肌梗死的诊断, 故对不稳定心绞痛和NSTEMI 的鉴别有极大帮助, 而诊断STEMI的价值有限[6], 本组研究与其相符。

利用心肌标志物联合心电图将缺血性胸痛患者分为STEMI和NSTEM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治疗决策主要取决于ST段是否抬高, 因而对两种不同诊断的患者治疗方案各有不同。

总之, 心肌标志物联合心电图在ACS诊治中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Jespersen CH, Vestergaard KR, Schou M. Pregnancy 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 and the vulnerable plaque. Biomark Med, 2014, 8(8):1033-1047.

[2]Lin L, Wang Y, Chen Y. Bradyarrhythmias secondary to topical levobunolol hydrochloride solution. Clin Interv Aging, 2014, 13(9): 1741-1745.

[3]田琼.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电图J波改变分析. 当代医学, 2014(28):151-152.

[4]伍贵富, 陈国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新医学, 2002, 33(1):9.

[5]何秉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标志物检测的现状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 31(1):67.

[6]梁飞腾, 梁永华. 1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动态心电图与动态血压同步监测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8):256-25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2.026

2015-08-04]

116021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王青);大连市友谊医院(宋杰)

猜你喜欢
冠脉标志物造影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