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三圣乡道路发展问题调查及建议

2015-03-11 13:20:23赵柏奇
城市地理 2015年12期
关键词:步行城乡景区

赵柏奇

(攀枝花学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与服务、互为资源和市场,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政策 (制度)上协调发展的过程。依据成都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总要求,已将三圣乡规划确定为成都市向东发展的城市副中心之一。因此,三圣乡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对成都的总体发展意义重大。

三圣乡位于成都市东南,距市区仅7公里。全乡面积16.31平方公里,其中12平方公里被花木覆盖。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三圣乡逐步规划形成“花香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荷塘月色”和“东篱菊园”五朵金花,再加上新增的白鹭湾湿地使这里成为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平时来这里赏花、买花、游玩、学种花和种菜的游客很多,节假日更是车水马龙。村民们说,他们这儿就像是“永不落幕的花博会”和“永不谢客的花之居”。目前三圣乡的村民收入来自租金、薪金、股金和保障金这“四金”,收入增幅甚至超过了城镇居民。其中便利的交通的是三圣乡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我展开了此次对三圣乡道路发展方面问题的相关调查。

道路从词义上讲就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道路交通规划指的是在确定规划期限、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交通调查、分析和预测以及社会经济效益估价等,制订的交通结构与道路网的规划。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道路交通规划才能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的振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乡边界逐渐模糊,城市内外道路系统相互交织,公路与城市道路的界限也逐渐模糊。密布的道路网络也潜伏着一些安全方面的隐患,因此,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良性发展,相关部门必须在道路规划、设计方面进行科学的统筹。

一、三圣乡道路布局与规划状况

三圣乡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东南部,东与龙泉驿区接壤,南与双流县相接,西连柳江办事处,北邻成龙办事处。全乡幅员面积14.17平方公里,总人口1.55万人,辖有10个行政村,73个合作社。用地性质属于城市通风口绿地,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成都城市规划要求,这里不能用作城市建设用地。三圣乡土质为龙泉山脉酸性膨胀土,用农民的话来形容就是“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 “土地不多人人种,丰产不丰收”。因此,当地政府根据的本地的实际情况规划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交通网络。纵向有成龙路、老成渝路、成渝高速公路;横向有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机场路东延线、石胜路、东洪路、石洪路、外环路。距机场高速公路入口约6公里;距成渝高速路入口约4公里,距成都火车南站约12公里,距外东沙河堡火车站约4公里。

十一五期间,规划三圣花乡道路建设具体为:县道6.59公里、乡道16.3公里、景区道路30.48公里,总投资2.1亿元。改建黉柏路6.59公里,公路三级改为二级。新建成万路、十洪大道西延线、成仁路快速通道,公路等级分别为三、二、一级,建设里程分别为7.2、5.6、3.5公里。另外新建花乡农居A、B、C、D、E、F、G、H、I线和花博会延伸线,幸福梅林滨湖路、环线路、支线路、梅林E、F、G、H线路、醉香路、观光路、梅林2线,东篱菊园A、B线,时蔬路、丰收路、聚宝路、菜地D、E线,荷塘月色A、B、C、D线等四级公路21.68公里。采用进口沥青,70-80元每平方米。

此外还建设有景区步行道12公里,步道或线路设置较合理,采用材料有木板、竹板、卵石、砾石和石板等较天然的材质,道路经过精心设计不仅美观也很节能,有利于生态和环境保护。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三圣乡在道路建设方面远远领先于其它地方。较为便利的交通加上景区的美好景色,为该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三圣乡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方面,需要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和改进。

二、道路发展存在的问题

1、景区步行道较少

三圣乡景区步行道太少,只存在于白鹭湾湿地,其它地方几乎没有。另外在三圣乡其余地方也只有双车勉强通行的黑色沥青路,行人只能行走在其上,路面既单调又存在安全隐患。

2、道路网规划不完善

路网规划应综合考虑各种交通运输功能的协调发展、路网布局的合理性方面。路线勘测设计则应根据国家制定的分级管理和技术指标,选定技术经济最优化的路线,对平、纵、横三个面进行综合设计,力争平面短捷舒顺、纵坡平缓均匀、横断面稳定经济,以保证设计车速、缩短行车时间、提高汽车周转率。对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排水等构造物进行精心设计,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降低施工、养护、运营和交通管理等费用。三圣乡现行的公路在繁华点已经造成拥堵现象,行人通过都存在问题,阴雨天道路积水也比较严重。对此,重新规划已不可能,只有创新思路进行合理改造才能适应发展现状。

3、居民、游客出行不方便

此次也对三圣乡居民出行方式进行一些调查。三圣乡离城市繁华区有一点距离,现在尚未修建地铁,村民出行主要依靠公路。该乡居民出行交通工具主要有私家车和摩托车等,还有一些存在隐患的摩的仍在运营。步行较不方便,特别是离主干道和公交线路较远的农家乐。环绕三圣乡的公交网也比较稀疏,公交发车次数较少,使得公交出行率大大降低。因此,居民出行还不适应现今社会所提倡的绿色出行方式。此外,由于三圣乡面积较大,在景区内观光浏览车配置较少且收费偏高,无法让游客尽情欣赏景区美景。

4、居民、游客出行不安全

三圣乡作为AAAA级景区,必然每年都有大量国内外游客进行观光。作为景区,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典范,却忽视了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设计,在车辆频繁的交叉路口没有一座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虽然政府出于对耕地的保护,尽量不去破坏耕地。但是在主干道的分叉路口,也未设置立体式引导标识(包括指示方向箭头和指示牌等),这给游客、居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三、解决道路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1、在景区内大量修建景区步行道。

除了在一些著名景点增加步行道修建外,还应在三圣乡湖旁、河边修步行道,以便更好地为游客观光提供方便。在三圣乡修建步行道路,青石板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美观又经济,也与三圣乡的美丽景色相呼应。这样也方便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早上晨练、饭后散步和休闲。

2、在公路繁华点增加减缓拥堵现象的设施。

在公路繁华点增设转盘以减轻拥堵现象,也可在车辆频繁的交叉路口建造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来分散人流。同时,倡导绿色出行,打击非法运营车辆,在“荷塘月色”等繁华景点内应禁止小车通过,在道路两旁增设排水沟以避免雨天路面积水引起的道路拥堵现象。

3、在适当的路段增设公交网线,提高出行率。

在一线较偏远的地方增设公交网线,以提高公交覆盖率方便较偏远地方的居民出行和游客进入。在景区内还应增加一些收费合理的观光浏览车或人力三轮,以便游客欣赏沿途美景。

4、采用提高游客出行安全的措施

为提高交通安全指数,我认为应该在道路左右两边增加1条宽度为1.5米的自行车带,平时也可作为一条步行道使用,以此来改善行人和机动车混在一起的尴尬状况。还可以通过在道路两侧多设置一些安全标识来引导行人注意通行安全问题。

总之,三圣乡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典范,仍存在发展不够成熟、规划不尽人意的地方。对于本地居民来说,家乡不仅要有美好的坏境,还要有包括交通便利的良好生活条件、就业机会多、经济发展好等多方面的完善;同样,对于游客来说,方便快捷的交通和旅游业完善的配套设施才能更好地促使自己在此休闲放松。那么这样的乡村才能得到真正的良好发展。

[1]三圣乡旅游规划 [EB/OL].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2012-07-11

[2] 三圣乡 [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2013-07-02

猜你喜欢
步行城乡景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云南画报(2021年6期)2021-07-28 07:10:34
步行回家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06-09 06:59:58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摘牌』
杂文月刊(2019年24期)2020-01-01 08:32:10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杂文月刊(2018年21期)2019-01-05 05:55:28
城乡涌动创业潮
红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34
从步行到奔跑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