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飞义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5)
帕隆藏布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是雅鲁藏布江左岸一级支流,于林芝县扎曲村附近注入雅鲁藏布江 (大拐弯处)。帕隆藏布海拔在4900m~1540m之间,干流全长289km,流域面积28642km2,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140m3/s,多年平均径流量360亿m3,天然落差3360m。年均温度在-3℃ ~12℃之间,各月平均气温7月最大,1月最小。
帕隆藏布流域水电开发初步规划从上而下依次为安目、甲忠、松宗、八哈、连得、比通、通麦、新玉、帕隆等梯级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涉及西藏自治区的2个地区3个县的7个乡 (镇),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昌都地区八宿县的然乌镇,林芝地区波密县的玉普乡、松宗镇、扎木镇、古乡、易贡乡,林芝地区林芝县的鲁朗镇。规划河段3县总人口约为10万人,约占西藏全区的3.5%左右,其中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3县总耕地为45.8万亩,占自治区总耕地面积的1.6%;河段内居民绝大部分为藏族,民俗和宗教信仰基本相同,但在藏传佛教内部存在不同教派,诸如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等。经初步调查安目梯级、八哈梯级及松宗等梯级电站存在移民生产安置问题。
帕隆藏布流域规划河段耕地少,自然条件差,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各规划梯级淹没损失差异较大,帕隆藏布流域的自然环境及开发利用条件决定着对帕隆藏布流域移民生产安置宜采用多种安置方式,探索多种符合当地实际的移民生产安置方式进行选择。根据国内已建或在建水电站工程水库移民的生产安置情况,初步规划帕隆藏布流域移民生产安置主要采取的方式,包括大农业安置、二三产业安置、长效补偿安置、其他安置等。其中,松宗梯级电站生产安置采用二三产业安置、长效补偿安置及其他安置相结合方式。安目梯级、八哈梯级等电站生产安置采用大农业安置、二三产业安置及其他安置相结合方式。
(1)大农业安置。农村移民安置进行规划,应当坚持以农业安置为主,遵循因地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保护生态的原则,合理规划农村移民安置点。农村移民安置后,应当使移民拥有与移民安置区居民基本相当的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保证其生活不低于原有生活水平,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当库区淹没损失较小,耕地资源较充足时,移民可以利用其剩余耕地资源进行生产活动,其农业生产活动受影响较小。当剩余耕地资源不足时,移民可以继续利用其剩余耕地资源,并在符合国家环保政策的前提下,采取工程措施开发现有后备土地资源,保证移民以土地作为生活依托或者在本乡本村内调整土地安置移民。对移民进行生产安置在调配一定数量的耕地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兴修水利设施,改良土壤等措施提高土地生产力来安置移民。
(2)二、三产业安置。当剩余土地资源不足,移民生产安置有相当困难时,可以考虑二三产业安置。对移民进行培训,将劳动力转入二三产业。电站建设需要大批劳动力,应该优先使用当地劳动者,本地劳动力在数量和技能方面远远满足不了工程建设的需要,抓住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利用移民安置资金,对移民进行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培养成合格的工程建设者,参与工程建设,同时掌握专业的技能知识,为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拓展渠道和空间。
(3)长效补偿安置。鉴于帕隆藏布流域规划河段生产力发展缓慢,工业基础薄弱,后备土地资源紧缺,在大农业安置困难的地区,可以采取长效补偿的安置方式。根据“淹多少,补多少”的原则,以被征耕地前三年平均产量为基础,依据所对应年份省粮食主管部门公布的粮食交易价格确定耕地平均亩产值,按照《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规定的补偿补助标准,以货币形式对移民实行逐年长效补偿。移民长效补偿费在电站建设期,从审定的投资概算中列支,在电站运行期,从发电收益中提取资金补充移民长效补偿费,交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兑付。长效补偿期限与电站运行期限相同。其农村家庭主要成员可以继续享受。水电运行结束,通过土地整理恢复耕地后,交由地方人民政府分配给当地居民使用。
(4)其他安置。对符合条件选择到城镇安置的移民,由县级人民政府在实施阶段,参照征地拆迁实行包干安置。对父母、配偶、子女等近亲属有固定场所和固定收入来源,愿意出具书面接收协议的农村移民,可实行货币补偿等其他安置。
(1)结论。从当地的耕地面积拥有量上讲,农业生产环境容量较小,从耕地的类型上讲,大部分都为旱地,种植业大多靠天吃饭,无配套农田水利设施。自身文化素质较低,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较差。
根据各梯级水库淹没损失情况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帕隆藏布水电开发流域各规划梯级移民安置应该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安置方式。对于淹没损失较小的梯级,应以农业安置为基础。移民可以继续利用原有土地资源,在原有土地资源不能满足其基本生产生活需要的情况下,在本村本乡内调剂土地供其耕种。还可以通过工程措施造田改地,提高土地生产力来安置移民。对于淹没耕地面积较大,土地资源量少,调剂耕地有难度的梯级,在生产安置不能满足移民基本生产生活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长效补偿机制,对移民进行逐年长效补偿。在生产安置和长效补偿安置的同时,可以结合城镇安置,其他安置等多种安置方式进行安置。
(2)建议。帕隆藏布水电开发流域规划移民生产安置采用多种安置方式,特别是采用长效补偿安置是一种不破坏生态自然环境,当农业安置因投资和技术能原因不可实现的一种生产安置方式;具体适合帕隆藏布流域的移民生产安置方式需与地方政府进一步协商,有待进一步专题研究后提出。
[1]赵彪.水电工程农村移民生产安置若干问题思考-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12)
[2]胡宝柱.水库移民长效补偿方式探讨-中国水利2011(2)
[3]高静.对藏区水电工程移民工作的研究、创新与实践-水力发电20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