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列间隙成人患者修复前的正畸治疗分析

2015-03-10 08:06:50屈正翔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0期
关键词:矫治器牙列成人

屈正翔

牙列间隙成人患者修复前的正畸治疗分析

屈正翔

目的分析牙列间隙成人患者修复前的正畸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118例牙列间隙成人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62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治疗, 观察组在修复前实施正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显著高于对照组82.1%, 疼痛发生率及1年内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列间隙成人患者修复治疗前实施正畸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复发率, 值得临床推广。

牙列间隙;修复;正畸治疗;复发

牙列间隙指的是牙齿间存在间隙, 产生原因主要为前后牙缺失、锥形过小、有程度不同的牙周疾病、骨量和牙量之比较大等[1]。牙列间隙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正常咀嚼功能造成影响, 同时还会影响患者正常发音, 给患者面容美观及正常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导致患者在生活及社交方面出现心理障碍, 故需及时予以治疗[2]。为分析牙列间隙成人患者最为有效的矫治方法, 本文选取118例患者展开分组对照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6月在本院治疗的牙列间隙成人患者118例, 其中男50例, 女68例, 年龄18~46岁, 平均年龄(31.7±5.4)岁;发生位置:尖牙部位13例, 上颌牙弓处34例, 下颌牙弓处4例, 中切牙处52例, 其他部位15例;发生原因:上颌中切牙间拔除多生牙所致18例, 前牙缺失引发45例, 遗传性骨量比牙量大引发14例, 锥形过小牙所致9例, 牙周疾病引发3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62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修复前行正畸治疗:经头颅侧位片定位并利用断层片对模型进行记录, 和修复科医师共同探讨患者正畸修复治疗方法。利用固定矫治器治疗, 采用直丝弓或方丝弓展开矫治, 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重新分配牙列空隙, 当存在其他的错牙咬合时可同时治疗。完成矫正后以哈雷氏保护器维持牙间隙, 若仍有小间隙则可以白色塑料填充, 以舌侧保持丝固定于舌侧。正畸治疗6个月~2年后行修复治疗, 修复方法为桩冠修复或烤瓷冠桥修复, 根据患者意愿给予种植修复。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牙列间隙均得到良好修复, 牙齿外形正常且无不良反应出现;有效:牙列间隙基本恢复且牙齿外观改善明显, 存在轻度疼痛;无效:牙列间隙修复效果不明显, 牙齿外观未见明显改善, 患者疼痛明显。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发生率及修复治疗后1年内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82.1%, 观察组总有效率95.2%,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n(%)]

2.2 两组疼痛发生情况及1年内复发情况分析 治疗后对照组疼痛9例(16.1%), 经1年随访复发7例(12.5%);观察组疼痛1例(1.6%), 经1年随访复发0例。观察组疼痛发生率及1年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代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对于自身形象的关注程度日渐提高, 在这一背景下整形、美容乃至更为基本的牙齿矫治等均得到了快速发展。牙列间隙指的是牙齿间存在的空隙, 可导致牙齿整体性受到破坏, 致使牙齿邻面彼此接触点损失, 容易导致食物嵌塞其中, 对牙周组织可产生明显影响。牙列间隙不仅会对人们的面部外观造成影响, 同时还会影响其正常的社会交往及和他人的交流, 故需要予以积极治疗。

在牙列间隙临床修复中, 部分简单的牙列间隙经修复医师巧妙设计、制作者合理制作可获取满意的治疗效果, 然而有学者[3]认为牙列间隙的治疗需在正畸医师配合之下才可对修复工作予以完善, 这是因为牙列间隙通常伴随深覆合、深覆盖、反咬合等畸形, 在修复前应给予正畸治疗。通过正畸治疗可将出现变形、畸形或间隙的牙齿进行纠正或矫治,合理调整牙齿中线, 促使已扭转或倾斜的唇颊舌恢复正常,为后续的修复治疗预先留置适当的间隙宽度并促使其对称性得以保持, 从而为待修复治疗的牙列缺损修复工作打下理想基础。通过纠正牙齿咬合畸形可对牙齿倾斜、扭转状况予以有效改善, 重新分配牙齿间隙, 使之与口腔生理状况更为符合, 在修复中可促使磨牙量尽可能减少, 不仅能够最大限度保留天然的牙体组织, 同时还可促使修复治疗更为方便、简单, 且修复治疗的效果也更为理想。另外, 对牙列间隙患者先展开正畸治疗, 可防止患者由于单颌矫治发生过深或过浅的现象, 且可在一定限度上维持治疗效果的稳定。正畸治疗常用工具包括活动矫治器、直丝弓矫治器与方丝弓矫治器,其中直丝弓可实现最为理想的矫治效果, 在间隙较大且前牙直立患者中应用广泛;方丝弓矫治器主要适用于间隙较小、下前牙唇倾、前牙唇倾等患者;活动矫治器在不用展开根移治疗、前牙间隙小的患者中较为适用。通常情况下, 牙列间隙成人患者在正畸治疗之后, 需过一段时间方可实施修复治疗, 且患者通过有效修复治疗可显著改善牙齿咬合关系, 显著提高患者咀嚼率, 同时可提高美观效果, 进一步保持并稳定正畸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 两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疼痛发生率及1年内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可以看出, 在牙列间隙成人患者修复治疗前实施正畸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复发率, 值得推广。

[1]田杰.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矫治牙列间隙1例报道.使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3(2):302-303.

[2]查玮.牙列间隙患者正畸治疗后复发原因的探讨.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8, 29(5):577-578.

[3]查玮.牙列间隙患者正畸与修复治疗后复发的临床分析.实用医学杂志, 2008, 24(12):2105-210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0.067

2015-05-07]

472100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人民医院口腔科

猜你喜欢
矫治器牙列成人
矫正方式有很多,适合自己最重要
康复(2023年9期)2023-05-06 02:10:34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比较
成人不自在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自锁托槽矫治器在成人牙周病中的应用
食管疾病(2015年3期)2015-12-05 01:45:10
固定矫治器佩戴健康宣教方式的持续改进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1:51
Un rite de passage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