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2015-03-10 11:46:40陈东菊
医学信息 2015年4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胸外科安全管理

陈东菊

摘要:目的 探讨胸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提出防范对策,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2013年ICU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 胸外科ICU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非计划性拔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深静脉血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主要防范措施是加强对患者的评估,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流程,加强安全质量要求等。结论 胸外科ICU护士应在工作中加强护理安全隐患的排查,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保障ICU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胸外科;重症监护;护理安全隐患;安全管理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护理风险的存在。在疑难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护理风险明显高于普通患者[2]。胸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主要收治手术后的患者,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预后差,身上安置的引流管道多,对呼吸道管理严格,护理过程中护理安全隐患时常可能发生。认真查找并及时排除护理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是做好胸外科ICU护理工作的重要职责。现将我科ICU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6月~2013年1月我科ICU共收治患者520例,其中食管癌180例,肺癌220例,老年气胸55例;纵膈肿瘤20例;多发伤15例,其他20例。在ICU平均住院3.5 d。

1.2分析方法 对该组临床资料和护理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潜在风险,分析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

2潜在风险

2.1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插管脱落或患者自行将插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的拔管,是术后重症监护病房的常见问题之一[3]。我科ICU患者身上所带管道多(气管插管、鼻胃管、十二指肠营养管、皮下引流管、胸引管、PICC、深静脉导管等),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几率大,如食管癌术后的患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由于术后创伤大、置管率高、基础疾病多、病程长等特点,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相对较多。

2.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VAP被定义为患者使用呼吸机48 h后出现的一种院内感染式的肺炎。有研究显示,接受呼吸机给氧的患者出现VAP的发病率是22.8%,而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比未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出现肺炎的风险高3~10倍。因各种原因导致无法正常脱离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均有发生VAP的危险。

2.3窒息 气管插管患者湿化不够,吸痰不及时,造成痰痂堵塞,喉头痉挛,无力咳嗽,大量咯血,呕吐物误咽,食管反流等都会让患者有窒息的危险。

2.4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 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有报道称,年龄、长期抗菌药物使用史、长期置管史、免疫功能低下是引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高风险因子[4]。胸外科ICU主要的血管导管有深静脉导管、PICC管,导管留置时间长,患者平均年龄大,术后免疫功能低下等是引起患者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因素。

2.5深静脉血栓 高龄、术后早期,患者要求严格卧床休息,全麻>30 min、静脉血管内留置导管(CVC/PICC)等均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3防范措施

3.1做好各种管道的评估及患者的宣教工作,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并给与心理支持。妥善固定管道,当有多条管路时,清楚标记以预防打结或混乱。当患者烦躁或有精神症状时,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并有效约束,在约束过程中注意保持患者的舒适功能位,消除不适。有研究表示,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时段是23∶00~2∶00和6∶00~8∶00[5]。所以在这两个时段,我们应加强巡视患者,以避免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3.2保持床头抬高30°~40°,加强人工气道的湿化,Q4h洗必泰漱口,15~30 min为患者吸痰1次或根据患者的痰液量的情况酌情掌握,在肺部听到痰鸣音或翻身扣背等物理治疗后也应及时吸痰。吸痰前应先充分洗出口咽部分泌物,减少分泌物从气囊旁流入大气道内。在为患者做操作的过程中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制定严格的病区管理制度,限制探视。

3.3加强气管插管患者的湿化,在听诊患者肺部有痰液,患者又无力将痰液排除体外的时候,应及时为患者吸痰,在吸痰过程中应严格掌握吸痰时间,动作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引起喉头痉挛。给予肠内营养的患者应把床头抬高,避免误吸。

3.4术后患者卧床期间抬高双下肢,保持肢体高于心脏水平20~30 cm,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及关节的运动;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指数(BMI)制定饮食方案及补液计划,饮水量每天保持在1500~2000 ml,脱水治疗的同时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液体出入量,保持患者体液平衡;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

4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改变及空气污染的加重,胸外科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日趋增多,临床术前与术后的护理工作变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于珍华,魏彩红.ICU病房护理风险与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2):1602-1603.

[2]张大幸.临床危重症患者护理风险及防范[B].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9):1338-1339.

[3]陈萍,李小玲,龚太乾.食管癌术后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B].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3):3642-3643.

[4]罗明春.ICU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A].现代医药卫生,2008,21(24):3188-3190.

[5]沈犁.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68-71.

编辑/肖慧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胸外科安全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0:52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浅谈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
关于深基坑施工的安全管理和防范策略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04:02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5:31
不同输血指征对重症监护患者预后的影响
舒适护理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