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太秀+杨柳+肖莉
摘要:生殖医学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夫精人工授精技术是生殖医学中一项重要的助孕技术,该技术广泛涉及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社会伦理、心理等多领域。为使患者获得更高的受孕率,辅助生殖技术夫精人工授精技术护理管理模式的构建,从制度的建立入手、强化护理人员的培训、贯穿治疗始终的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手术室和特殊耗材的管理以及患者的管理各方面来规范该技术的护理,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专科素质的同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专业规定。文章结合我院护理管理在夫精人工授精护理技术中的应用发现,加强对夫精人工授精的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流程,在医患、护患之间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切实体现人文关怀,从而为患者有效减压、提高该助孕技术的妊娠率。
关键词:夫精人工授精技术;护理管理;辅助生殖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在近几十年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辅助生殖技术。夫精人工授精技术作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一种,主要由医学临床、实验室、护理三个部门协同完成。近年来,我国在辅助生殖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护理管理和制度也逐渐规范和成熟。我院的夫精人工授精技术获得批准之后,实施了合理规范的护理管理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1 管理模式
1.1制度管理 制度对各项工作标准作出了规定,是维持医院正常秩序的保证,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夫精人工授精技术的护理具有一般护理的共性,同时兼备其特性。在夫精人工授精护理中,每位患者都有完整的病历,包括患者的个人资料、病史、治疗经过、检查、检验结果、治疗结果、知情同意书等等,能够让院方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从而采取恰当的措施予以治疗护理。同时这种技术涉及到法律法规、社会伦理、心理等方面,因而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夫精人工授精技术的制度加以管理和规范。根据卫生部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要求,结合我院的特点,建立了工作人员行为准则、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材料仪器管理制度、手术室工作制度、病案管理制度、保密制度、随访制度等,确保在夫精人工授精的护理管理中,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做到医护人员各司其职,提高护理质量。
1.2专科护士管理 按卫生部关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要求,对专科护士必须在辅助生殖培训基地进行专科培训,接受最新辅助生殖理念,学习最新辅助生殖技术,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专业规定下,对辅助生殖技术的理论和发展方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该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配合新技术的开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助孕服务。
1.3护理质量管理 根据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定义的质量要求,质量是具有一定特性的商品,能够满足客户相关的需求,以满足顾客明确的、隐含的需要为管理理念。我院根据相关标准,利用医院ISO质量认证体系,制定了一套关于质量管理的标准,明确了夫精人工授精技术流程。经反复实践和总结,这套技术流程主要包括病例筛选、术前检查、审核三证、卵泡监测、知情同意、精子处理、手术操作及术后随访等。在这个过程中,强调了临床护理对各个环节的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便捷的、规范的护理流程。在实施过程中方便了医务人员,也方便了患者。提高了医疗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1.3.1证件管理 根据国家人口及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社会伦理原则,在进入夫精人工授精周期时,必须审核夫妇 双方证件,三证合格(身份证、结婚证、生育证),才能施行夫精人工授精技术。我科已施行三级审核政策(医师-护理-实验室),在夫精人工授精的各个环节认真做好身份和证件的申核工作。
1.3.2档案管理 给进入夫精人工授精周期的夫妇建立病历,有转人保管所有夫精人工授精病历和随访登记本,同时完成电子版作为登记保存。固定转人术后随访、登记工作。在术后2d内完成病历并归档
1.4患者管理
1.4.1知情同意 鉴于生殖技术涉及到法律法规、道德、社会伦理、家庭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患者进入人工授精周期之前,夫妇双方应签署知情同意书,向患者介绍实施该技术的必要性、实施过程和可能导致的并发症,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同时,让患者了解当前这项工作取得的成就以及技术保障,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严格核查三证,保证患者及子代的合法权益。
1.4.2健康指导 在患者的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指导,通过专人指导、看科教片等形式,加大患者对手术的了解程度以及术后的注意事项,让患者采取相关措施保证手术的成功率。让患者心情放松,减轻夫妇双方心理压力,提高妊娠率。
1.5设备管理 在辅助生殖技术中,许多设备比较贵重,在使用中要注意维护和管理。将贵重设备编排序号,放置在指定位置。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建立设备的保养、使用和维修档案,让设备有据可查。
1.6耗材管理 在人工授精实验中会涉及到一次性耗材的使用,在耗材购入阶段,可以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建立相关商家的信息。对于一次性贵重耗材,如人工授精管、实验室试剂等,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量来确定基数,在使用后及时补充。定期清点耗材,确保耗材的质量,做好耗材的使用登记工作,对于使用过的耗材要及时清理。
1.7手术室管理 手术室是患者进行人工授精手术的场所,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技术操作规程,遵守各项指定区域的管理。对于手术室内物品的放置,要将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来;对无菌物品要及时记录信息。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执行三查八对,对进入手术室的人数要严格控制,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做好手术室的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
1.8随访的管理 在夫精人工授精手术完成之后,由专人定时电话随访,在术后 2、7、12w和分娩结束时对患者进行随访、登记,随时记录患者受孕的情况,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指导。
2 结论
2.1通过夫精人工授精的护理管理模式的构建,从2011年1月~2014年8月持续不断的进行改进、跟踪。规范了夫精人工授精技术的整个流程,提高了运转速度,提高了经济效益。夫精人工授精助孕妊娠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在稳定家庭和社会做出其特有的贡献。
2.2通过夫精人工授精的护理管理模式的构建,提升了我科的整体护理技术力量。送护理人员到辅助生殖培训基地进行专科培训,接受最新辅助生殖理念,学习最新辅助生殖技术,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助孕服务。
2.3通过夫精人工授精的护理管理模式的构建,让患者对辅助生殖技术充分了解,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在医患、护患之间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切实体现人文关怀,从而为患者有效减压、提高依从性,有效提高该助孕技术的妊娠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江酉琼,马章淳,曾玖芝,等.夫精人工授精技术的护理管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0(05).
[2]邓明芬,忻丹帼,刘晓华.生殖医学专科护理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07).
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