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彦涛 高秀利 陈伟 腾红艳
颅脑外伤中年龄因素对脑心综合征发病影响研究
梁彦涛 高秀利 陈伟 腾红艳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时, 年龄因素对脑心综合征发病率的影响。方法217例颅脑外伤患者依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标准, 截取高分组(10~12分, 70例)及低分组(3~5分, 72例)患者共142例, 依据脑心综合征诊断标准, 根据其心肌酶及心电图等变化, 分别对高分组及低分组中不同年龄患者发生脑心综合征进行分析, 观察脑心综合征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在GCS评分较高时, 不同年龄组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GCS评分较低时, 不同年龄组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较轻时, 年龄因素对脑心综合征发生率存在明显影响, 而颅脑外伤较重时, 年龄因素对脑心综合征发生率影响不明显。
颅脑外伤;脑心综合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年龄
颅脑外伤时, 由于脑血液循环、脑功能等障碍可导致全身各脏器功能改变, 而心血管系统尤以心肌最易受损,表现包括心电图异常, 心肌酶活性增高, 称为脑心综合征(cerebrocardiac syndrome, CCS), 而年龄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本身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以往的研究多关注GCS评分与CCS发病关系, 未能对年龄因素给予足够重视。本研究将年龄纳入研究范围, 观察在颅脑外伤时, 年龄因素对CCS发病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2月~2015年2月颅脑外伤患者共217例并对其进行分析, 其中老年患者(≥60岁)61例(28.1%), 中年患者(45~59岁)93例(42.9%), 青年患者(20~45岁)63例(29.0%)。依据GCS评分高低分为三个组(3~5分, 6~9分, 10~12分), 取其高分组(10~12分)70例和低分组(3~5分) 72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明确的颅脑外伤史;伤后12 h内入院;GCS评分3~5及10~12分患者;CT扫描示颅脑外伤。排除标准:严重的复合伤;既往有严重的慢性病史,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
1.3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伤后12 h内入院, 螺旋CT扫描确诊。有手术指征者及时手术治疗, 其余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止血、控制感染以及呼吸、循环支持等常规综合治疗。根据GCS评分标准, 入院后即刻对每1例患者评分并记录,同时准确记录其年龄。全部于受伤第1天清晨(6~24 h)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3 ml, 标本离心后提取血清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cTn-I)。动态观察心电图3~5 d。
1.4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不同年龄组患者发生CCS例数进行分析, 比较CCS发生率的差异。
1.5 CCS诊断标准 发生颅脑外伤前无临床心脏病病史及心电图异常, 发生颅脑外伤后有心电图异常和(或)心肌酶改变, 存活患者随颅脑外伤病情好转, 心电图和心肌酶逐渐恢复正常。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9.1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CCS高分组不同年龄患者的CCS发生率比较 在CCS评分较高时, 不同年龄组的CCS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CCS低分组不同年龄患者的CCS发生率比较 在CCS评分较低时, 不同年龄组的CCS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CCS 10~12分时不同年龄患者的CCS发生率比较(n, %)
表2 CCS 3~5分时不同年龄患者的CCS发生率比较(n, %)
随着人口增多和交通流量的增长, 近年颅脑外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颅脑外伤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机体处于应激状态,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副交感神经功能障碍[1], 血浆中儿茶酚胺大量增加, 同时精氨酸升压素、一氧化氮及血管紧张肽Ⅱ也明显升高, 使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细胞的急性缺血缺氧性损伤或细胞坏死, 释放心肌酶,血清心肌酶值升高。其主要表现包括心电图复极改变、心律失常、心肌酶活性增高、心功能障碍及心率变异性下降等,被称为CCS。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仅心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就高达18%[2], 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年龄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本身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因重型颅脑损伤时, 年龄因素对发生CCS会起怎样的作用, 不同年龄组CCS发病率是否相同, 目前文献资料尚未见到具体数据资料。本研究将年龄因素纳入观察指标, 根据GCS评分分级标准, 在不同评分层次中, 观察年龄因素对CCS发生率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脏事件危险因素与年龄关系密切, 随着年龄的增长, 发生率明显增加, 如果年龄较大, 本身已存在各种危险因素, 当发生重型颅脑损伤、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 可能加剧已存在的心脏事件, 导致长时间的心肌缺血或梗死、心肌酶升高、心电图异常;而年轻患者可能因心脏功能代偿能力强, 理论上CCS发病率要低。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当颅脑外伤较轻、GCS评分较高(10~12分)时, 不同的年龄患者, CC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印证了上述结论。
近期研究结果显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 血清肌钙蛋白I的增高与肾上腺素的增高有密切关系[3], 也有人认为肌钙蛋白I的增高并不是由心肌直接释放而来, 而是由于神经系统损害间接造成的[4], 在本研究结果中, 当颅脑外伤严重、GCS评分在3~5分时, 机体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强烈兴奋, 各种炎症介质瀑布样释放,导致各年龄段患者CCS发生率均明显升高, 而年龄因素在该过程中可能退居次要地位, 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该结果似乎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上述结论。
颅脑外伤所致的心肌损害及心电图(ECG)改变是有望恢复的, 但年龄因素在CCS的恢复、预后等方面在该研究中未能进一步探讨;在基础及临床中, 深入研究脑源性心脏损害的病理生理机制, 注意年龄等易发因素, 及早发现CCS, 寻找针对病理生理机制的有效防治措施对改善脑外伤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Mashaly HA, Provencio JJ. Inflammation as a link between brain injury and heart damage: the model of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Cleve Clin J Med, 2008, 75(Suppl 2):S26-S30.
[2]Zygun DA, Kortbeek JB, Fiek GH, et al. Non-neurologic organ dysfunction in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rit Care Med, 2005, 33(3):654-660.
[3]Barber M, Morton JJ, Macfarlane PW, et al. Elevated troponin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sympathoadrenal activatio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07, 23(4):260-266.
[4]Jensen JK, Atar D, Mickley H. Mechanism of troponin elevation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m J Cardiol, 2007, 99(6):867-87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8.028
2015-06-09]
223600 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